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内心对华夏其实是很畏惧的

西方人内心对华夏其实是很畏惧的

其实西方人一直都害怕华夏人,只不过我们一直没有察觉罢了。从两千年前通过丝绸之路获得丝绸开始,他们就知道东方有个强大的帝国叫做“秦cin”,由于拉丁人发音习惯加后缀a,演变为cina,经过日耳曼人的手之后,才叫china,并不是什么“瓷器”的意思。历经1300年来到了元末明初,马可波罗勇闯东方寻找那香甜的中华梦,年纪大了落叶归根跑回西西里老家,由他带回去的信息更让西方人坚定地认为东方有一个富裕而又强盛的帝国,遍地黄金,人人穿着华贵的丝绸衣裳。

西方人内心对华夏其实是很畏惧的

明朝时期,葡萄牙人、荷兰人相继摸过来,他们在路上听着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事迹,远远地望着大明不敢北上,只能在东南亚一带对当地的爪哇人呼来喝去,葡萄牙人想效仿日本做大明的“朝贡国”,以便获取厚重的回馈礼,但大明看不上,被拒绝了,于是他们借居香山县(澳门),大明出于礼仪也不好驱赶,后来葡萄牙人趁着倭乱忍不住想捞一把,被柯荣一通乱揍赶到福建浙江沿海,"生擒四十二人,斩杀三十五人,捕获船二艘,其余皆败走。"

西方人内心对华夏其实是很畏惧的

葡萄牙人无计可施跑到福建浙江的周边岛屿,勾结倭寇作乱,又被朱纨一顿打,500人只剩30人,最终无奈跑回香山县的两个小岛,厚着脸皮贿赂大明当地相关人员,以每年缴纳几千两白银的条件做了个二房东,在岛上盖房子,建大三巴,做贸易,一直到了300年后的英国人替葡萄牙人出面,逼清廷签了《里斯本条约》,葡萄牙人才得以做上了一手伪房东。

1840年,英国人已经接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新一代全球帝国,就算是这个时候,整个西方都还是被清帝国的茶叶、瓷器及丝绸这三大件弄得丢盔弃甲,本想用鸦片对抗三大件,但清廷及林则徐不答应,再不行动就被清帝国掏空财富了,所以咬咬牙搏一搏,鼓起勇气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此时也只能打开了货物流通的关口,成就了上海、武汉、天津、汕头等等这些新一代的港口城市。

西方人内心对华夏其实是很畏惧的

19世纪中后期的清廷一直被后人诟病,实际上清廷的某些人也并非一无是处,鸦片战争后的短短三四十年间,以湖广和江南两省的能人异士迅速通过洋务运动让清廷海军站到了亚洲一流水平,这个时候西方人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甲午海战失利了,这才给西方人一点信心,对京师抢了就跑,仍然不敢像对待印度一样对待华夏大地,不敢像对待美洲印第安那样对待华夏人,随后的五十年,经过抗美援朝和越战之后,西方人就更加小心翼翼了,只能通过强势的舆论实力逞口舌之快,真要让他们踏入华夏大地,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很畏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华夏   湖广   西方人   马可波罗   鸦片战争   香山   大明   清廷   葡萄牙人   帝国   福建   新一代   浙江   瓷器   畏惧   丝绸   内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