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峰:大龙河

大龙河

作者 | 周志峰

大龙河又叫溪龙河、龙亭河。我老家的人都喜欢把它念成大(dai)龙河。

大龙河发源于秦岭南麓的贯岭梁--五山丫--麻洞梁一线的南坡。这里山大谷深,植被丰茂,山岭纵横,沟岔交织。大龙河的主源头便分布在洋县龙亭镇宽潭村北部五山丫、焦南山的皱褶里。

大龙河虽小,但也属于汉江左岸一级支流。由北向南流经贯岭、宽潭、长溪、陈靳、方程、长岭、高原寺、三里河、杜村、龙亭,于镇江村汇入汉江。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86平方公里。

1

大龙河从焦南山出发,一路汇纳了诸多溪流。从贯岭梁下贯岭村发源的溪流与从吴家山下青巷沟发源的溪流,在麻家汇合经过石垭,东南向注入二郎殿水库。发源于五山丫杨家窝窝西侧的王家沟、姚家沟溪流,经过榆树砭,西南向也注入二郎殿水库。这便形成了二郎殿水库的两条裤腿。建于1976年的二郎殿水库,坝长90米,高25米,宽5米,库容65.5万立方米。通过十多公里长的渠道,浇灌着下游1100多亩良田。

大龙河流出宽潭村,基本呈东南走向。一路接纳了后沟、青沟、双庙沟涌出的溪流,经过雍家台,流过竹林,在东沟口与发源于田东的溪流和流经原长溪乡政府叶家庄的黑沟河,三溪汇流,又折东南蛇行而去。流经陈沟、靳砭、杨家山注入龙王滩水库,成为龙王滩水库的东裤腿。

发源于原长溪镇、白石镇交界处张家梁下的花沟和史家沟溪流汇聚拦截而成梁河水库。水库建于1975年,坝长80米,高18米,宽4米,库容36万立方米。通过五公里的渠道,浇灌着下游700多亩良田。梁河流经梁家嘴、杨河河、张家底、王台、方家河,又汇集了这一片区的千沟万溪,在方程村注入龙王滩水库,成为水库的西裤腿。

两条裤腿之间夹着一条黄土岭--西岭。西岭、程家底、龙王滩等这条岭上的自然村便成了一座三面临水的孤岛。这一片区的人们出行,前些年靠渡船,这几年在东裤腿上架了一座非常气派的铁索桥,宽宽大大的能过拖拉机,大大方便了人们往来穿梭。

孤岛活像个巨大的乌龟向大龙河与梁河交汇处的龙王滩爬来。西岭梁顶的那棵大药树,就像驮在龟背上一般,龙王滩村就散布在乌龟的脖颈上。过了细细的脖颈,那隆起的乌龟脑壳上林木森森,葱郁里坐落着一座龙王庙。小时候我经常和村里的大人们去龙王庙看大戏,依稀还记得庙里墙壁上的壁画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周志峰:大龙河

2

龙王庙的对面便是龙王滩水库大坝。龙王滩水库1960年竣工,是洋县第四大水库,库容328万立方米。坝长138米,顶宽12米,坝高32米,黏土结构。坝西侧有一座古塔式放水闸门。水库最高蓄水位30米,汇水面积达40平方公里,浇灌着下游8160亩良田。坝东侧有一座宽约20米的溢洪道,排洪量350立方米/秒。溢洪道下的缓冲池有半亩地大,我童年时和村里的伙伴在里面游泳差点被淹死。

十来岁的时候,我和伙伴们便在龙王滩水库里游得非常自如了。我们在水里狗刨、仰泳、蛙泳、骑裤马,一口气便可以从水库坝到龙王庙的山嘴之间游上两个来回。

最有趣的便是骑裤马。那时所有娃娃都穿土布大档裤,不分前后的那种。我们把两条裤腿分别挽个疙瘩扎紧,一人提起两条裤腿,一手一个。另一个人张开裤腰,猛然向下鼓起风往水里一按,裤腰便被捺进水里,两只裤腿便像气球一样鼓起在水面了。这时,裤裆便是马鞍,两条裤腿分别成了马头和马尾。骑裤马的小伙伴腿一偏上去,端端正正骑在正中间,裤马便驮着他浮了起来,他可以在水里玩上好一阵子。也有上了裤马坐偏了的,阿呜喝上一口水,手脚乱划着,扑里扑腾的像一只在水里挣扎的鸡。熟悉水性的伙伴早已游过去,把他架上了岸。水库里满溢着经久不息的笑声和吵闹声。

我的老家就在水库东边的黄土岭上。这条黄土岭从北山的双庙沟垴自北向南一直绵延到高原寺,大概有20来公里长,所以叫长岭,也叫东岭。我们长岭村有南湾、长岭、柏树湾三个自然村,总共不到200户,仅900来人。村里的黄土峁上有一棵一人合抱不住的大柏树,盘根似铁石,枝柯如青铜,风骨昂藏,傲视苍穹。这里原来有一座火神庙,60年代破四旧毁于一旦。庙里的树木砍伐殆尽,解了板,做了小学的课桌凳,独留古柏孤零零的矗立在梁顶上,至今一树独青。火神庙的砖瓦椽檩拆除后,运到村中间,新建了一所小学校,我那时就是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的。

那时候,我常常听村里老人们讲龙王滩和大龙河的传说。说的是古时候,龙王滩村有一个员外之女,二八芳龄,未嫁。一日,于大龙河边浣纱,忽见河面漂来仙桃一颗,欣喜而食。数月后,肚腹日渐隆起,似有身孕状。父母怒,逐女出,予大龙河畔搭庵棚栖之。数日后,竟产一对青黄小蛇。女惊恐,两蛇却游于河心,三颔首而潜。女羞,赴滩而亡。员外夫妇悔而捞之,葬滩畔。某夜,有俊男二来员外夫妇梦中告曰:汝须于龙王滩畔,择山包建庙一座,供奉龙母,可保方圆风调雨顺。夫妇惊醒,竟说一般梦境。遂建庙供龙母,是为龙王庙。二俊男实为青黄二蛇,成龙。一去龙溪龙洞河,一去碗牛坝木叶洞,静心修炼。此后凡天旱,东西二岭子民前往取湫求雨,莫不应验。

东西二岭周姓居多。据《周氏家谱》载:周家先人于明.崇祯年间(约1643)由周至哑柏迁往龙王滩西侧岭上。后有一支于民国元年(1912)迁住于长岭。龙王滩村有周氏家庙,曾作过村小学,至今遗迹尚存。村中老人常常自豪地说:东、西二岭人旧时无论去龙洞河,还是去木叶洞取湫求雨,人到雨来,遂心顺愿,那都是因为我们是大龙二龙的娘舅家人哩么!

3

大龙河有两条像模像样的支流,一条是梁河,一条是黑山河。这两条支流溪流绵长,流域面积广阔,流域内人口众多,串起了北山丘陵的许多村村寨寨。龙王滩水库和我的故乡长岭被梁河畔的李家山和黑山河畔的黑山两匹硕大的状如犍牛的山脊夹峙着。

梁河绕过梁家嘴时,沿山坳里的王圪崂村后一条山岭上行,约两公里,有一处赫赫有名的古三国遗址--观尔岭。

观尔岭占据着一个高耸的山峁,是个五龙捧圣的地方。它的是四周分别从山脚下的王圪崂、郝家庄、方家河、观岭沟、水田坝等方向,有五条山脉从四面八方渐渐隆起,抬高,交汇捧起高耸的观尔岭山峁。据传,三国时蜀、魏两军在此交战,诸葛亮曾在此山峁观阵。后人取其名曰观尔岭。

观尔岭四周被30余株巨大的参天古柏阴翳着,传说为三国时赵云所植。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荫天蔽日,像是凝固在观尔岭山峁上的一团翠碧的浓云。柏荫里有观尔岭庙,庙内有明月楼。据《重修明月楼碑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县丞潘谨言重修。楼坐北向南,单檐歇山顶,单拱重昂,前后檐五铺作,四角高翘,顶施灰筒瓦,五脊六兽,面阔三间,两次间金柱承内额。清代又曾维修。民国元年(1912),在此兴小学,1973年定为单设初级中学,以校址而得名观尔岭学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老家出发,穿过龙王滩水库大坝,沿龙王滩西畔的李家山半坡的崎岖山路一直走到龙王滩水库西裤腿的尾水区。过方家河,沿方程村的黄土岭北上,攀登到观尔岭学校上初中。单趟少说也得徒步十公里。彼时,学校仅存上殿三间,古戏楼一座。我们就在古戏楼西侧的一座二层小土楼上打通铺住宿。那些年,正是观尔岭学校教学质量登峰造极的黄金年代,仅十余年间,观尔岭学校为长溪乡的沟沟洼洼培养了二三百名中专生、大学生。他们中有学富五车的北师大教授,也有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有腰缠万贯的商界精英,也有鞠躬尽瘁的公务人员。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基层教育和卫生工作人员更多。2000年初期,仅在教育界同一时期走上领导岗位的就不下20个。如今的观尔岭学校,因时代变迁而停办,只有那团绿云依旧凝固在高高的山峁。

观尔岭以西的马道梁为古灙骆道要隘,古时可控整个汉中平原。马道梁位于兴势山,又称汉王山。修撰于康熙33年(1694)的《洋县志.山川》载:兴势山,旧兴势县古址也。在县北四十三里,为城之枕。形如盆,盘道而上,内有大谷,汉诸葛武侯出骆谷戍兴势即此:魏曹爽寇汉中,蜀刘敏、费祎退魏军于此。西晋时曾置兴道县于此。该岭山势险要,群峰环列,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汉中太守魏延取“实兵诸围御敌”之策,在此屯兵设围,谓之兴势围。蜀汉延熙七年(244),大将王平使刘敏、杜预据围退曹爽十万大军,亦即在此。景耀元年(258),大将军姜维主张撤回诸围屯兵,结果导致汉中平原失去屏障,后来钟会伐蜀,得以长驱直入。

龙王滩水库西侧的李家山背后的山窝窝,隐藏着一个叫李家湾的村庄,属龙亭镇老君村六、七组,分上湾、下湾两个自然村。下湾有三处清代晋式建筑群。据李家湾人说,前清时李家出了一位在山西当官的大人物,提携了不少族内读书人。李老爷退养的时候,从山西带回一批工匠回村,为自家和族人修造了许多晋式风格的宅院。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讲,李家湾是出了名的地主窝窝,出了一湾的地主。他们广置田产,富甲一方,在北山的茅坪、华阳都有他们的田地。那时,我幼小的心里就种下了神秘的种子。

最近,我三次探访李家湾民居。虽说大多已破败不堪,但原格局依稀可辨。旧宅都有楼门,楼门外有照壁,内有庭院。正房大多三、五间,两檐单脊侍兽头,檐下明干檐,条石砌坎,柱础鼓形雕花。一侧过道通后院,中堂为一樘六扇雕花棂门,内室有开窗;正房左右为厢房,中间有一樘四扇门,两边开窗。所有建筑房山花都有青色雕花砖饰。后院有花园,隔墙有圆形腰门通后。房舍前均悬匾额,或曰“乐善堂”,或曰“安处善”,或曰“乐循理”,大都语出《论语》《诗经》《周易》等四书五经,彰显着李氏家族家境殷实,明理为善,厚德载物,立志处事的文化内涵。可惜这么古朴典雅的清代建筑群,如今已风雨飘摇,几近泯灭。

4

大龙河从龙王滩继续出发,流经老冠河,绕过南湾、熊家村,在高原寺接纳了黑山河水。我老家长岭梁的东坡下就是黑山河,黑山河畔就是黑山,河因山得名。黑山河的上游叫长河,也叫长溪河。它发源于五山丫杨家窝窝东山坡下的沟谷--樊沟。樊沟南北走向,长2.5公里,植被覆盖良好,清道光年间(约1890),就有人居住。樊沟东北便是大龙河、黑山河流域与酉水河流域的分水岭--麻洞梁。黑山河从樊沟发源,出了谷口与碾子沟的小溪合流,在乱石窖的白雀寺汇集麻沟、牛沟西南流出的小溪继续南流。这里坐落着洋县的“红旗渠”--茅坪堰东西干渠的分水闸门。茅坪堰从茅坪长坝至此长21千米,其中位于此大山底下的麻洞梁隧洞长3279.7米。这里是隧洞的南出口。西成高铁也从这片土地下穿隧道东南而去。从龙亭至坪堵的北部交通大动脉--龙坪公路,基本上是沿黑山河北行至此,攀登麻洞梁翻越下行至酉水河谷的。

黑山河接纳了大、小宋家沟的溪流,在梁家坡下汇聚成长河水库。水库建于1972年,坝长120米,宽4米,高24米,库容46万立方米,灌溉着八公里以外的900亩良田。我的老家长岭是长河水库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长河水库的堰渠水从我们村柏树湾的梁上一直浇灌到南湾的沟沟洼洼。因为水源充足,光照条件良好,堰渠从梁顶顺梁而下,长岭梁两侧梯田层层。夏季麦浪翻滚,秋季稻浪涌金。黑山河的水把昔日的“红苕窝窝”变成了真正的“米粮仓”。据说,大集体时我们一个村承担着全长溪乡90%以上的缴公粮任务。

周志峰:大龙河

流过水库坝下的长河村,黑山河又汇纳了河坝沟、张家沟、程家林的溪流,来到黑山脚下。黑山和李家山隔着龙王滩、大龙河、长岭梁相望。两山高峻陡峭,高低略同,山形相似,都像一头健硕的公牛。黑山长满胳膊粗细的柏树,树下遍生龙须草。这些柏树是我们这一带人们修房造屋上好的木椽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山上放牛、割龙须草,拔牛打仗、降暑草,挖柴胡、丹参,采柏子仁。有时自用,有时变卖一点学费。

在黑山牛脖颈的地方,有一条青褐色的煤带。那是从白石的任家湾,穿过梁河、大龙河、黑山河流域贯通而来的,一直绵延到槐树关的寨沟,大约有20公里长。方圆50里地的人们那些年自建房时,都专门到此挖青土刷房脊。也有一些心急的人,听说是煤,赶紧挖些回家烧饭,可怎么也烧不着,还耽误了吃饭时间。有些人就说,那煤还嫩着呢,至少再得长上500年。

黑山还盛产野鸢尾花。每年的4至6月,满山遍野的野鸢尾花盛开。剑形叶片青翠碧绿,蓝色大花宁静浪漫,线条优美,韵姿优雅,色彩温馨而自然。20世纪初,有人雇着工人开着大卡车来黑山采挖野鸢尾花,把它们带到许多陌生的城市,装点庭院,美化人们的生活去了。

5

黑山的东南约两公里,坐落着一座大名鼎鼎、历史悠久的武乡山。武乡山也叫龙亭山,古称赤坂。在槐树关镇万岭村以西,黑山河、大龙河以东。

《古志林》记载:“赤坂,在洋县东二十里,有地色赤,故名。魏司马懿攻蜀,建兴五年(227),武侯出兵屯汉中,筑城于城固,驻兵赤坂,即此。”此地海拔500米,但比四周都高,系子午道南口的制高点。三国时,汉中太守魏延曾在此设围御敌。今仍存留有巨大的夯土烽火台遗址。武乡山与兴势山遥遥相望,当年两山举起烽火,燃起狼烟,可处处通照,互通灙骆道和子午道的敌情。

另据《三皇五帝时代记》载:7030年前,魁隗氏母任姒在此山立大山记历的“羊角天表亭台”,用于观测天象,祭祀天地。当代著名学者王大有和他的团队在此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奇迹。武乡山西坡还散布着高家砭、岳家山、高原寺等西汉、盛唐就兴起的古村落。

大龙河与黑山河在高原寺汇合。高原寺的村名因古时候在两河交叉处一片地势较高的土原上建有一座叫高原寺的寺院而得名。这寺院建于唐.贞观二年(628),遗址现为高原寺完全小学。寺院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在独有一株千年古柏在风中诉说着世事的沧桑变迁。

高原寺老街不知兴于何朝何代,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保留着古老的风貌。它可是方圆二、三十里地名闻遐迩的老集镇。沿大龙河、黑山河各有一条老街,呈丁字形分布。

大龙河畔的老街约有一丈来宽,400来米长,两边全是青瓦房,条石沿坎,铺板门,封火墙。街中心夯土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蜿蜒,宛如一条跃跃欲飞的青龙。老街两旁分布着一些小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两边全开着一些老店,茶肆、药店、杂货铺,酒楼、香烛、洋布店......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黑山河畔的老街长不足100米,开着了一家铁匠铺,成天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一间房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待铁器烧至彤红,铁铗快速夹至大铁墩上,一番铁锤上下,一串叮当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那铁件便成为铁匠心中的器物雏形。铁匠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一把镰刀,一柄斧子,一把菜刀,或是一把䦆头,一把挖锄,一把剪刀就这样诞生了。北头是原东柳乡卫生院所在地。从街口上行,可以到寺庙改建成的原东柳乡政府大院。

千年老街每到二、五、八日逢集。集日,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来赶场。高原寺老街便车水马龙,人流摩肩接踵,道路水泄不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龙坪公路通车后,老街日渐冷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新公路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沿公路又兴起了新的马路市场。每逢集日,去茅坪、华阳一带的班车常常在此拥堵。多则三四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黄天腊月有时候一堵就是七八个小时。我中师毕业后前往华阳工作,经常从高原寺上下班车,所以至今见到这里的山水、人物倍感分外亲切。

周志峰:大龙河

6

逐渐壮大的大龙河接纳了右岸高原坝、老君庙与左岸三里河、万岭一带的沟溪,终于在龚家湾、高家沟冲出大山丘陵的羁绊,进入汉中盆地东缘的文化重镇--龙亭,流经杜村,在镇江村注入汉江。

大龙河畔的龙亭盛名久矣。远在7030年前炎帝之母任姒在武乡山建天表亭台、立羊角天表柱后,遂以氏族龙蛇图腾定此地为龙亭;也有民间相传秦汉时期在大龙山下的大龙河畔设亭(即驿站),由此而得名“龙亭”;又传大龙河暴涨,龙行于此,感念书声朗朗而停止祸害百姓,得名龙亭。民间流传的美好传说不足为证,但龙亭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底蕴在当代渐渐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1959年9月,汉中考古队在大龙河畔的龙亭姜家坎发掘一处遗址,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素面绳纹红泥陶片及盆、甑、三足陶灶和石斧、石镰、石铲、石钵、石刀、骨矛等, 还发现有红窑土和灰层显露。经鉴定为新石器早期李家村文化类型。1988年11月,省、地文物普查队在毗邻汉江与大龙河的堰坝村的楚家村发掘一处遗址,面积4930平方米。在地表下1.3米处采集到红窑土及鬲、盆、罐等加沙红、灰陶片,上饰绳纹、线纹,并加杂有贝壳骨髓等,经鉴定属商代文化村落遗址。

龙亭秦时属秦地,为王莽开辟长安通汉中的子午道南口,是东入汉中的屏障。东汉时龙亭为蔡伦封地,晋时设龙亭县,治所在蔡伦墓祠前。汉唐以至元、明,这里一直设有驿站、递铺。明清时实行乡里制,这里被称龙亭铺。

7

龙亭的古迹有三墓一祠一寺,分别是李遇知墓、张兴墓、蔡伦墓、镇江寺、蔡侯祠。

李遇知(1585~1644),字仲伯,号篱谷,洋县城东10里吴家山人。自幼聪慧,10岁能文。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进士,任河南东明知县。东明地处黄河故道,河水泛滥为害。他到任后,主持创修黄河堤,堵“黄泛”之害,民众称为“李公堤”。平日布衣素食,持廉奉公;其夫人安纺车于衙内,勤于操务,端守敦行。因治政有绩,声誉大振。万历四十年(1612)因责魏忠贤取消“首善书院”讲学一事,为朝廷所忌。魏宦集团密侦其言行,欲置之于死地。崇祯元年(1628),魏罪行败露,崇祯帝召遇知回京,授吏科左给事职,清理魏珰赃物。后,册封为蜀藩,并馈赠财物,遇知全谢却。帝闻知,又晋升他为太常少卿,不久,拜为工部侍郎。因督修庆陵有功,又升任户部尚书,总督仓场。遇知见官场腐败,民众困顿,屡上疏求退,帝不允,反调任吏部尚书,使其深感“皇恩”。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义军攻克北京,被刘宗敏俘获,劝降不从,触阶而死。好友殓尸归,葬于龙亭吴家山柏树坪。墓前曾有碑碣26块,石羊、石马、石像生、石旗杆。墓周至今柏树繁茂,墓已平,不留痕迹。

龙亭杜村有张兴墓。张兴,洋县人,其孙张勇平吴三桂有功,清康熙十六年(1677)被封“靖逆侯”,加少傅太师。

兴享孙得赐“世袭罔替四十七年”之荣,同勇父张通一并追赠“靖逆侯”,诏赐葬祭于龙亭杜村。勇封侯列爵,官及提督,光宗耀祖,有得赐“世袭罔替”。便对其祖坟培土修葺,勒石竖碑,以显赫。昔日墓冢高大,前有高耸的石旗杆一对,石像生栩栩如生,一对石马威武雄壮。有康乾二帝诰封“靖逆侯之圣谕”碑两通,张勇及后裔碑六通。今墓已平而未盗掘。

家喻户晓的蔡伦墓位于龙亭老街之南,距离大龙河不足500米,占地510平方米。蔡伦墓冢呈覆斗状,南北长30米,东西宽17米,高7米,巍峨高耸,雄伟壮观。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石翁仲一字排开。墓前有石碑7通。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洋县知县姚诚立重建蔡侯祠,立“汉龙亭侯蔡伦之墓”碑,在墓前之左;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秋,洋县知县崔象豫立“汉龙亭侯蔡公伦墓”碑,在墓前之右。“蔡伦谱系碑”,记载着蔡伦家族的历史沿革。墓前还有赵朴初手书“蔡伦墓”的祭亭与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手书“蔡伦墓”匾额垂花门。墓区古柏汉桂长青,青松翠竹葱茏,殿堂楼台俨然,一片静谧浩然之气。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今湖南省耒阳市)人,生于东汉·永平三年(60),15岁人宫为太监,20岁为小黄门,39岁时和帝刘肇提升他为中常侍,豫参帏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兼任尚方令,监作秘剑诸器械。期间,创意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经十多年研发,成功制成纤维纸。帝称其能,安帝·元初元年(114),太后邓绥封蔡伦“龙亭侯”,食邑300户。时天下咸称其纸为蔡侯纸。安帝·建光元年(121)邓太后去世,安帝祖母宋贵人事发,蔡伦受株连,帝令其“自致廷慰”。伦耻受辱,饮鸠而亡,时年61岁。

东汉·元嘉元年(151)蔡伦得昭雪,帝欶令在蔡伦封地龙亭为之树碑修墓建祠祭祀。蔡伦墓祠座北面南,占地35亩,分为墓区和祠区两部分。祠区前有牌坊一座,附石旗杆、石狮各1对;后为正门,上悬挂赵朴初先生题书“蔡伦墓”匾额。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前院两旁有钟鼓楼,后庭院两侧有厢房。祠后为墓区,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正门有于佑任先生手书“蔡侯墓”匾额,墓前有花圃通道,以及历代名人立碑,墓后有明月池。整个园区花木葱郁,古柏参天,碑石林立,青竹吐翠,丹桂飘香,殿宇古朴典雅,塑像彩画栩栩如生。

明末诗人徐乾健途经洋县龙亭铺,凭吊遗迹,叩拜蔡伦墓后,钦敬感戴之情溢于言表,对墓园荒草丛生、荆棘遍地的凋敝景象痛惜不已,题诗记之:

策马龙亭日欲曛,江头遥见蔡侯坟。

汉封遗迹空怜在,青史香标世共闻。

漫拂鱼笺铭旧德,不烦竹简谢夫君。

频过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断云。

千年蔡侯纸,万里文明史。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功德卓著,炳彪史册。如今的祠、碑、墓,经过整修、彩绘,面貌一新,呼唤着五湖四海游客凭吊揽胜,追逐蔡伦在大龙河畔造纸的诸多美丽传说。

周志峰:大龙河

8

蔡伦墓东,大龙河畔,龙亭山阜岗层叠,汉江龙河交汇,江环河绕,水如飘带。龙亭山又称龙山和虎山,沿大龙河由此向南蜿蜒十余里至镇江村入汉江。张王村以东,药树梁以南,至榆树沟为龙山,以北为虎山。龙山南端宋代建有镇江寺。镇江寺梵音绕梁,小牧童披蓑横笛。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古“洋州十二景”的意韵。

彼时的镇江寺重阁层楼,朱栏回廊,绿树掩映,碧水渔歌,烟雾飘渺,经声梵呗,号称龙头,实为名胜。据光绪《洋县志》载:“镇江寺,县东三十里,江流转处,明万历间知县李文芳特建重阁,颇增名胜”,又据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镇江楼落成碑记》:“镇江寺始于宋,盛于元、明。至我朝康熙二十三年邹明府重加修葺层楼叠阁,高摩云天,松柏参差,亏蔽天日”。相传寺内镇江楼与县城五云楼并非是一座城池的盛景,而是整个洋州的风脉所系。昔日,寺内殿宇栉比,雄伟壮观,且汉江流于此入90里黄金峡,山水环绕,神尼相依,实为要塞绝嘉地脉。现在寺内仅存一座大殿和东西厢房及4通碑刻。

如今的龙亭自然资源丰富,绿色产业环保,交通方便快捷。108国道、京昆高速、西城高铁越境而过。物卓年丰,百业俱兴。现代化绿色田园综合体正在推进。千亩荷园立体养殖,映日荷花别样红;十里稻花轻飘幽香,稻田艺术声名远。春季菜花似海,夏季田野凝碧。秋天到来,龙虎山上瓜果香,十里平川涌金浪。


大龙河从山高谷深、谷梁纵横的秦岭南麓发源,一路汇聚千沟万壑,接纳涧溪流泉,走村串寨,汩汩而来,穿过丘陵缓坡,沟谷平坝,注入汉江,开启新的征程。在身后留下平滑如镜的水库,神奇美丽的传说,源远流长的文明,古朴幽雅的遗迹,出神入化的名胜,奇异厚重的热土,留下我的根脉。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一代勤劳质朴、从善厚德的大龙河儿女,固本思源,守正创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插图:洋县风光,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END—


【专栏作家】周志峰,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有散文诗歌作品等,陕西省作协会员,现居陕西洋县。

摘选自: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武乡   长岭   黑山   汉江   老街   汉中   梁河   洋县   镇江   溪流   龙王   山河   河畔   水库   高原   旅游   周志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