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2019年,当中国女排十一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后,记者问郎平:“有没有想到世界杯十一连胜夺冠?”

郎平回答:“没想过,其实也是十一场球,一点一点拼吧”,话还没说完,郎平便哽咽着走到了一边。

1年后,当人们看完电影《夺冠》,或许才会真正理解,当年郎平哽咽说出的那句:“一点一点拼吧”,到底蕴含着多少艰辛与不易!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郎平的人生,看一看从“铁榔头”到“铁教头”这么多年里,她的人生传奇!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1

1981年,21岁的郎平作为排球队主攻,第一次站到了世界杯的领奖台,拿到了人生中第一枚金牌。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 就是这个看上去有点“拗劲儿”的女孩,日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排球时代”。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紧接着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郎平每一次都是金牌,金牌,金牌!

凭借着赛场上,又快又狠的扣球,国人给郎平起了个外号叫“铁榔头”,当时的球迷们看排球比赛,只要看到郎平上场,立马都会起身欢呼,期待“铁榔头”狠狠“教训”国外运动员。

同样,当对手看到比赛名单里有“郎平”这个名字时,也会暗自觉得“倒霉”,深感“冤家路窄”。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只是,人们看到的只有“铁榔头”赛场上的所向披靡,却看不到完美扣球的背后,是郎平对排球发自心底的热爱和努力。

就像郎平女儿白浪,谈起自己在电影《夺冠》里有一场戏,就是还原郎平在1981年中日排球对战中,拿到金牌那一幕。

当白浪穿着中国女排的队服,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缓缓响起,看到国旗慢慢上升时,她说自己一瞬间,就明白了妈妈为什么这么爱女排。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但对于一个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来说,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还要足够拼!足够刻苦!

多年后郎平回忆自己当年的训练,她说打排球的,辛苦,受伤都是常有的事儿。

她曾不吃不喝连续练了7个小时,最后练到膝关节水肿,但还是不想停 ,因为只要一停下,就会立刻感觉心里有个声音提醒自己:“你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你还可以继续练!”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让郎平身上都是老伤,在郎平看来,“老伤”还好,因为回家老妈看不出来,最怕的就是手上这些伤,手指断了,经常得拿纱布包一下,回到家老妈一眼就看出来了,虽然妈妈嘴上不说,但却会背地里抹眼泪。

看到妈妈这样担心,郎平心里很过意不去。她说:“老妈肯定都是知道的,她就是忍着不说,怕我分心”。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但没有办法,她是一个排球运动员,身上背负的是国家的荣誉。

就像吴刚在电影《夺冠》中说的那样:“我们代表中华民族,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要干就干最好的,要打就把对手打垮!”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精神,郎平在自己的排球生涯上,用汗水和努力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人为郎平而骄傲,赞美她是真正的“铁榔头”,可后来当大家看到她双手时才发现,她的手并不是“铮铮铁骨”,而是遍布伤痕和老茧。

原来,世界上没有“铁榔头”,有的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决心和毅力,还有无数次的千锤百炼。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2

1995年,在中国女排青黄不接的低迷时刻,郎平因为一句“回来吧,国家需要你”,便放下不到两岁的女儿,回国接手中国女排工作。

在她的接手下,同年中国女排,便拿到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的成绩。

当时她安慰中国女排姑娘们:“输赢算不了什么,打世界大赛,毕竟不是世界大战,我们打的不是利益,打的是一种人类精神。”

只可惜,她的这种理念,跟大家对中国女排必须要赢的期待冲突太大,因此很多时候,郎平都不被理解。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在她日后写的自传里,记录到当年那段时光:

“我觉得真的好累啊,生了病,也没有相爱的人来坐一坐,陪一陪,或者女儿在我身边叫我一声“妈妈”,再往远处想想,身体垮了,以后没有能力抚养女儿,女儿只能跟着她爸,那我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打了半辈子的排球的郎平,头一次在排球上感受到了挫败。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郎平离开去国外执教,这一下大家对她的误解更深,不管她怎么解释体育无国界的理念,但还是被大家所质疑。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她执教的外国球队对战中国女排的时候,郎平再一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关于这一段,在电影《夺冠》里,也有所体现。

当巩俐饰演的郎平,遇到黄渤饰演的陈中和之后,昔日的队员变成了对手:“我就知道,我们总有一天会再相遇的。”

回忆起当年去国外执教的经历,郎平在采访里说:“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去执教,其实是一种积累和学习,对我也是一种充电。”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2013年,郎平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教练,这一年她已经53岁。

女儿白浪提醒她:“你的身体常年劳累,已经垮了,你再好好想想。”

此时的郎平,满身都是老伤,双胯劳损,腰间盘突出,甚至膝关节还做过7次手术。

但即便这样的身体状态,郎平还是坚持担任中国女排教练,她说:“我想好了,我接受这个任务,我还想再为中国女排站好最后一班岗。”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这一次,她接手中国女排,可以说比1995年那次压力更大,因为此时的女排成绩在亚锦赛仅获第四名,国人感慨“怎么女排现在连亚洲都打不出去”。

面对这样的成绩,郎平没有说什么,反倒是一个个女排队员跟郎平道歉,觉得毁了教练的一世英名。

郎平听了,大气的说道:“没事,我来也不是来享受名誉的,我就是带领大家一起拼搏的。”

或许,正是因为郎平抱着这样的信念和坚持,不断鼓励女排队员,在她的慢慢带领下, 中国女排再次走上辉煌之路。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3

在电影《夺冠》里,还原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的比赛盛况,甚至为了让电影更加真实,就连当年的巴西女排,也被请进了拍摄现场。

同样,在现实中,郎平和女排姑娘们,对于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也是永生难忘。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当时的巴西队,不仅是两次奥运会冠军得主,还有东道主的优势,因此,比赛一开始 ,中国女排姑娘们便压力山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郎平把女排姑娘们集合到一起,她坚定地告诉女排姑娘们:“大家也看到了,巴西队根本就没有把第四的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必须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但真正的比赛情况,却并未因为鼓舞士气,就赢得胜利。

第一局,巴西队赢了,巴西女排和外国观众齐声高呼,觉得中国女排不过如此!

站在台下全神贯注盯着比赛现场的郎平,看到姑娘们失望的表情,她再度发话:

“不要急,咱们能咬一口是一口,能多一分是一分,反正不能让她们轻易过了中国这一关,她们越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就越要“咬死”她们,记住,你们每个人都是我放出去的老虎!”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果然,第二局的时候,中国女排姑娘们拼了!

每个人都抱着坚定信念:哪怕不一定会赢,但不到最后一分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你!

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牟足了劲去打,全力配合,谁也没想到明明处于劣势的中国队,最后竟然完美反杀!打败了巴西队!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那一刻,场下和电视机前的所有中国观众都沸腾了!就连一向稳重冷静的郎平,也紧紧握着拳头,满眼泪水。

“赢了!中国女排赢了!中国赢了!”

胜利之后,中国女排姑娘们抱头痛哭,这中间有多大压力,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当她们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中国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听到国歌的时候,是中国女排们最幸福的时刻。为了这一刻,她们说:不管吃多少苦都值得!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很多人都说,中国女排打的不是比赛,而是一种精神,女排精神!

“再冷的板凳,也要把它坐穿!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干翻!”

“在你觉得不行的时候,你还有队友!“队友有困难,我就必须顶上来!”

但在电影《夺冠》里,我们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因为郎平不仅带领女排姑娘们打球,也关心她们的生活,她会鼓励姑娘们去谈恋爱,去做美美的发型,更重要的是,她会发自肺腑的告诉大家:“没关系,我陪着你们,你们好好的享受体育本身。”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其实,如果真的了解郎平,你会发现她不仅是赛场上的“铁榔头”,中国女排姑娘们的“铁教头”,她还是那个幽默清醒的女人。

她曾调侃自己有“球运”,说自己其他运气不敢说,但“球运”是真的很好,作为运动员,她拿过世界冠军,也当过世界冠军的教练,可以说一生在排球事业上很圆满;

同时她也非常清醒,不管取得多大的胜利和辉煌,都明白胜利只是一瞬间,之后还是要回归原点,迎接下一次的出发。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在生活中,她也有“柔软”的一面,不仅关心们女排姑娘们打球,也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女排姑娘们有时候都喊她“郎妈”!

对于女排姑娘朱婷,两人更是师徒情深,郎平曾自豪的夸耀朱婷:“朱婷现在是“国际朱”了,就是世界比赛都能运用自如了,英语也可以来两句。”说完她哈哈大笑,真是发自肺腑的开心。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60岁的郎平,人生故事比电影更感人

从“铁榔头”到“铁教头”,如今的郎平,60岁了还在为排球事业做贡献。

她说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很牛了!就像王菲和那英在《夺冠》片尾曲里唱的那样,“生命之河,因为热爱才值得。”

而郎平也是真的爱排球,才会一辈子都为这项事业奋斗不止!

相信不管多少年过去,我们都会记得郎导的那句话:

“不管别人记不记得,但我们就是我们,摸爬滚打,日以继夜,就是为了每一次比赛都升国旗,奏国歌!这就是我们中国女排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榔头   教头   里约   白浪   电影   世界杯   女排   排球   中国   赛场   运动员   中国女排   金牌   感人   当年   女儿   美食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