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一个数据,惊了众人。


90后1.7亿人,仅有1000万对结婚。


后面辟了谣,说是假的,但不耽误消息传疯了,并且无人怀疑。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大家说,90后不想结婚太正常了,我身边就没几个人年轻人想结婚生子。


可慢慢地舆论又变成了我们曾经熟悉的论调——


90后是更自私的一代。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这句话多熟悉,好像90后从小就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


小时候90后是独生子女,被全家人溺爱着长大,学不会分享是自私。


长大了花钱“大手大脚”,不像老一辈懂得节俭是自私。


工作后躺平裸辞,受不了一点委屈更是自私。


而现在不结婚不生孩子的90后,直接被打上了只顾自己享乐,一点不想付出的标签。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当然,抗疫新闻、河南水灾、奥运盛事,90后有模有样,肯担当能吃苦,也被冠以肯定和荣誉。


可一旦到了“生活”这,90后立刻又被打回了扛不住事的一代。

她姐身边有太多共事的90后和朋友,提到这他们也很委屈。


今天不妨来聊一聊,90后是如何跟自私脱不了关系的?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90后的干瘪形象


绕回这个乌龙新闻,首先说90后结婚生子这事。


我无数次听到,90后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


“怎么就养不起了?我生你的时候咱们家也没钱,不也给你养这么大?”


然后就是一通举例说明,想当年......


她姐知道,这个话90后有一肚子的逻辑道理可以怼回去,句句在理,条条分明。


这是我的生活,我没有合适的人就不想结婚,我现在不适合生孩子。


但最后都抵不过一句:“还是想着你自己,你省点孩子不就有了。”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工作上也是。


除了考编制,其他都不是好工作。


但凡辞职,无论90后怎么想尽办法向父母证明变态的工作量、领导的压榨。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最后也还是得到那句:


“吹着空调玩电脑,你又不出力有什么累的?“


“在哪上班轻松啊,外边不可能像家里这么惯着你。”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关于我妈的一切》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90后没长大、自私任性,是过来人解释90后一切自己不理解的行为的统一答案。


除此之外人情世故上,还会说90后很冷漠,没有人情味儿。


豆瓣上,有个女孩发了条很长的帖子。


说每到过年拜年,要去很多不熟的亲戚家里时,总是推脱不想去,因为人对不上号还要热情。


有亲戚家的弟弟妹妹来家里,也不喜欢让他们碰自己的东西,妹妹还摔坏了自己最喜欢的粉饼,拉着妹妹让姑姑赔。


爸爸妈妈说我这样做,特别让人心寒。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二十不惑》


和父母争执到最后,她的妈妈又把错误归咎到了自己身上。


逻辑是:他们做父母的没教育好,没有教会孩子感恩。


她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这样是不是真的不懂感恩太自私?


还总有人说,90后很脆弱,因为抑郁症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高发问题,这不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我在他乡挺好的》里,胡晶晶的自杀,让观众心疼了一整部剧。


在她跳桥前,她和妈妈的那通电话里:


你怎么就不能让妈省省心啊,早知道你这样,我就......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而此时的胡晶晶,已经是一个在靠药物控制病情的抑郁症患者了。


省心,恐怕是90后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了。


而不省心的另一种翻译,就是自私不懂事、你让我费心。


因为90后的自私、冷漠、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


所以方方面面总是生出那么多是非,让父母操了那么多的心。


这些关于90后的评价无时无刻不在世俗讨论里渗透着。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以家人之名》


苏芒曾说,内卷是年轻人欲望过高而惰性太差导致的。


今年年初,白岩松甚至在演讲里,语重心长地劝告90后: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只要喜欢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不会吧?


这三个字,于90后而言,杀伤力太大。


这次演讲,也直接把白岩松推上了热搜,感受到了年轻人猛烈地回击。


90后真正生气的,不是被质疑没出息、异想天开。


而是明明已经在努力挣扎向前了,最后被这三个字的反问,轻而易举地消解于无形了。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亲爱的自己》


90后,难道就这么不成器吗?


90后难道真的自私,真的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只想要天上掉下馅饼吗?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90后的撕扯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指责里,很多90后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坦然。


自我撕扯感,是90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性体感。


一边是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一边是父母家庭社会的要求。


被说的多了,90后甚至也会自我怀疑:


究竟是他们不懂得体谅我们,还是我们真的太自私了,而不自知?


不如我们先来想一想90后都是怎样长大的,这种代际上的撕扯感究竟从何而来?


老一辈人好像特别喜欢跟90后说:


你们可赶上好时候了,吃的用的,放我们那会哪敢想啊。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二十不惑》


倒也不是老一辈人卖惨。


确实也是如此,40后的祖父辈,小时候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60后的父辈,小时候过年也不一定有新衣服穿。


而90后,一出生,就衣食富足,彩色电视机、家庭电话开始普及。


各式各样的零食,五花八门的玩具,形形色色的动画片......享受不完的童年快乐。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隐秘的角落》


这么对比下来,90后确实好幸福。


好时候是赶上了,但时代造就的各种错位和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李健回忆:“98年毕业时,一个月工资4000块。可现在很多人还拿不到4000。”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时代发展得太快了,快到我们还没有跟上,就被抛下了。


最近一直流行一个段子,问,为什么年轻人觉得焦虑?


答案是,因为我们要在23岁毕业,25岁工作稳定,27岁结婚,30岁生孩子。


然后人生剩下的时间是,养孩子,给孩子攒钱结婚,给孩子带孩子。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用人生的三分之一,完成80%的kpi。


再用人生的三分之二,完成20%的重复性工作。


听着又滑稽又心酸。


看似“人均大学生”的90后,再次沦为和父辈一样的“打工人”。


可见,90后的富足,是时代的富足,而不是个体的满足。


被时代挤压的90后,造就了内卷、996的新局面,拥有了小镇做题家和社畜的新身份。


更创造出了佛系,躺平的人生新姿态。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未生》


90后,艰难向前是真的,而被“阻止”向前也是真的。


怎么说?


你不能学这个专业,以后不好找工作。

你不能去北京,回家找个工作踏踏实实多好。

你不能不结婚,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事。


这是大多数90后父母的人生哲学,不能用错来形容,但简单粗暴是真的。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二十不惑》


最重要的是,90后的逆反操作,也不能证明,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大城市打拼、晚婚甚至不婚就是对的。


所以,最近似乎又出现了一种反常的现象,越来越多的90后“参悟”了一个真理:


妈妈不让你嫁的人,一定不要嫁。

爸爸让你进体制,就不要折腾。

在“合适”的年龄,找个“合适”的人结婚,端一个铁饭碗,才是人生赢家。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欢乐颂》


当90后发现,人生并不是拒绝了A,B就一定正确时,他们重塑人生的最简便方法是,老老实实接受A,并将其合理化。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这世界很酷》


90后的撕扯,看似是做”孝子“还是做”逆子”的纠结。

但实际上是进退两难,已经没有一条路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你说90后幸福吗?


物质的富裕是幸福。


但物质的富裕好似又堵住了年轻人叫苦的权利。


面对今日巨大的社会变化,巨大的阶级差异,这是前辈们一句,你赶上好时候,就能安抚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90后的清醒:爱自己


所以即使下面说的话很容易挨骂,她姐还是想为90后说句话,也来怼一怼这种陈词滥调。


90后的自私背后,折射的可能是一种时代发展下必然经历的“清醒”。


不信纵观现在的热点事件舆论变化,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男轻女,都随着90后这一代有了新的解释。


90后不想被父母安排相亲和工作,是因为他们明白,一旦接受,再反抗意味着推倒了决定,也推倒了亲情。


90后不想做扶弟魔,是因为他们明白,没有谁的人生应该成为别人的外挂。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我的姐姐》


90后的“自私”,可能是一种经历过巨大撕扯后的自救。


与其说是自私,不如说是希望所有人都摆脱依赖和牺牲,勇敢爱自己。


你一定听过一道测试题,就是把父母、伴侣、孩子和自己,做一个价值排序。


年长一些的人,大概都会这么排:孩子、父母、伴侣,自己。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父母爱情》


这是再“正确”不过的,有“责任感”的答案。


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把自己排第一位,就叫自私。

但之前papi酱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把它重新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她解释说,因为父母和孩子都是自己只能陪伴他们一段人生的人,伴侣是要和自己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而自己才是能陪伴自己从头到尾一生的。


所以最应该爱的是自己。


她这个排序在微博上引起激烈的辩论,却也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同。


“我不敢这么说但就是这么想的啊!她说出了我的心声!“


并且90后不止是会自己爱自己,更希望父母也能学会爱自己。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叫:父母要离婚,该不该等孩子高考结束后。


那期节目现场请了50个父母,50个孩子。


这道题从辩论前的初始投票,到辩论结束后,几乎毫无变化。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绝大部分家长依旧坚定地选择等孩子高考完再离。


当然,50个年轻人反之。


90后选择的内因很简单,你不要为了我而活。


这句话听起来冷漠,可是它的潜台词不是对父母的心疼吗?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妈妈的那句话:


妈这辈子就为了你活,你好妈就满足了。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90后对这句话的反弹,并非无情,并非不想担负责任。


而是,学不会爱自己的父母,并不能真正带给孩子快乐。


希望父母“自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愿。


承认吧,你欠自私的90后一个道歉


听起来冠冕堂皇,不食人间烟火,可是爱自己,是高压社会下的特效药。


爱自己不是罪恶,爱自己并不意味着消解对父母、孩子、伴侣的爱。


爱自己,是我们天天宣之于口“做独立自我”的根本。


所以啊,那些90后看似“自私”行为背后的种种,说不定正在建立一种更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


即自己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如今,压力也正在向00后转移,00后也已经被打上早熟、爱玩游戏、不务正业的标签。


听听,何其相似,当年的80后不也被说过自私吗?


与其粗暴地给每一代都打上“不成器”的标签,不如破除经验主义想一想,我们可以从更年轻的人身上学到什么。


拒绝给每一代人打上更自私的标签,就从我们这次小小的反思开始吧。

文章来源:她刊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自私   不惑   省心   富足   伴侣   小时候   年轻人   父母   妈妈   标签   孩子   美食   人生   喜欢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