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吃鸡文化

#美食测评团第五期,免费送早餐机#


广州有句俗话,叫“无鸡不成宴”。即使普通家庭用餐也是“无鸡不欢”,几乎顿顿吃:早食鸡粥,中午白切,晚餐煲汤,夜霄打边炉。从小酌大宴,到初一十五敬祖拜神,“鸡犬升天”,真是“鸡”不可失!

广州话里就有许多与鸡有关的方言俚语,饶有趣味,如“偷鸡”(私下偷懒),“捞鸡”(不当获益),“咪走鸡”(别溜了),“执死鸡”(拣到便宜),“静鸡鸡”(静悄悄地),“腾哂鸡” (手忙脚乱),“拜神唔见鸡”(空唠叨)。若是碰上外地人,那真叫“鸡同鸭讲”(语言不同,无法沟通)。

广州人酷爱吃鸡,也讲究吃鸡。对于不同鸡类的“社会分工”做到了成体系的细化,绝对不会乱用。比如用生鸡(公鸡)以开年,鸡项(未下过蛋的母鸡)以品味,骟鸡(阉割鸡)以啖肉,鸡乸(老母鸡)以煲汤,竹丝鸡(乌鸡)以补血养身,等等。

而说到品牌,较知名的就有:清平鸡、惠爱鸡、太爷鸡、百岁鸡、路边鸡、杏花鸡、胡须鸡、文昌鸡、清远鸡、湛江鸡、大骟鸡……这里并非讲产地,而是专言品类。

做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白切鸡、盐焗鸡、豉油鸡、姜葱鸡、玫瑰鸡、水晶鸡(水蒸鸡)、沙姜鸡、(客家)清炖鸡、吊烧鸡(荔枝柴烤鸡)、烧春鸡(炸仔鸡)、冬菇焖鸡、红葱头淋鸡、荷叶蒸鸡、龙凤鸡煲、椰子鸡、咖喱鸡、葡国鸡、花雕鸡、坛子鸡、酸菜鸡、霸王鸡、糯米鸡……从五花八门的菜名,也不难看出广州人对于鸡的热爱,可以说真是到了骨子里。百鸡争百味!

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当属白切鸡,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品相清雅,大筵小席皆宜,逢年过节必备,深受食家及普通百姓青睐。即在《随园食单》,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已将白切鸡列为鸡菜十款之首,说它“自是太羹元酒之味”。

说起广州人与鸡的故事,可谓“一匹布咁长”(像一匹布那么长),简直说都说不完!试摘录几个典型案例与诸位分享。

清光绪年间,广州西郊石井村民刘亚林在北京路开了间“林记”鸡店,为了把卖鸡的生意做大,不惜前往清远挑选好的仔鸡,买回来后再放进鸡场“槽”(育肥),并且用米谷、虾皮、豆麸、赤豆等精心饲养,又用硫磺对鸡场消毒,这样“槽”出来的鸡自然皮嫩、骨脆、肉鲜。生意做大后,他们又在档口改挂了一块写有“鸡林”的红字招牌,取鸡多如林之意,“买靓鸡,到鸡林”便成了广州市民的口头禅。可见,靓鸡也不是天生的。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国宴上用茅台酒款待了远道而来的美国总统一行,随后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茅台热。当时广州酒家的粤菜大厨黄瑞,将虾丸、菜芯、草菇融入菜肴,辅以茅台酒的浓厚醇香,推出了“茅台鸡”,一时间大受欢迎。可惜,档次太高,普通百姓可承受不了!

1981年初,广州的清平饭店接到上级任务,要研发一款能够代表“广州美食”特色的鸡菜。在此以前,以“白浸”为烹调方式的白斩鸡是广州地区的吃鸡首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缺少“内味”的白斩鸡已经不再能适应大众的口味。于是,当时的清平饭店经理邵干和厨师王源等人用多种药材、香料研制出一种特制的白卤水,代替过去的清汤浸鸡,在保留了鸡肉原味的基础上又提升了鸡肉的鲜美和爽滑口感,经过反复研制,终于炮制出一个皮爽肉滑,连鸡骨都有味的靓菜,最终在试吃和评比环节胜出,成为代表广州特色的新“鸡味”。

“清平鸡”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一要隔水蒸鸡;二要药材香料熬白卤水;三要“过冷河”(浸冷水),一般是用冰水,而它用的是白卤水,让鸡肉过冷河时不断吸收卤水味。

食者第一口品尝到卤水的鲜咸味,会很诧异,它打破了对白切鸡的定义。鲜咸过后,鸡的本味反而更突出!同时,“过冷河”后的鸡油会被冻成啫喱状,免去了油腻感。鸡皮爽脆嫩滑,原来它才是精华所在。除了一试原味的咸鲜,再搭配姜蓉葱沫蘸油,更是满口流香!

被广大食客评价为“皮爽肉滑,骨都有味”的清平鸡,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日销量从20只上升到1000多只,最高纪录是1996年中秋节,突破1万只大关。1983年广州市第二届名菜美点评比,被评为名牌食品。1988年,清平鸡获国家商业部金鼎奖,1993年又获广东省十大名鸡称号。清平饭店宝华路分店于1994年开业时,时任广州市市长黎子流为其剪彩,并题词:“清平鸡,广州第一鸡。”

这些年一次又一次的“禽流感”反复袭来,然而,无论与鸡有关的疫情多么严重,都不能阻挡广州人对于极致鸡味孜孜不倦的狂热追求。尽管“非典”之后广州人已开始把鸡煮熟了(过去一直是八成熟,骨中仍带血),但依然坚持要吃新鲜宰杀的鸡。过去饭店酒家都是现点、现宰、现烹,后来市政府为环境卫生和市民健康考虑,禁止店家圈养活禽,而由屠宰工厂统一宰杀供应冷鲜白条,但仍有大部分餐馆要当天到活禽市场去买鸡,只不过由售卖档口在现场宰杀清理成光鸡后,再供给餐饮使用,而城市周边的餐馆却仍有偷偷私宰存在,就是因为顾客要吃活鲜,让店家也很为难。

简直无法想象,没有鸡,广州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鸡,对于广州人而言,不只是一种用来改善伙食的普通食材,更附着了一种从烟火气之中衍生出来的对于生活的挚爱。

鸡,是每一个广州人都共有的餐桌记忆,也陪伴着广州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兴盛。

的确,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州,但广州一定能让每一只鸡都适得其所!


广州吃鸡文化


广州吃鸡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商业部   边炉   广州   清远   仔鸡   白斩鸡   过冷   卤水   清平   茅台酒   广州市   茅台   粤菜   鸡肉   饭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