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导读:大家好,这里是农看农,每天分享农村新鲜事,分享种植技术和市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农村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大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奇植物,神奇到让人无法想象,水里有丰富的物种,大多数都能当美味食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小时候家里没米了,大人们下河捞鱼,个头只有拇指大小的小溪鱼多的数不过来,拿回家放点简单料理一下煮酱油水那比啥人间美味都要诱人。


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口粮不够吃了,这河里的小鱼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既省钱又有面子。捕鱼老手往河里一撒网一拉就能拉回不少的各种河鲜,大杂烩煮成一锅也不枉为一道极品了。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下河捕鱼的场面已经不多见,河里的鱼也少了。很多超级美味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其中有一种吃不到多少肉的美味,30年前的时候在农村可谓是泛滥,而如今却成了被大量养殖的产品,市场供不应求。那么现在咱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


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田螺可能很多人都吃过吧,至少农村人肯定对它很熟悉的,小时候下河摸得最多的就是田螺了,经常一捡就是几十斤,每次都有一种大丰收的感觉。以前我们只知道河里有一种美味叫田螺,见多了也就知到如何捡田螺了。在我国,田螺主要都是指中国圆田螺,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淡水区域的小型螺类,是农村传统的河鲜之一。

30年前的时候农村的田螺多主要是水质好,河水都能清澈见底,没有农药、没有化肥的污染,以前在水田、池塘、小水沟都能见到这种可爱的田螺,老人经常夸张地说,那时候田螺是泛滥成灾的。

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但话说回来吃田螺可是要有一身本领的哦,田螺一般用于爆炒,清洗之后需要将尾巴剪掉,这是为了方便吸出田螺的肉。但即便是这样,依旧有很多人掌握不了如何去吸食田螺,于是就完美地错过了这道超级美味。以前人们吃田螺主要是为了下饭,而如今人们吃田螺主要是为了下酒,特别是一些夜宵拍档,田螺可是必点的下酒菜呢。

田螺个头小,肉也少,一般一斤的田螺吃不到一点点的肉,十斤的田螺去壳之后也吃不到2两的肉,不少网友就开玩笑,田螺是一种吃不饱的美味。但日常生活中绝对不会有人一下子吃下那么多田螺,大多一盘炒田螺就能配一箱酒了。

正因为田螺这些特色,它成了夏日里夜宵排档上的抢手美味,需求一年比一年大。于是这几年来开始有人从事养殖田螺,田螺是一种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小动物,野生资源受到了污染越来越少,而养殖的正好弥补了野生资源的短缺,成了供不应求的产品。

十斤吃不到2两肉,30年前农村泛滥,如今被大量养殖,供不应求

当然田螺养殖还算是个小众项目,目前懂技术的可不多,所以建议大家仅供参考,切勿盲目养殖哦。对于田螺这种美味你们怎么看?对于田螺养殖前景,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本文仅是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供不应求   下河   年前   河鲜   农村   田螺   夜宵   河里   水质   个头   仅供参考   美味   小时候   家里   神奇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