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红原

红,是五星红旗的

红,是红军的

红,是红原的

滚烫的红原

——军长征走过的大草

从成都出发,沿岷江而上

翻越气势磅礴的鹧鸪雪山

便进入红原境内

仿佛就在那一瞬间

天地骤然开阔了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湛蓝的天空、高耸的雪峰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花海

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北纬31°50 '~33°22'

东经101°51 '~103°23'

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

红原县地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

幅员面积8400平方公里

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196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

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

是历史上唯一一个

因长征而得名的县城

滚烫的红原

在这里,红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

孕育出红原厚重的红色土壤

在红色草原上谱写了一首

最艰苦、最悲壮的革命史诗

滚烫的红原

让人沉醉的绝美草原风光

奇异多彩的安多藏风民俗

古老深厚的游牧部落文化

悲壮不朽的红军长征史诗

红原,人们慕名而来

从不带着失望离开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红原自古就有游牧民族在此生活

但回溯红原的历史

除唐代在刷经寺地区设有恭州、流县外

到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无建制

滚烫的红原

直到80多年前

一支红色的队伍从这里经过

从此为红原留下了“”的名字

滚烫的红原

红原瓦切大草原

处在红军穿越草地的必经之路

皑皑雪山、茫茫草地

都未阻挡住红军长征的坚定信念

滚烫的红原

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在红原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

历时一年零两个月

红军经历长征中最为艰难的岁月

滚烫的红原

位于红军过草地中心地带的日干乔湿地

沼泽面积约12万公顷

平均海拔3441米

如今在这块湿地前端

高高耸立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镌刻着中国革命史上那段

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这里曾经被称作“陆地上的死亡之海”

广阔无边的草地里遍布沼泽和泥潭

高寒缺氧、气候异常、物资匮乏

等困难考验着红军

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

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滚烫的红原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红军的足迹深印在这片湿地沼泽

留下了“金色的鱼钩”

和“七根火柴”等动人的故事

留下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日干乔大沼泽、

色地坝、年朵坝大草地等革命遗址

滚烫的红原

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

红原广大牧民群众为红军当向导

把自己家维持生计的青稞和牦牛支援红军

军民情深 成就一段红色经典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和全国解放后

曾多次高度评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

人民的革命业绩

并深情地将其赞誉为

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滚烫的红原

196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经过草原

及川西北人民在中国革命危难关头

所作出的贡献

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

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

“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滚烫的红原

2005年,瓦切乡被国务院确定为

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红军过草地遗址

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红色旅游开发项目

滚烫的红原

日干乔湿地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草原观光胜地

今天这片苍莽的大沼泽

经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变迁

草原生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

有的已经成为茂盛牧场

如今正勃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滚烫的红原

在距离日干乔大沼泽不远处

是坐落在千里绿茵上的瓦切牧民新村

如海市蜃楼般美丽

亮丽的藏寨错落有致

白墙红瓦的藏式小楼拔地而起

滚烫的红原

街道整洁有序

卫生院、文化馆、幼儿园样样齐全

村中设立的安多藏式家庭风情旅馆独具特色

游人可以在这里体验和感受鲜见的

草原牧民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

滚烫的红原

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的绿色通途

曾经的莽莽荒原,如今的山河胜景

曾经的颠沛流离,如今的富足安康……

八十年多年来

这片热土上的红色往事世代相传

红军基因融在血脉,扎根人心

早已成为红原的精魂

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原建设者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

在这里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滚烫的红原

长征精神,历久弥新

长征之路,没有终点

红军长征精神将世代

照耀在这片辽阔的红色草原上……

滚烫的红原

有人说

人这一生必须去看三样风景

大海的深沉,雪山的巍峨,草原的辽阔

我想说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地方

红原绝对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地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这里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亦有让人沉醉的绝美草原风光

滚烫的红原

高远清丽的天空

棉絮一般的白云在天上游走

一望无垠的草原

珍珠般剔透的湖泊星罗棋布

在静谧的绿野上串起晶莹的项链

盆地上云团游弋的是牛群和马群

帐篷炊烟袅袅,生机勃勃

这,就是红原

滚烫的红原

素有 全国最佳自驾游目的地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佳民俗旅游目的地

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美誉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牦牛之乡、花的世界、绿色的海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是红原大草原风光的代名词

滚烫的红原

红原县城就坐落在红原大草原中心

这片8000多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

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不少

相对高度不过百米、浑圆的山丘

滚烫的红原

河流蛇曲蜿蜒流淌在草原上

或形成一湾湾让人流连忘返的草原风景

或形成牛扼湖

在绿草如茵的原野上镶嵌出一颗颗珍珠

谱出曲曲牧歌

滚烫的红原

即使在全四川

乃至甘肃、青海、云南、贵州一带

也难有川西北这块大草原独特的迷人风景

滚烫的红原

红原属于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

春秋短促,长冬无夏

气候寒冷

年平均气温仅为摄氏1.4度在红原,季节换了名字

依旧风光如故

巍峨的鹧鸪山挺立于大草原边缘

春日杜鹃怒放,夏日松涛起伏

秋日红叶烂漫,冬日白雪皑皑

让人充分领略雪山的雄伟和圣洁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宛如一条巨龙的查针梁子

横亘绵延于红原大草原

是长江和黄河上游支流的分水岭

南部为山原,北部为丘状高原

让游人可在一日之间

领略两种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观

体验“才饮长江水,又赏黄河鱼”的雅趣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与九寨沟、黄龙、

四姑娘山、米亚罗风景区毗邻

是距成都、重庆最近的大草原

是中国西部自助旅游者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滚烫的红原

嘎曲湿地弯弯

红原大草原还是世界上

最秀美的湿地大草原之一

是“中华水塔”“江河源”“生态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和

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

被誉为高原上的“金银滩”

还是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

滚烫的红原

草原上,鹿、马、羊来往奔跑

湿地里,天鹅、仙鹤驻足远望

好一派自然生息景象……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向来只用“浩瀚”二字形容星空

却从未想

用来描述一片花海也不为过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尤其是每年6月到8月

30000余亩的俄么塘草地

渐入佳境,繁花如期而至

五彩斑斓,漫山遍野,一望无际

是淋漓尽致的色彩世界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俄么塘花海规模之大、密度之高、品种之多

均为高原草原地区所罕见

得天独厚的高原湿地地貌条件

造就了这片“中国最美高原花海”

滚烫的红原

俄么塘花海的花期

贯穿了整个夏天和初秋时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这里是天然的拍照背景板

湛蓝的天空,高耸入云的雪峰

葳蕤的辽阔草原,浩瀚的云上花海

相互辉映,融为一体,让人心驰神往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盛开的俄么塘

最近的人间天堂

滚烫的红原

这里也是最佳星空拍摄地之一

晚上可以住在帐篷酒店

也可以选择在花海露营

滚烫的红原

开启一场专属草原的夏日限定

一起在草原深处看漫天星辰

共度一个浪漫的夏夜

滚烫的红原

天上有星星为你点灯

地上有花海为你作床

滚烫的红原

所谓九寨归来不看水

俄么塘归来不看花

大概便是如此吧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等到俄么塘花海告一段落后

7、8月还可以来措琼神海赏高山杜鹃

又是另外一种美的体验~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一望无垠的红原大草原上

清澈白河犹如天上的新月蜿蜒流转

舒缓而优美的弯曲弧线中

蓄满了粼粼水光

广袤的草原忽地灵动了起来

滚烫的红原

这就是“月亮湾”

红原草原上最美的地方,没有之一

滚烫的红原

白河,又称嘎曲河,黄河上游的支流

自巴颜喀拉山东端而来

由南往北奔腾至红原大草原

在这蜒出大名鼎鼎的月亮湾

——中国最美蛇曲河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这是不受地形所限的

最具自然状态的流水弯出的独特曲线

形成草原上无比壮美的地质奇观

滚烫的红原

河曲成群,逶迤直达天际

串联起壮阔震撼的河源脉搏

造就了最美的“黄河天路”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的美

在月亮湾发挥得淋漓尽致

滚烫的红原

月亮湾景区是拍日落日出的最佳点

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

“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每当黄昏来临

霞光洒向水面,金光点点千转百回

沉静的草滩灿烂得像精灵的秘境

滚烫的红原

群山和蜿蜒的河流

被晚霞映得像极了一幅油画

水天一色,浓得化不开

滚烫的红原

对这如梦如幻的美景

再没有人能唱出像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句了

滚烫的红原

凄美的嘎曲与山鹿的爱情故事

神秘的白龙、大鹏、凤凰三人友谊的神话

传颂千年缠绵璀璨的动人传说

更为月亮湾增添了浪漫的人文色彩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享受梦幻的美景之外

一定要在月亮湾

体验一把热气球、滑翔伞、骑马、

射箭、滑索等草原游玩项目

成为大草原上,最会玩、最地道的仔!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海拔3300-3500米的日干乔湿地

过去是一片遍布泥潭

难以进入的“夺命沼泽”

红军长征时在这里留下了一曲与大自然抗争的雄歌

滚烫的红原

初冬日干乔

日干乔大沼泽天气变幻莫测

暴雨、狂风、暴雪、冰雹随时可见

无数英灵化作了美丽的鲜花

永久地盛开在这片广袤的草原

滚烫的红原

而今,这里是公认的生态景观

和红色文化结合得最完美景区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现在的日干乔湿地茫茫开阔、连接天际

沼泽、泥潭、草甸密布

积水交错纵横

连绵百里、一望无际

草地上湖泊星罗棋布,河溪如游蛇

形成众多水景奇观

滚烫的红原

是世界上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秀美的高原湿地

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达格则神山圣湖景区位于红原南部

由三部分组成:

达格则神山、达格则寺和嘎曲河源头生态区

地处草原和高山峡谷过渡地带

地形地貌多姿多样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达格则神山如刀削斧劈

奇松怪柏缘石而生

高原溶洞别具风韵

留下了无数格萨尔王神奇的传说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达格则神山、高山湖泊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彩林

噶曲河源头、雪岭、万亩杜鹃林等融为一体

滚烫的红原

既可观赏奇美的高原河谷风光

又能领略神秘的佛教文化

可谓藏于红原深闺的神山仙境

滚烫的红原

查针梁子景点 属闽山山脉

海拔4345米 是红原南部丘状高原之巅

紧连俄么塘花海和神山秘境达格则

滚烫的红原

这座山梁地势平缓,景色并无奇绝之处

却是丘状高原过渡到高山峡谷地区的分界线

亦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滚烫的红原

雪山之水从此分野

山北壤口曲(藏语意为"铜锅河")

向南注入大渡河支流校磨河

属长江水系

山南为嘎曲(白河)

蜿蜒向北至若尔盖县唐克镇境注入黄河

滚烫的红原

站在查针梁子垭口上眺望

但见丘原起伏,牛羊成群

二水争流映入眼帘,景色甚似壮阔

滚烫的红原

色阿柯河是一条与藏族史诗英雄

格萨尔王事迹有着密切联系的高山河谷

地跨龙日乡、阿木乡

沟内地形奇特,水草丰茂

滚烫的红原

此地的一处天然岩石圈棚

相传是格萨尔王爱妻朱牡圈养战马的地方

滚烫的红原

红原县阿木乡与松潘县草原乡交界处的

“达姜郭约”是传说中格萨尔王

射杀野牦牛妖时驻足之地

山脊上的五条沟壑据称是

格萨尔王赤足蹬地留下的足印

至今依然可辨痕迹

滚烫的红原

秋日的色阿柯河

更给人一种宁静、圣洁的感觉

广袤的雪山在眼前起伏,壮阔而震撼

描绘出独属于高原的诗与远方

滚烫的红原

红原的美,不仅美在自然景观

还美在独特的人文风情

民族风情独树一帜

滚烫的红原

达格则神山秘境和

英雄格萨尔王史诗的传说

遍布于红原大草原的山山水水

还有安多藏族的马背游牧文化、服饰文化、

歌舞文化和饮食文化

都使这片草原充满了

人文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

红原形成了以安多藏族同胞游牧文化为源

荟萃藏地三区及周边

其他民族历史文化为流的

多元的独特的红原历史文化

滚烫的红原

红原主要为安多藏族聚居区

他们大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当地的安多藏族同胞

穿着华贵典雅的安多服饰

滚烫的红原

安多服饰以式样新颖、色彩富丽

装饰考究、风格独特而著称于世

滚烫的红原

同样独具特色的还有

安多民居

滚烫的红原

安多居民利用当地的粘性黄土作材料

用回归自然的夯墙技艺铸就高墙阔土

修建出了风格独特的安多藏式建筑

滚烫的红原

在高天阔地之间

色系过度的不惊不诧

却有无言的震撼

滚烫的红原

古老的故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这些建筑中一代代薪火相传

滚烫的红原

《格萨尔王》藏戏

红原地区拥有川西北山歌、红原马术、

百汪说唱、麦洼民间藏戏、

茸塔寺格萨尔藏戏、麦注锅庄

等多个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原人用音乐、舞蹈传递着历史的音符

让我们能够在今朝

还能欣赏到往日的回眸

滚烫的红原

锅庄

这片土地上的非遗传承远不止于此

它们存在于牧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贯穿在大地山川之上

影响在时光纵横之间

“会吃饭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这是对祖祖辈辈红原人的生动诠释

如果你想体验安多文化内涵

各牧家乐都有的安多民族风情歌舞

一定不要错过

滚烫的红原

此外,骑马探险、野营等户外运动

也是切身感受多游牧文化的最佳方式哦

滚烫的红原

在川西北高原上游牧的藏族

人人都会骑马

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

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马背文化

而马背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就是马术

滚烫的红原

红原马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誉为盛开在川西北的民族体育之花

飞马踏燕、五彩凌空、海底捞月

等马术技巧既形象、又精炼

是红原民间传统的马术

和现代的马术结合得精湛骑艺

是红原县、阿坝州乃至四川省

一张靓丽的体育名片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红原的藏餐尤为美味

为来自各地的饕餮食客所青睐

滚烫的红原

牦牛肉、酸奶子、和尚包子、酥油茶……

在红原能尝到这些最地道的藏族美食

其中产自红原的麦洼牦牛肉肥嫩、甘甜

是青藏高原上品质最佳的牦牛肉、奶食材

滚烫的红原

如果特色建筑是对历史场景的物态保留

非遗文化是对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民族餐饮是对历史味道的绵延浸透

那雅克音乐季

就是对历史活动的场景传承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一年一度的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是红原县乃至阿坝州、

川甘青结合部和全国涉藏地区

“高规格、高水平、高海拔”的音乐节品牌

被业界称为高海拔、高品质、高融合

的音乐文化盛会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雅克音乐季充分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将最具红原本土文化特色的

煨桑祈福、马术表演、麦洼锅庄、

藏族传统服饰展演、川西山歌对唱

等民俗文化节目带到音乐狂欢现场

每年还有诸多创新活动……

滚烫的红原

“音乐+民族+旅游”

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民族传统与现代潮流产生的精彩碰撞

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草原!花海!牦牛!骏马!星空!

露营!电音!摇滚!嗨歌!

海拔3507米的高原上的草原音乐盛宴

陪你释放夏日荷尔蒙!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温馨提醒: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8月11日至14日举行的2021年第五届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暂停。

疫情终将散去

那时我们一起去红原!

去雅克音乐季!

滚烫的红原

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红原大草原是距成渝大都市最近的大草原

红原境内公路干线主要由

国道213和四川省道 S301和 S209为主

有通往景区景点标准化的旅游县道和乡道

路况良好,畅通无阻

滚烫的红原

雪域通途

红原机场距离红原县城约45公里

已开通成都、重庆、绵阳、温州、拉萨、西宁、惠州的往返航线

正计划开通西安、郑州、杭州、兰州、贵阳、昆明等城市的航线

穿越云端,瞬间便可抵达美景

滚烫的红原

阿坝红原机场

无论你在哪个城市

选择乘坐巴士、飞机,或是自驾

前往红原都十分方便快捷

滚烫的红原

红原是连接九寨沟、黄龙、

黄河九曲第一湾、达古冰川、

毕棚沟等著名景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处“大九寨”国际旅游腹心区

正成为川甘青结合部重要节点

和川西北大草原旅游集散地

滚烫的红原

来到红原

体验一次3-7天的深度自驾游

你将领略毕生难忘的川西风景

滚烫的红原

旅游贴士

1、红原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属于高原地区,初到高原应该多散步,少喝水,多吃清淡饮食和蔬菜水果等,旅途中最好不要剧烈运动。红原县内有“宇妥”胶囊,具有抗疲劳,抗辐射,抗缺氧的功效,各大药店均有销售。

2、红原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白天日照强气温较高,晚上气温急剧下降,注意多带衣服,也可在红原购买。

3、夏天就是红原最佳的旅游季节,但是紫外线强,注意带防晒霜、墨镜、太阳帽等。

4、红原大草原有大片的沼泽,游客应特别注意,不要随便进入,以免危险。

5、红原大草原行车路况非常好,但随时有牦牛或羊群出现,所以进入驾驶一定要注意车速,以免发生危险。

滚烫的红原

到红原后

你可以入住“最美乡村酒店”

虎头山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

紧邻日干乔景区和瓦切塔林

是集餐饮、住宿、休闲、垂钓、品茗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

藏式风格的精致木屋

让游客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体验到浓浓的藏家风情

滚烫的红原

这片随着喜马拉雅山一同升起的土地

古老又年轻

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和传奇

绽放着无数梦想和希冀

滚烫的红原

经幡随风舞动

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

点缀着美丽宽广的草原

帐篷里的袅袅炊烟

滚烫的红原

马背上驰骋的矫健身影

无边的草场里连绵不绝的花海

远处仿佛亘古不变矗立着的雪山

以及把这一切都倒映出来的高原河流

滚烫的红原

滚烫的红原

这,就是滚烫的红原!


转自:四川文旅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红原   安多   红原县   藏族   黄河   马术   花海   景区   湿地   沼泽   红军   雪山   高原   草原   美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