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自扇耳光的母亲 其实有更好教育的方式

近日,一位妈妈的教育方式引发全网热议。在综艺《不要小看我》中,四岁女孩小桃,在做背诵作业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将内容全部背下来。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多,小桃妈妈见女儿还是背不下来,气急之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巴掌!

心疼自扇耳光的母亲 其实有更好教育的方式

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内疚,以此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内疚式教育方式,很多人表示不认同。要知道,这一巴掌虽然没有打在孩子身上,却狠狠地打在孩子心上。

一、内疚式教育的危害

看似让孩子变得优秀了,但实际上,孩子的心早已千疮百孔。网上曾有一个很火的视频,是关于父亲教育儿子的。男孩因为上课用手机玩游戏,被老师打电话告诉了家长。放学父子俩回到家里,父亲对儿子说:“子不教父之过,你在学校玩手机犯错,是我没教好你,今天你来惩罚爸爸,戒尺拿好来打爸爸。”孩子听到后,不敢动手。于是父亲便当着孩子的面,拿着棍子使劲打自己。

还记得《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吗?她在女儿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学习上对女儿要求严格,在生活上也是事事把关。为了女儿的高考,她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服务”。可是她越是这样,女儿英子的压力就越大,两个人的矛盾就越多。

慢慢地,英子越来越压抑,后来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妈妈,选择跳海自杀。在跳海前,她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

所以,在愧疚中长大的孩子,表面上顺从父母,内心里却不一定爱父母。父母如果以爱之名,行让孩子内疚之事,慢慢地只会和孩子越走越远。

二、放弃教育方法的懒惰

内疚式教育和体罚教育一样,主要是家长不愿去学习正确教育方法,无奈的选择懒惰。以做作业为例,面对不做作业的孩子,内疚式教育的家长一般会经历这样的心理活动:既不能打孩子,也不能放任孩子,最后只好朝自己下手了。很多家长都会说:没有办法,没有选择。其实是懒得去学习科学教育子女的知识,去找更好的方法。

其实关于育儿这门学问,很多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出了相关的书籍,如果想去改变,静下心来去阅读这些书籍,就会发现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渐渐的放弃凭借直觉、意气用事的教育方法,选择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想要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

三、放弃内疚式教育给孩子自信

1,如何管好孩子

以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为什么孩子磨蹭不写作业”为例

1)看着孩子写作业慢,家长往往很着急,不断催促孩子。但这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矛盾,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却没有决策权、无法掌控做作业的节奏。这时如果家长适当放手,孩子反而能更好的学会“自我管理”。

2)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坐在她身边,更不要催促。他很难对面前的“监工”熟视无睹,家长的“在场”和“催促”,都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压力激素(皮质醇)会影响专注力,使得孩子做题更慢,形成恶性循环。

3)不要即时辅导孩子作业,最好在全部做完后,再集中反馈。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写错了,会马上指正,再错再指正。这样容易让孩子对你产生依赖,不利于掌握知识。有研究显示,稍微遗忘之后再反馈学习,其实能更好地强化记忆。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明白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完成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假如孩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惩罚,这时引导孩子去总结,他就能慢慢的学会自己负起责任。

总结下来就是四点:适当放手,集中反馈,明确责任,提供支持。

2,如何管理自己

当孩子惹毛自己,情绪上来即将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时,怎么办?

1)觉察自己的情绪,意识到情绪来临的时候,给自己5分钟的冷静期。这段时间保持独处,什么也不做。让情绪消解。

2)学会接受,接受孩子当前的行为,或者说接受孩子的平凡,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

3)永远有“第三个选择”,除了惩罚(包括惩罚自己)和骄纵,告诉自己遇到事情还有第三种选择,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四、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人生的第一任导师,需要的是引导而非强迫。

2、值得信赖的、给予帮助的伙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一些帮助,而不是替他做了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3,在成年之前,人生最基础的守护神。

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长的学习和进步。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平安和幸福,同样需要家长周到和用心的守护。除了日常衣食住行的保障之外,我们还要对抗生活中的各种意外和不确定。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建议就是给全家买一份意外险。

心疼自扇耳光的母亲 其实有更好教育的方式

好的意外保险是家庭平安幸福的基石,比如平安一年期综合意外保险,保障年龄范围是:1-65岁全家都可以保障。这款保险能够覆盖工作和日常中的众多意外,在保障责任范围内,像交通事故、意外摔伤、运动拉伤等等意外都能保障。这款保险不仅保障范围广,而且保障金额也挺高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障金高达50万,还提供高达10万的意外医疗。不仅正在成长孩子可以保障。家里的经济支柱可以保障:奔波忙碌的上班族,全职在家的育儿的爸爸或者妈妈,经常出差的空中飞人等等,都可以投保。

心疼自扇耳光的母亲 其实有更好教育的方式

(文中所描述的产品信息和图片展示信息仅供参考,实际请参照所选择的计划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意外保险   作业   平安   内疚   心疼   情绪   爸爸   父亲   意外   家长   父母   事情   母亲   女儿   妈妈   方式   孩子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