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最终,广州队还是输给了香港杰志。

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赛前,其实大家对于这场较量,还是非常期待的,毕竟这个小组除了广州队自身之外,也就是杰志比较弱,能否实现“进一个球、拿一分”的小目标,这场对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那么,广州队是否具备在香港杰志身上拿分的条件,球迷和媒体众说纷纭,因此也被定义为颇具争议的一场比赛。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香港杰志这支球队的基本情况:

首先这是一支香港超级联赛的传统劲旅,4年前有过亚冠的参赛经验(与当时的天津权健一组)。去年夺得港超联赛冠军之后,再次冲进亚冠。亚冠开始之后,杰志首先战胜了泰国泰港,次轮又输给了大阪樱花。

表现中规中矩,但是球队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赛程密集导致的身体异常疲惫,主力框架年龄本来就偏大(平均年龄超34岁),因此战斗力大大下降。整体的技战术表现,没有亮眼的配合。本来港超联赛的整体水平也一般,因此杰志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因此面对这样的一支球队,媒体和球迷出现了争议的观点,认为广州队可以拿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其理由为球队虽然经验不足,但是经过了前两场比赛的洗礼,已经有了大赛的感觉;另外年轻就是资本,只要合理分配体能,后程发力是完全有可能拿分的。

而不看好球队,其主要理由是经验大于一切,香港杰志虽然年龄偏大,但是如何去分配体能,利用经验去掌控比赛的进程,还是要强于年轻的广州队。

最终的结果,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广州队还是输给了对手。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其实输球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是这个过程,的确是不可原谅的。我们纵观整场比赛,广州队的这些小伙子们,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求胜的欲望,比赛的内容乏善可陈。除了防守端可圈可点之外,进攻端可谓一塌糊涂,技战术几乎为零,个人能力更是完败于对手,主教练的战术调整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下面,我们找出几个典型的镜头,来综合地看一下。

一、个人技术:基本功不到位

比赛进行到第41分钟,广州队后场发动进攻,张智豪将球直塞给右路插上的陈日金。陈日金稍作调整,横向盘带,直接分给中路无人防守的廖锦涛。但是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面对力道和方向都恰到好处的来球,廖锦涛竟然直接停到了5米开外,送到了对手的脚下!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广州队前场边线球。张子立接球之后,直接大脚分给左路,王天擎的位置出现了大片的空档。但是在接这个来球的时候,同样出现了停球五米开外的情况,对手笑纳大礼,断球直接反动反击,一时间令后防线格外紧张。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这两个镜头分别出现在上下半场,是个人能力的一个缩影。接球、停球,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动作,是每个职业球员的基本功。他们都已经到了踢一线队职业联赛的时候,就连这种最基本的动作,都做不好。那么再先进的战术,又有什么用呢?

二、阅读比赛能力差

比赛进行到第53分钟,香港杰志前场控球,基尔顿传球出现了失误,被王文轩干扰了一下。球直接来到了广州队的脚下,但是接下来的处理方式令人非常的不理解,一脚长传到了前场。前锋毫无优势可言,眼睁睁地看着球权又回到了对方的脚下。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坦白地说,类似的镜头贯穿了比赛的始终。也许这是广州队赛前制定的战术,先用稳固防守,一旦断球,立刻往前传,利用速度打反击。这个战术思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球员们没有灵活运用呢。

就比如上面的这个镜头,在断下球之后,前场只有一个进攻队员,还被对方死死地盯住了,这个时候再往前传,还有什么意义呢?况且,在拿球球员的身边,几名队友已经出现了无人防守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几脚球的过渡,再去寻找直塞的机会。何况,香港杰志的防守强度不大,是完全可以实现脚下传递过渡的。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此外,即便是你的第一脚传球,找到了前锋,那么后续又该怎么发展呢?我们的前锋无论是个人技术、比赛经验还是对抗能力,完全和对方的后卫不在一个等级。拿住球之后,也是大概率要丢的。

再看另外的一个镜头:

比赛进行到第61分钟,广州队后场断球,周天成传到给张子立,然后再给前插的队友,迅速形成快速的反击之势。但是面对对方多人的联合夹防,刚过半场,又被断了下来,非常好的一次反击机会,就这样被浪费了。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这次机会的浪费,并不怪锋线球员,更多的是他身边的队友没有及时跟上。尤其是左路的廖锦涛,几乎是看着队友进攻,自己没有冲刺支援。锋线球员不得已陷入自己单打的境地,最终丢球也在情理之中了。总不能说,比赛刚刚60分钟,体能就不足了吧。

从大脚长传找前锋,再到快攻反击无人跟上,充分地说明了球员对于比赛的阅读能力不足。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做什么事是最合适的,因此浪费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令大家看着心里直着急。

三、总结一点

我们在本文开头的时候提到了,让这帮年轻球员去参加这种高级别的赛事,不会对成绩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敢于去展现自己的特点,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可以了。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但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幕幕,真是令人很难接受。香港杰志的防守强度真不大,甚至给我们留足了空间去发挥,可是我们的球员就是始终找不到比赛的感觉。

就像我们举的几个例子,不仅仅是技战术没有发挥出来,就来球员的基本能力,也没有达到大家想象的那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赛前没有准备好吗,还是对手太强,令我们的球员胆寒了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中国足球的软肋:青训问题。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广州队的一线阵容,过去取得的成绩,自然不用多说。而后续的青训建设,也是投足了本钱,号称整个中国最豪华的青训设施配置,就连国外青训人员来参观的时候,也是赞不绝口。

那么为什么培养出的球员,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给他们的大赛机会太少。哪怕是低级别的赛事,也是很少有机会去接触,以至于到了赛场上,对于最基本的预判和技术动作,都会出现较大的失误。这不仅仅是俱乐部要思考的,更是足协对于未来中国足球发展的一次深深思考。


亚冠争议1战,广州队用4组镜头,直戳中国足球的软肋,超出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广州   软肋   镜头   前锋   球员   前场   香港   中国足球   赛前   队友   战术   脚下   球队   对手   能力   经验   机会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