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有学者说,“李冰是真正的能工巧匠。”

出生地和生卒年都无记载的李冰是谁?

都江堰又何以被千古传颂?

这个故事你值得了解。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1


水患


位于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平原,

物华天宝,世人皆赞。

在这片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土地上,

水,是最为生动的表情。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河网交织,良田密布。

水,给这里带来了财富,

带来了灿烂的文明,

也带来了生生不息的繁荣。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松锅


然而,若将时针拨回2300年前

彼时的成都平原,

却是一片旱涝无度、灾害连天之地。

“水”,不是富饶的代名词,

而是人们闻之色变的“猛兽”。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岷江,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它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全长1279千米,

流域面积达13.35万平方公里,

水量是黄河的两倍。

正是岷江强大的冲刷能力,

在亿万年的沧桑变迁中,

参与塑造了成都平原。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图据网络:古蜀先民


然而,这条孕育了成都平原的河流,

却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每年春夏汛期时,

强大的暴雨汇入岷江急促的水流,

裹挟着泥沙横冲直撞,

冲出河道、冲向农田、冲倒民居。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图据网络:古蜀治水资料


洪水一退,

又是沙石千里的干旱。

位于成都平原西侧的玉垒山,

阻挡了冲出山口的岷江,

造成东旱西涝的局面。

稻田七零八落, 百姓苦不堪言。


转折出现在公元前272年。

中国历史上记录了一笔看似简单的人事记录:

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任蜀郡郡守

至此,成都平原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时刻。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rosycloud


2


治水


李冰一路艰险来到蜀郡任职。

却看不到物阜民丰的兴旺景象,

目之所及皆是洪水肆虐后的创伤。

若要治蜀,必先治水。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杨立


他沿岷江而上,

直抵源头,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

作为一位水利工程师

他深知一条重要的道理:

水要“引”,而非“堵”。

最终,

他选择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

以锁住岷江的咽喉。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向力民


公元前256年,

一项伟大的工程拉开序幕……


(1) 鱼嘴分水堤


李冰首先派人在江心筑成分水堤坝,

将岷江一分为二:

外江为岷江正流,

东边的内江则被引向成都平原。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洪,又能兼顾灌溉。

但愿景十分美好,实施起来却异常艰难。

岷江江心水流湍急,

仅凭投掷石头根本无法阻断水流。

李冰冥思苦想数日,

终于得出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他请当地居民用竹子编成巨大的竹笼,

在里面填满大石块后投入江中。

神奇的是,看似普通的竹笼石块,

完全可以抵抗水流的冲力。

它们累积起来,

便建起了一道坚固的分水堤。

因其前端形似鱼头,人们称之为“鱼嘴”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向力民


“鱼嘴”除了分流,

还具有一项名为“四六分水”的功能。

李冰特意让内江河床低于外江,

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

分水堤将约6成江水流入内江,

4成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灌区用水。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绘图:Paprika,鱼嘴调节水量的原理。


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

分水堤又将6成江水排入外江,

4成江水注入内江,起到防洪作用。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2) 飞沙堰


飞沙堰是内江外侧一道低矮堰坝,

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飞沙堰

它的主要作用是,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

如遇特大洪水等非常情况,

它还会自行溃堤,

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不仅是分洪,

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

“飞沙堰”也提供了精妙的解决方案。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岷江水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

挟带大量泥沙石块,

以巨大的冲击力流到此处,

被飞沙堰旁边狭窄的宝瓶口制约,

水流便在飞沙堰产生旋涡,

水中大量砂石将会被旋涡甩出飞沙堰,

从而有效防止泥沙淤积。

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

最高竟可达到98%!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绘图:Paprika,都江堰水利工程排沙原理示意图。


(3) 宝瓶口


宝瓶口,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

玉垒山位于灌县西南,

阻挡了东流的江水,

导致山东侧因缺水易干旱,

而西侧又因水势汹涌而洪涝。

打通玉垒山,是治理岷江水患的关键。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松茂古道玉垒关


然而,玉垒山山体极其坚硬,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依然难以攻克。

最终李冰采用了“火烧水浸”的办法——

先用火烧石头,再用江水浇淋,

石体便自行炸裂。

这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最终将玉垒山凿开一道缺口。

这道宽20米的口子因形似宝瓶,

而被人们成为“宝瓶口”。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邓青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建成后,

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

起到了“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功效。



不过世上难有万全之策,

“三分治、七分养”。

为此,李冰制定了每年一次的岁修制度。

由于内江河道有沙石淤积,必须勤修。

李冰在宝瓶口前的河床底埋下石马,

每年淘滩只要看见石马,深度就够标准了。

同时,在岁修时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

确保飞沙堰既能排沙,又能泄洪。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向力民


此后,这座无坝全自动水利工程,

于风雨中屹立两千年。

“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

至今还被奉为治水经典。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摄影:张铨生


“因势利导”,

是李冰治水的核心所在。

对于大自然,

他没有移山填海,

没有使用强硬的手段去“逆天改命”,

而是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以柔克刚。

这正是都江堰背后蕴藏的东方智慧。


都江堰,今生必去的地方

转自:遇见都江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都江堰   岷江   成都平原   内江   竹笼   水患   瓶口   泥沙   沙石   水量   石块   水利工程   江水   洪水   水流   今生   美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