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我国中部地区有一个省份,曾经因为站在土地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而成为全国的典型和标杆,它就是安徽省!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曾因打响农村土地改革开放的第一枪而名扬天下;进入21世纪以后,安徽人的干劲依旧十足,经济增速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黑马”。而根据安徽未来的发展规划,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从而促进全省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中6个城市被赋予重任,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一、建设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位于安徽中部,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六大都市圈之一,承担着辐射引领安徽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重任,将是安徽省未来发展的核心区。未来合肥都市圈作为安徽省的发展核心,将加强与两区、三带之间的联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合肥都市圈将以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中心城市,包括周边半径150公里以内的六安、淮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以及安庆代管的县级桐城市(可惜相距非常近的铜陵没有纳入其中,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基本囊括了整个安徽中部地区。合肥都市圈除了已进入万亿俱乐部城市以外,芜湖、滁州、马鞍山、蚌埠都是安徽省经济强省,整个都市圈经济总量约2.4万亿,常住人口约2900万,超过安徽省的一半。合肥都市圈将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蚌埠为支点,向周边地区辐射、延伸,从而带动相关地区的联动与发展。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二、打造皖北新兴城镇发展区

安徽北部地区,是全省重要的人居聚集区,人口密度较大。其中阜阳、宿州、亳州等城市常住人口都在500万以上,阜阳更是户籍人口超千万、常住人口高达820万,为安徽第一大人口城市。而且,在皖北地区的诸市中,阜阳、淮南和蚌埠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百万,已经进入Ⅱ型大城市的行列。但同时,皖北地区也是安徽的欠发展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所以,安徽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促进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立足该地的人口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的产业转移,并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未来,皖北地区将依托产城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皖北新兴城镇发展区,从而加速皖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皖北新兴城镇示范区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和淮南等6个,其中阜阳被定位为中心城市,将承担着区域分工协调的重任。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三、打造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

安徽除了在皖北地区建设新兴城镇发展区以外,还将在皖南地区打造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皖南地区和皖北地区不一样,地形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因此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而同时,皖南地区也是安徽省的文化高地,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因此,安徽规划以皖南地区的绿色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加强生态旅游业和文化旅游业两者的协调发展;再通过旅游服务业的聚集功能和产业支持作用,打造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安徽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主要包括黄山、宣城和池州等3个城市,将以黄山为区域中心城市,加强3个城市的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做大做强皖南地区的旅游服务业。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四、建设沿江城市带

安徽处于长江下游地区,沿江地区是全省人口、城镇以及工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全省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安徽将以长江沿岸城镇为依托,以工业产业为支撑,加强产城之间的协调发展,建设沿江城市带。安徽沿江城市带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和宣城等6个城市,将以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和区域中心城市安庆为主导,增强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加快沿江城市带的快速发展。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五、建设沿淮城镇带

淮河是安徽的主要河流之一,自西向东穿过安徽中、北部地区,对于沿岸城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未来,安徽将以淮河沿岸城镇生态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建设沿淮城镇带。安徽沿淮城镇带包括淮南和蚌埠两个城市,蚌埠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将在沿岸城镇的生态环境共同治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安徽将建设一圈两区三带,加强16市联动与协作,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六、建设淮合宣城市带

安徽规划建设的第三条城镇带是淮合宣城市带。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出南北长、东西窄的形态,为了南北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省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安徽规划建设淮合宣城市市。淮合宣城市带主要包括淮北、宿州、蚌埠、合肥、芜湖和宣城等6个主要城市,未来以省域中心城市合肥、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为引领,加强6个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协调以及新兴城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将淮合宣城市带打造成安徽重要的城镇带和经济带,加强全省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徽   皖南   宣城市   全省   阜阳   淮南   蚌埠   芜湖   安徽省   示范区   合肥   城镇   地区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