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中心让深度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一边是20多名技术人员,以时而坐着,站着的不同姿势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在实验室繁育脱毒苗。一边是深度贫困村,200多农民在技术员指导下,正在大棚里忙着整地、施肥、栽苗……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5月19日,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希森马铃薯组培中心和七台镇喇嘛板村温室大棚里,热火朝天的场景持续了20多天。

“现在是马铃薯脱毒苗定植期,要想获得质好量多的原原种,必须在6月上旬完成。”农技专家黄兆文举着薯苗向农户讲解种植技术。

“每棚栽苗7万株,产原原种20多万粒,纯利润2万多元。”35岁的杨红娟从甘肃嫁到喇嘛板村13年,是出了名的贫困户。去年承包了两个大棚,纯利润5万多元,夫妻俩在基地打工收入2万元,不但脱了贫,还了全部外债。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前几年家里穷的连被褥都不够,13年不敢让父母来,怕看见心疼。”如今,这样的窘境已然过去,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得益于当地扶贫政策和马铃薯产业。

杨红娟家承包的大棚位于商都县七台镇喇嘛板村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2019年初由商都县人民政府通过整合扶贫资金投资建成,共建有日光温室107座,每座1亩,由村委会成立合作社经营,租给17户农户繁育原原种,其中6户是贫困户,每户收入4万多元。黄兆文说,繁育基地每天50人务工,其中贫困户20人,每人每天可获报酬100多元,仅打工收入上万元。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我们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和产品回收,每个大棚还补贴租金3700元,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进行田间作业管理。”内蒙古希森薯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军说,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合作繁育马铃薯原原种,扶贫成效显著,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实证便是,去年喇嘛板村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240亩,每亩160元,仅流转土地一项贫困户收入可达1120元。建成的107个大棚,每个年租金3500元,30多万元全部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内蒙古这个县很“豪”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让贫困村育出“金蛋蛋”

今年初,合作社又流转土地859亩,规划新建温室大棚328个,目前陆续交工的200多个大棚被100户农户承包一空,其中贫困户44多户。

“去年贫困户挣了钱,今年村民都来承包了。”村委会书记乔来斌说,我们的原则是先满足贫困户,每户2个大棚,之后再给农户承包,去年6户贫困户承包12个大棚,每户纯收入4万多元。“关键是村集体经济从零到万,有了可观收入,可以更好地改善乡村面貌和发展产业。”

今年杨红娟家承包了2个大棚,农闲时可以到基地打工。听说村里修公路,还盖起了两间砖瓦房,一间开超市,一间开饭店,年收入预计超过7万元。

“每亩原原种可产20万颗,每颗收购价0.25元左右,效益比传统农作物翻倍,但大棚却供不应求。”杨红娟的信心源于当地拥有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中心,最大产能年可繁育脱毒苗1.5亿株,年产脱毒原原种4亿粒,可向全国提供优质脱毒种薯300万吨,可满足8万亩原种和120万亩一级种的繁育需求。

“每年繁育的1.5亿株脱毒苗,需要2500个大棚产原原种,预计生产薯种500万吨,产值10亿元,可助农增收5000万元,目前这400多个大棚远远不够。”在张军的远景规划中,将在其它乡镇及旗县建立种薯繁育基地,以满足薯种生产需求。

鉴于喇嘛板村合作繁育原原种的成功范例,当地正在建立合作繁育种薯、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模式。“利用已建成的马铃薯组培中心、500多座微型薯网室大棚,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的模式,实现规模化合作繁育种薯。”商都县政府副县长张日高表示,重点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展种薯繁育,打造成为全国种薯繁育大县。

在种薯繁育方面,当地今年在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乡镇,每个选择10-20户贫困户,每户50-100亩试点种植马铃薯,为当地稳就业、稳脱贫、稳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种订单农业合作模式,让贫困户持久稳定收益,扶贫的同时发展壮大了产业。”在七台镇镇长张祥看来,马铃薯产业成为该区域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原原种等一系列高品质薯种成为脱贫路上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商都县围绕“发展产业脱贫”这个核心,不断做大做强“六个一”绿色农字号产业,让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内蒙古   马铃薯   商都县   原种   贫困户   纯利润   集体经济   喇嘛   农户   蛋蛋   合作社   大棚   贫困   去年   收入   美食   产业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