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你最喜欢吃什么?

本人生在东北,长在东北,东北的美食那是从小吃到大的。虽然东北菜肴种类繁多,但我还是比较钟情“锅包肉”这道菜的。在东北,很多时候判定一家餐厅的水准,就看他家的锅包肉是否好吃,这道菜已然成了每家餐厅的门面。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传统「锅包肉」的做法满满的家的味道……

主料有:猪肉(里脊肉) ,配料有:土豆淀粉 / 白醋/生抽 / 大葱 / 生姜/胡萝卜 / 大蒜 / 盐 / 糖

1.将里脊肉切厚片,厚度大约3mm左右,如果切得太薄,挂糊的时候容易碎。而且炸出来的肉容易老。里脊肉一定要选择大里脊,上海那边又称为大排肉。

2.切好的肉片加少量盐和料酒,轻轻抓匀,腌大概20分钟。

3.胡萝卜、大葱、生姜切细丝,大蒜切末,放置一旁备用。

4.接下来调淀粉糊,这一步很重要。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淀粉一定要选用土豆淀粉。如果掌握不好放水的量,可以先多加水搅拌后再沉淀,然后倒掉上层清水。最好的效果就是用筷子能够夹起淀粉糊,然后淀粉糊会很快的流下。

调好的淀粉糊中少加些玉米油,这样炸出的肉片会更酥脆。腌制后的肉片放入淀粉糊中抓匀。

5.将油烧热,把肉片展开放入热油中,不要一次放入太多,不然肉片会相互粘连。

炸的时间不宜太久,太久肉片会很干,吃起来口感很硬。中火,大约1分钟,肉片表面已经定型即可。

肉片炸好后,还需要再次复炸,复炸的时间一定要很短。先将油大火烧热,然后一次性下入所有肉片,大约20秒即可。

捞出后放在吸油纸上,吸去多余油脂。

6.接下来我们调制酱汁,约五茶匙糖,等量的白醋,放入约十滴酱油,少量食盐,搅拌均匀即可。

7.锅内倒入少许油,加入备好的配菜,稍稍炒一下,然后将酱汁搅拌后倒入。锅内酱汁烧制起泡即可。

倒入炸好的肉片,快速翻炒,让肉片均匀挂上酱汁,炒的时间不宜过长。这个时候白醋大量挥发,可能会有些呛人。

出锅!

锅包肉,完成!








各地美食不一样,可谓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数不胜数。现在我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湖南资兴东江鱼、陕西西安肉夹馍、甘肃兰州牛肉面,与师友们分享。

资兴东江鱼

东江鱼,是湖南资兴市特产。它是以东江湖和东江流域范围内的鲜活翘嘴红鲌或鲢鱼为原料,经传统的湘南食品加工方法,结合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东江鱼制品,肉质鲜香,组织致密易撕裂、软硬适度、无泥腥味,有嚼劲、香辣咸淡适口,成功开辟了中国用淡水鱼制作休闲鱼制品之先河,当地人称之为“东江鱼”。

其实东江鱼,可以根据各自喜欢选择烹饪及食用方法。可以活水东江鱼,这是特别鲜嫩的一盘鱼汤;可以剁椒鱼头,那是蒸锅蒸出来的一盘大雄鱼头,色香味俱全;可以小干鱼蒸(炒)豆豉,或者小干鱼腊味合蒸,那可是下酒美味;如果出差或者走亲戚,买几斤即开即食的东江鱼休闲食品,那真简便易行……

西安肉夹馍

肉夹馍,是一种陕西名吃。制作简单,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

腊汁肉夹馍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的独特风味。

到了西安,你可得去吃肉夹馍,省事省时省钱,能饱肚子味道又好。何必进酒店摆摊子,费时费力。特别是出差远行,带几个肉夹馍特别爽!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历史悠久、经济实惠、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

兰州牛肉面的面条种类较多,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二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顾客可随爱好自行选择。

兰州牛肉面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兰州牛肉面风味独特,经济实惠,到了兰州不吃一碗牛肉面,那会相当遗憾。生在兰州、住在兰州,一个星期不去吃一碗牛肉面,这个星期似乎缺少点什么。

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兰州牛肉面馆"的招牌,我吃过几个地方的,如果是甘肃人开的店,味道差不多,如果是到兰州学的技术来的店,那无论如何还是差一点。

祖国历史文化悠久,美食文化同样历史悠久,看看"舌尖上的中国"就知道我们国家各地美食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岐山臊子面作为作为陕西美食的代表,在陕西美食排行榜上必然有一席之地。做为岐山人,不管身在何处,念念不忘的便是那一碗香气四溢的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由来已不可考,在岐山本地民间传说和县志记载,是和周文王有关。据说在西周时期渭河畔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周文王命人斩杀蛟龙,蛟龙重数千斤。据说蛟龙肉味鲜美,人们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文王命人将蛟龙剁碎做成臊子,放在大锅里调成蛟肉汤,人们把面条放在碗里,文王亲自打汤在碗里。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人们把面吃完以后,又把汤倒进锅里,这样很多人都吃到了蛟龙面,蛟龙面就是臊子面的前身,这种吃法也一直延续至今。

臊子面的特点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薄.筋.光.酸.辣.香.油.稀.旺。薄.筋.光是说面条的做法,最好的是手擀面,薄了更好入味,筋道光滑是做好臊子面的基本要求。汤讲究的是煎.稀.旺.煎是一句当地方言,是说汤的温度很烫,稀是汤多面少,旺是由于油大汤烫,保温效果好不会凉。酸.辣.香就是来说它的味道了,酸是用的本地醋,突出一个酸味,辣是用的当地的线辣子做成油泼辣子,所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臊子面独特的香味。

对岐山人来说,臊

子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已经融入了自己的一生。从小孩的满月到老人的过世,臊子面都是不可缺席的一种仪式。早些年,生活不易,难得的改善生活就是村子里的红白喜事。衡量主人家待客的好坏就是看早上的那顿臊子面做的好不好,几口大锅支在露天,一口用来调汤,在锅里一直翻滚,一口用来下面。川流不息的帮忙的小伙子们把面条和汤碗源源不断的送到席上。整个空气里都弥漫臊子面的香气。一碗面只挑一筷子面条,所以对一个壮年人来说,一次吃个几十碗不在话,。这也是对主人家最大的褒奖。农村这种红白喜事的臊子面最被人诟病的是吃过面的汤要回到锅里去,所以在当地被形象的称为“涎(在陕西话里读han)水面”。以前这种吃法主要是为了节约原材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吃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汤不再回到回到锅里了。

走过那么多地方,品尝过那么多美食,但家乡的那碗臊子面依然深深的印在我记忆里,有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资兴   岐山   东江   美食   白醋   兰州   肉片   牛肉面   蛟龙   陕西   吃法   面条   淀粉   放入   味道   地方   特色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