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原创 风物菌 地道风物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平凡粗糙的外表下,潜藏着香格里拉的灵魂。摄影/朱梦菲


-风物君语-

“松茸味”的人间净土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不用多加调味,煎烤出来的松茸片足以征服无数味蕾。图/视觉中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这句精辟的介绍让松茸成功“出圈”,为国人熟知。今天,松茸差不多已经是高端食材的代名词。


就在不久前,云南昆明一支重达900克的“松茸王”售价8600元,近10元1克。在香格里拉,一场专门为松茸举行的拍卖会,再次刷新人们对“高端”的认知:一对精品级松茸,以25万元的天价拍出。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重达900克的“松茸王”,售价不菲。图/视觉中国


从默默无名的杂菌,到“菌中之王”“香格里拉松茸”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逆袭,走出大山横扫世界,征服了无数老饕挑剔的味蕾。


松茸,究竟蕴藏着什么魔力?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都是菌子

为啥松茸不一般?


青头菌、鸡枞菌、干巴菌这些云南菌子相比,松茸这个名字,显得更加文雅可爱,因为菌盖和菌柄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形似鹿茸而得名。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松茸外表看着”脏兮兮“,其实有着洁白的内在。摄影/朱梦菲


作为菌根真菌,松茸最常见的宿主是赤松。它之所以珍稀,首先是因为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一方面,它只能在没有破坏的原始稀疏森林中,与树龄50年以上,70年以下的松树、栎树共生,靠吸取树根系中的某种糖类存活。


另一方面,松树和松茸共生的具体关系,人们其实至今还未探明,所以无法人工模拟松栎树根系的环境,也无法人工制备出松茸生长需要的糖类。所以,松茸至今没办法实现人工培育——这成了它最鲜明的标签。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的奇迹。摄影/朱梦菲


除此之外,松茸的采摘期极短。从菌丝到形成菌根,整个生长过程需要耗费五六年的时间。然而从冒出土到成熟,只需要7天的时间。要想采摘到完美的松茸,更是只有3天的黄金期,若逾期未采,松茸就会迅速衰老腐化,在散播出数亿个孢子后消失不见。


当然,松茸之所以为人所珍视、钟爱,更在于它那无法复制的、复杂、特殊的口感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未开伞的松茸口感最好,价格也最贵。摄影/敢于胡乱


松茸有着浓烈的,与众不同的香气,似乎是混合了松树、玫瑰、薰衣草、甘草的香味,稍经炙烤,还会散发出被热力逼出的矿物质酽香,令人回味无穷。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碳烤松茸,最原始的烹饪方法,也能最大限度激发松茸的原味。摄影/敢于胡乱


松茸的“鲜”更是臻于极致,是任何调料也调不出来的鲜味,据研究,它的鲜度是味精的40倍。不论是炖汤还是与搭配,松茸都可以让平凡食物都变得“鲜”气飘飘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左右滑动查看 ☜

▲ 浓香四溢的松茸饭、烤松茸、松茸汤。图1摄影/朱梦菲 图2、3摄影/敢于胡乱


如此珍稀难得的菌子,产地当然绝少。要说松茸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试金石,也不为过。在我国西南边陲,就有一个地方经得住松茸的“层层考验”——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2001年,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无数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有了落点。制图/田东玉


人人都知道,香格里拉是中外无数人梦想的“人间天堂”,其实另一面,它也是松茸最爱的“快乐老家”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人间天堂,大抵如此


青藏高原东南麓处,原本呈东西走向的山脉陡然向南拐去,这里,就是横断山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及首府所在的香格里拉市,就处在其腹地。南北向山脉依次排开,“横断”出一片新的天地。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逶迤千里的横断山脉。图/视觉中国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各路江水南下,在逼仄的山脉峡口夺路汹涌而出,留下许多险滩跌瀑,与“三江并流”的奇景。众多高山峻岭拥簇出坦阔的的高原草甸湖泊海子如明镜高悬,野花烂漫,牛羊悠然。


松茸喜爱高海拔的低温环境,这里正是 “雪山之城”,巍峨连绵的雪山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金光普照。雪山之间,还有冰川蜿蜒起伏。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地区的原始森林。图/视觉中国


小小的松茸,就在这样的天地间,这样的土地里孕育、生长。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原始森林中,正在破土而出的松茸。图/梅金


香格里拉地区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气候和地形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从深谷到山顶,分布着亚热带寒带不同层次的植物带,而云杉、冷杉、赤桦、赤松、栎树构成的稀疏原始森林,正是松茸生长的理想地。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对于人类来说,松茸是大自然的馈赠。图/视觉中国


香格里拉生态环境优越,不代表这里无人居住,相反,人,也是“香格里拉”的一部分。在藏传佛教经典中描绘的极乐世界——香巴拉王国,能看到这片雪域圣地的投影。


如今,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母系文化、藏传佛教、茶马古道、康巴文化、土司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织,庄严肃穆的喇嘛寺、尼姑庵、清真寺、天主教堂、道观等宗教建筑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精神。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刚刚采摘松茸下山的当地村民。摄影/敢于胡乱


“香格里拉”这四个字似乎一直蕴藏着魔力,世界各地不缺雪山、草地、湖泊、峡谷胜景,但只有滇川藏交界的这块边陲土地,撑得起中外无数人安逸栖居的理想。


松茸的眼光也似乎与人一样。在云南楚雄、大理、丽江等地,都有孕育松茸的自然条件,而香格里拉因气温更低,空气稀薄,松茸的成长速度更慢,包括松茸醇肉桂酸甲酯在内的各种风味物质,就积累得越多,所以营养成分和口感也就更胜一筹。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松茸主要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以及东北长白山地区。制图/孙璐


全国唯一以单品真菌命名的市场,香格里拉野生菌(松茸)交易市场就位于这里,它更是亚洲最大的野生松茸交易市场。在著作《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提到“香格里拉”的英国人希尔顿,大概不会想到一百年后,千里迢迢寻觅而来的人们不只沉醉于这里的人间绝色,他们也在为这种长相平平无奇的食材疯狂。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是自然的馈赠

也是现代社会的奇迹


中国人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特别热衷吃松茸,稀缺、运输不便是最重要的原因。南宋陈仁玉的《菌谱》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均对松茸有过记载,也仅此而已。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正在分拣装盒的松茸。图/视觉中国


在香格里拉还被叫作“中甸”的漫长时间里,松茸一直被当地人认作杂菌,不屑入口,连稍微正式的名称都没有,见到了就称呼一句“臭鸡枞”,然后丢进锅里与其他杂菌一起炖着吃。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松茸加到汤里,汤鲜味浓。图/视觉中国


最喜欢松茸的国度是日本,松茸自古就视为山珍,并作为百姓向皇室进献的贡品之一。在秋天出游采摘松茸,相当于春天的赏樱大会。松茸也是诗歌咏诵的热门题材:


“高松岭狭茸伞立,林间满盛秋之香”——《万叶集》


由于日本国内生态环境改变,松茸产量很低,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成了日本进口松茸的最大进口国。欧美掀起的“寻找香格里拉”风吹到日本,日本人更是惊喜地发现,“香格里拉松茸”比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松茸具备更多的植物清香,由此,香格里拉松茸的名声一炮打响。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左右滑动查看 ☜

▲ 松茸采摘下山后,要迅速清洁加工、分拣包装。 摄影/敢于胡乱


1999年,迪庆中甸机场,即后来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正式通航,由于运输变得便捷,再加上消费水平的提升,松茸也逐渐为国人熟知,对松茸的需求逐年增加。如今,中国国内已成为香格里拉松茸的最大消费区。


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的奇迹,每一支松茸从采摘到运往千家万户的餐桌,也是现代社会市场运作的奇迹。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松茸,是可以用味觉感受的”香格里拉“。图/视觉中国


每年7-10月,是松茸出土的时节。采摘松茸,当地人称“捡菌”,期间村民们都住在山里,即使这样,每天也要凌晨4、5点起身,走2、3个小时到深山里采摘。躲在松针下的松茸从不轻易示人,只有经验丰富的藏族人民,才知道以往的菌坑菌塘的位置。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松茸很娇贵,所以采摘时要非常小心。图/多福

采摘松茸不能使用金属器物,因为金属碰触松茸会改变松茸的香味,要用小木棍,轻轻翘起松茸的根部。使用木棍可以保持松茸的完整,且不会伤害到菌根。


采摘的松茸,要第一时间用树叶小心包裹住,以保持水分和鲜度。采完后,还要把菌坑掩埋填好,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等待来年雨季再摘。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左右滑动查看 ☜

▲ 用于出口的松茸冻片。摄影/敢于胡乱


刚采摘的松茸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预冷打包,极易造成腐烂。香格里拉当地已形成完善的松茸交易、运输体系——验收分拣、真空预冷,温度降到2摄氏度,然后保持恒温在保鲜库隔层包装,再放上冰袋。整个运输过程在冷链体系下完成,以尽可能保鲜。一箱箱包装好的松茸乘坐“专机”,去往各地餐桌。


得益于快递物流、电商平台的发展,松茸国内市场已成规模,电商已成为助推松茸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拼多多农货节“百亿补贴”,一斤从产地直发的松茸只需200元左右,以往看起来价格高高在上的松茸,也能轻松“飞”进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菌中之王”诞生地,为什么是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松茸“搬”上线,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一时节山野的味道。图/梅金


香格里拉不是“消失的地平线”,哪里有醉人的风光、安逸的生活,哪里就是香格里拉。


而数字时代的来临,让边陲那些美好的食物也能与相隔万里的普通人相遇。香格里拉不仅在眼前、在镜头里,它也在餐桌上,是可以用味觉感受的那片至纯之地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香格里拉   赤松   迪庆   菌根   藏族   栎树   山脉   诞生地   风物   边陲   日本   中国   餐桌   雪山   生长   视觉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