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是中国农村最美的生活情景。也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受疫情影响,被困在宿舍,哪儿也去不了,忽的心血来潮,打算自己刺绣,做一套手工刺绣的苗族服装。一个人,坐在房檐下,猫儿慵懒的趴在旁边,绣着绣着,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妈妈刺绣的场景……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小时候啊,生活虽然比较困苦,但是很快乐。农忙过了,妈妈就会带上针线布料,带上我,去邻居家串门。几家大人小孩坐在树荫下,大人们聊天刺绣,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学着绣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就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妈妈的刺绣手艺,真的很棒。记得一次,我指着凳子上的一朵喇叭花图案问妈妈能绣出来吗?她说她试试。不过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喇叭花跃然于布料上。那时候,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响着缝纫机的声音。空气中,透着布料的香味。苗族的百褶裙制作过程,有一项特别重要的程序,就是把布料放在蒸笼里蒸,这样蒸出来的裙子,折痕维持得更久,也更好看。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小小的我,每天都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希望时间能够快一点儿,我是多么得想穿上妈妈亲手给我做的服装。终于春节到了,迫不及待地换上妈妈做的衣服,兴高采烈地跑去找小伙伴们炫耀,大家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可是这些美好的记忆,都已经回不去了。

记得那时候,叔叔们要娶媳妇,奶奶就会提前自己做新娘穿的衣服,做好几套,很漂亮。那时候我也多希望我是新娘子,那样就可以穿这些美丽的衣服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刺绣自己做衣服。首先是没有时间,经济时代,人们一年四季都忙着如何挣钱,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在树下绣花的场景;其次,苗族服装制作工序复杂,光是绣花就可以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因而很多人不愿意自己做,宁愿去街上买那些用采用机器绣花做得千篇一律的服装。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我不喜欢和别人撞衫,我想要的是独特。然 而,哪怕我再怎么撒娇胡闹,妈妈也没心思再亲手给我做苗族服装。看着商店里大同小异、花里胡哨的苗族服装,我心里五味杂陈。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没有那么独特了,穿着去踩花山,一路人都能遇见好几个穿着同款衣服的姑娘。而且现在的苗族服装,稀奇古怪,太过流行,早已经找不到苗族传统元素。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生活真的很需要仪式感

以前,苗族女子结婚,会为自己绣一套衣服,无论男方女方家,也都会为新娘新手做苗族服装。然而现在,直接去店里买。美则美,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大概是缺了“温情”吧。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买不到“温情”。

我多希望,能够回到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绣花,抬着小板凳,坐在她旁边,看着她把一匹布料变成一套美丽的苗衣。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刺绣做衣服的场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方家   刺绣   苗族   场景   小时候   衣服   妈妈   喇叭花   布料   温情   新娘   穿着   美好   时间   服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