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荣耀长江之旅之三


七、景色陶怡性情,音乐感染灵魂

2019 年 8 月 31 日这天,游览项目多且行程远。5:30 就起床洗漱后早餐。8:00 下游轮乘车去游览“三峡人家”景点,主要是看西陵峡的秀美以及土家幺妹抛绣球的招亲表演。

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的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滩多水急、行舟惊险,峡谷两岸壁立千仞、群峰如林而闻名。

解放后,经过筑坝拦水、抬高水位对长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依旧。


西陵峡最有名的景点就属三游洞了,前有唐朝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游览此洞,并给命名和赋诗,人称“前三游”;后有宋朝诗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游览过此洞,人称“后三游”。因此,这里给人以许多诗情画意、浪漫情怀的遐想。

据传,在大唐元和十四年的某一天,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在这里偶遇,一番感慨过后,在峡口欣赏优美的山水景色时,与一处天然洞府相遇。这时候文人特有的情怀汹涌澎湃、展露无遗,于是他们搭天梯、系绳索、手牵着手向洞中爬去。

到得洞中,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折服,以至于到次日天明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发现这么个有趣的地方,总不能挥一挥衣袖就悄然离去吧,文人的浪漫情愫激起他们的万千诗兴,于是就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序记之,同时将此洞命名为“三游洞”。“别有洞天”一词在这里得到完美的诠释,难怪这里的奇特风景让这三位古人流连忘返。

最后三人带着留恋与不舍,乘风踏浪各回各家,走向人生的又一个舞台。白居易在《三游洞序》中的: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这一精彩描述被后人用作了写景的典范。


今天的本地导游是湖北土家美女小姜,据她的介绍,现在当地男女结婚主要还是沿袭媒婆的牵线搭桥方式。青年男子如果看上了一个幺妹,就找媒婆到她家中提亲,如果女子及她父母都同意,这位男子就要到女方家至少干上三年的苦活作为考核。

如果这位男子干一段时间的活后有点犹豫,想回家考虑清楚后再说。后来又想再到准丈母娘家去时,就会看到她的家门口摆放着两枚鸡蛋。这时是否还接着干,就得仔细掂量一下了,因为准丈母娘已经把不待见的意思昭然若揭,“滚蛋吧”。

按照土家族风俗,未婚的女孩称“幺妹”,一旦结婚就叫“姑娘”,生小孩以后就喊“婆婆”。人生的每一段成长都有

这么明确的提醒,对于土家女孩来说,一定得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哦。

如何判断一位土家女子是否结婚了呢?主要可从发饰、服饰以及所背的背篓来判断。婚前长发及腰,婚后就会把长发盘起;婚前服饰色彩艳丽,婚后服饰简洁朴素;婚前所背的背篓小巧玲珑且所装之物是鲜花,婚后所背的背篓高大粗笨且所装之物就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了。


不知不觉来到景点的门口,各种乐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可演奏出的音乐却是悦耳动听、沁人心脾。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站在红毯两旁的土家幺妹,她们面庞姣好、表情喜庆、身材苗条、服饰华丽,举手投足间都让人心生喜悦。

走红毯,是我从来就没有奢望过的事,只是在电视里看到明星们走在上面的那种大气、排场、潇洒,那种成功人士碾压他人的气势。当我走在上面时,也想找到一种明星的感觉,以45 度角抬头仰望天空、目不斜视、趾高气扬。我到底还是见过的场面小、经过的诱惑少,总是禁不住时不时地想斜睨站在两旁的幺妹们。


顺着游览路线一旁的小溪漫步,时不时地就会听到美妙的音乐声,它是溪中许多的小风景台上由幺妹们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竖琴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中的一种弹奏的。

我早前就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这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底下再不会有人能够像钟子期能深刻领会他演奏的意境了,所以他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奏。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在临邛的卓王孙家筵席上弹琴,卓文君从户窥之,立刻倾慕相如。相如乃以琴心挑之,文君当夜与相如私奔,驰归成都。这段弹琴说爱的浪漫故事,有一个前提就是文君好音,唯此才能听懂相如的琴心。

这两则故事都说明,乐器本身、演奏的空间环境,演奏者的形象气质、技艺高低,都是听琴感受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演奏渐入佳境之时,演奏者便会与音乐浑然一体。古调的曲高和寡与新声的喜闻乐见,高雅的失传,通俗的流行,怎不使人伤感又无奈。


一路走来,风光迷人的景色,清新温润的空气,气质优雅的美女,动人心弦的音乐,使人犹如坠入仙境一般。不仅如此,沉浸在高雅丰富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日常的劳动生活图景也映入眼帘,风车在不停地转动,渔家人劳动的工具渔网以及抓鱼的鸬鹚也成为这里不可或缺的风景。

边走边看、边走边听,不知不觉就来到前方的一个大戏台,两边和戏台对面都是坐席,但已经没有凳子可坐我就挑个侧面的地方站着。

主持人,也就是媒婆正手持鹅毛扇盛装出场,土家幺妹们个个穿红戴绿,涂脂抹粉,以各种娇、甜、媚姿态唱着山歌并双手捧着盛满自家酿制的美酒的大碗,向前排的男游客们敬酒。

媒婆耍嘴皮子说些插科打诨的话,幽默滑稽的表演让人捧腹大笑。正剧开始,八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幺妹把一方红绸高高举起,待嫁新娘站立中央,她们一起款款粉墨登场。

抛绣球仪式正式开始,待嫁新娘抛出绣球,接到绣球的一位男游客立马和新娘成婚。鞭炮响过,新娘带着旗手、吹鼓手、伴娘、还有抬着嫁妆的娘家人等悉数登场。媒婆主持婚礼,九位伴娘唱着喜歌并向游客抛撒喜糖,在场的嘉宾一起欢歌蹈舞,祝贺新郎新娘恩爱缠绵、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019 年 9 月 1 日 8:30,下游轮乘车游览荆州博物馆和荆州古城墙。今天与前几天最不一样的是一位帅气的小伙给我们当导游,他的各种介绍、解释、吐槽让人耳目一新。

仰望天空,阳光灿灿,白云悠悠;俯察大地,秋风袅袅,绿叶葱茏。虽说也进入秋天,但这里的树木、花草依旧茁壮茂盛。

据导游小伙介绍,荆州最大的特色就是城门多,原来就有六个,随着人口的增长、交通的需要,后来又增加了三个。荆州最危险的事就是长江水位在城市四层楼的高度以上,长江在荆州段就是一段悬河。荆州最辉煌的时期是楚国的都城,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

我们去荆州博物馆参观,使人受益匪浅。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有 13 万多件,其中楚国和秦汉时期的漆器逾万件,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楚和秦汉简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战国丝织品更以其时代早、品种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中外,被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

古代楚国的所在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解读,都会为它曾有的光荣与苦难,繁盛与衰落,深厚与沧桑而感慨万千。


荆州,依巴蜀之险,据江湖之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始建于东汉,原为土城,南宋始建砖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再被毁,现在的城墙是在清时的旧地基上重建。从荆州城墙的变迁,可看到旧城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引伸出这是一部动荡、灾难、沉重的历史。

我们一行乘车去游览古城墙,部分逼仄的街道上 ,行驶的车辆不少,常常有短暂拥堵的情形,汽车总是走走停停。

到得古城墙上,看到不大的城池,令人有点失望。《三国演义》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无限遐想的荆州顿时失色。它既没有西安古城墙的雄伟霸气,也没有南京古城墙的古色古香。

荆州,留给人们最深记忆的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的争雄;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问世以来就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空城计”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情节的跌宕起伏、场面的宏大壮阔总是使人激动不已。特别是听到杨洪基唱腔洪亮辽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声,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词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渲染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荆州,让人难以忘却的还有江东郡主,就是孙权的妹妹那忧伤悲凉的爱情故事。

少女时候的郡主并不知道,十几年戎马生涯,让她看到了铁血刀剑,却从来没有看透政治,这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怀揣天真烂漫的郡主嫁刘备后成为孙夫人。吴蜀关系恶化,她回到吴国,围绕着荆州上演了一幕幕悲剧。孙夫人听到相公刘备的死讯,百感交集,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亲自到江边祭奠,悲愤忧伤中投江而亡。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爱情故事,自然忘不了大乔和小乔,分别嫁与孙策和周瑜。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他发誓说:

“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江山与美人都想拥有的枭雄曹操的霸道可见一斑。真的应验了真正的男人都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13:30,返回游轮后,在世纪大剧院观看电影《沿江而上》。电影的主题是在修建三峡大坝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上涨,需要搬迁的人们经历过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及其一段艰苦生活的实录。

故土难离,人们用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语:

“金窝银窝,都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来形容出外的人对家乡的怀念。人,特别是老年人,对自己生活过的家乡,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乡情。家乡的场景、家乡的味道、儿时的伙伴、青梅竹马的他(她)总会在自己的心中萦绕徘徊,挥之不去。一句“你在他乡还好吗?”的问候,总会让游子泪满衣襟;家乡,是那些远在他乡的人乡愁的寄托。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城镇化、交通的现代化,工业的自动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加速,这些都导致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家乡留给我们的印象也不再是那个男耕女织、男欢女爱、儿孙绕膝的温馨场景了,让我们很多人对家乡的印记也就越来越模糊。

一面在异乡打拼、一面思念远方亲人的主角,总有着不得不离开老家的苦衷,也总是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以及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压力。

再者说,如今,至少在吃食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清淡了许多,很多食材和人们的流动一样不辞辛苦地南北奔袭,又有温室大棚,真到了某物之际,也总有铺天盖地的电商广告,下单即达,环球同此新鲜。

过去,“家何在?烟波隔。”天遥地远,书信很远,车马很慢。想要联系亲人或朋友,主要通过鸿雁传书,相别时难相见就更难,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变得越来越浓稠,乡愁自然也是重了。现在,想谁了,直接拿起电话、或手机,抑或电脑,直接通话,还可以视频。如果想要看到真人,高铁、飞机下单后,很快就可相见。


九、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19 年 9 月 2 日 9:30,下游轮乘车到武汉市区游览。城市的上空彩云朵朵,阳光时隐时现,微风中带着热气。走在大街上,额头上时不时地就有细密地汗珠浸出,给人的感觉是夏天的余威还在,到底不愧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武汉简称“汉”,为湖北省会,又称江城、百湖之市,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导游李女士,据她说武汉太大,有 8494 平方公里;在民国时期,中国只有两座城市的名字前可以配得上加“大”,那就是大上海、大武汉。


在这里,我想对充满自豪感的“大武汉”人泼一瓢冷水,说一说古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大”字所联想到其反义词的“小”字来展开。

武汉有一个景点叫东湖,它比杭州的西湖大了好多倍;但在外地人当中,知道武汉有东湖的人很少,而非杭州人知道西湖的却是多得去了。

再看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有三宫六院、高官大富人家的男人有三妻四妾,这里面的女人是不是一个比一个小?现在部分有权有势的男人也毫不例外,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他们为躲避法律的束缚,就来多个小三,也是不是一个比一个的小?所以说中国男人爱“小”,这是传统,在社会价值判断上也体现这样的男人有身份有地位。要不穷人中有那么多的男光棍,凭啥高官富人就可以霸着那么多不仅漂亮、还年轻的女人。最为可气的是,在这样一类的男人中竟有人还厚颜无耻地说:

“男人最专一了,不管是十七八岁的,还是七八十岁的,永远只爱肤白貌美年轻的女人。”

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却是“爱大”而“厌小”,很多少女只爱大叔。我经过仔细的分析,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目前的离婚率高,导致很多的单亲家庭,不少姑娘从小就缺少父爱;其次是男女阶段性发展差异十分明显,同龄的女孩比男孩早慧太多,她们在同龄的男孩中难寻知己;三是在年轻女子多个前任的调教下,大叔的棱角已被磨平,此时的大叔大度包容、怜香惜玉,深知浪漫的爱情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四是大叔经过多年的打拼,财富已经有了不小的积累。因此,年轻女孩喜欢大叔也就顺理成章了。

你看,竟就“大”和“小”来说,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和思维差别是不是特别的大。


过去,武汉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市民如果不在自己所住的镇上工作,上下班出行都难,早上离上班时间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因此,很多武汉人工作日一般都不在自己家里吃饭,就有“过早要去户部巷,晚餐就到吉庆街”的说法,当然这是对于那些具备这个条件且还讲究的人来说的。

其实,很多武汉人的早餐,一碗热干面就足也。当代作家池莉的散文《就这样爱上热干面》,把她对热干面的钟情程度描写得入木三分,维妙维肖。读后你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说不定马上就想到武汉街头去吃上一碗。现摘抄部分分享:

“对于饥饿的劳动者,热干面就是亲切。首先是非常顶饱,第一口香,第二口饱,第三口差不多吃完了:一天不再饥饿。同时是热干面的品质与形式:热热的,烫烫的,干而不涩的,入口滑爽柔韧有力气的;芝麻酱小麻油是喷香的;葱花咸萝卜丁是鲜脆的;不辣、微辣或重辣,是随意加减的。

于是出现了这么一天。当我饿了。当我懒得自己动手。当亲爱的热干面,在第一时间浮上我的心头。我就跟着感觉跑,去吃热干面。又因为我有理想有追求,我就能够忍饥挨饿跑两条街,无视许多家热干面馆的诱惑,奔到我认准的一家。

有一点最后要交代一下子:热干面务必当堂吃,迟一些儿,面就糊涂了,芝麻酱就趴了,温度就减了,香气就散了。吃热干面一定必须是:烫好就吃,埋头苦干,面对面看着,心生激情,好比陷入热恋。”

看着武汉的“热干面”对作家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次难得分享的机会。根据今天导游的安排,第一站就是去吉庆街游览。走在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游人东瞧瞧、西望望,搜索着自己要买的物品或看看有什么稀奇。我找了一家店面稍大的小吃店,吃了一碗“很顶饱”的热干面,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到了武汉,不得不说黄鹤楼。它位于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唐朝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是《唐诗三百首》中七律诗得第一首,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向远古之后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会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黄鹤楼,其实命运多舛,唐宋元明清及现代,每一个朝代都把前朝所建毁之重建。

其实大自然中根本就没有黄鹤。相传,一位寡妇辛氏以卖酒为生,不知从何时起,有一位道人天天到她的店里来讨酒喝,但一直都未付钱。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年的时候,讨酒的道人又来了,辛氏依旧给他把酒端上桌来,但道人告诉辛氏,他今天不是来喝酒的。道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橘子皮,在酒馆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鹤。因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画在墙上的鹤也就是黄色的了。道人告诉辛氏,当她的酒馆来了客人的时候,只要她在墙上击掌三次,这只黄鹤就会从墙上下来跳舞,以助客 人酒兴,道人就此离开了。

从此以后,辛氏的酒馆因有黄鹤跳舞助兴,来此喝酒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十年后,道人再次来到辛氏的酒馆,辛氏看道人两鬓斑白,已到垂暮之年。为了感恩于道人的帮助,她说自己愿意为道人养老,然而道人却说他不需要辛氏的帮助,在墙上击了三掌,黄鹤从墙上下来,驼上他就飞走了。


吃过午饭,我们乘车到楚河汉街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了。懒洋洋的太阳照在头上,我在这商业街上走着感觉特别的困,加之还热,就再也没有心情和力气继续走下去了,在一个有空调的商场里坐上一阵子,就算到这里报过到了。

其实,武汉给我最早的印象是来自改革开放初期的汉正街。当时还在大学读书的我,就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以及人们的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汉正街商贾云集、顾客如潮、市场繁华的消息。

一条长度 1632 米、有着 500 多年历史的老街,面对当年物质短缺、产销脱节、渠道单一、群众物质需求日益增长的经济状况,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应运而生,率先探索在城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建立商品自由流通市场,并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典范,成为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以致当时国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

“要看对外开放,得去深圳;要看对内搞活,得到汉正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西陵峡   汉正街   楚国   土家   荆州   荣耀   媒婆   黄鹤楼   长江   景点   黄鹤   道人   武汉   演义   中国   墙上   点滴   成人   家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