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农村七十多岁老人还要种地,这是为什么?

#烟火乡村话丰年##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农村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种地,请问这是为什么#

现在,有很多人在农村看到一些七十多岁的老人,拖着沉重的腿,下地干活;有的老人肩上挑着一点点蔬菜,或者拧着一篮子蔬菜瓜果,去街上像乞丐一样,等候买者,是那样憔悴,那样无奈的目光扫视着行人。这些老人究竟为什么?他们真的生活至这样让人心酸的地步吗?~~

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农村七十多岁老人还要种地,这是为什么?

确实如此,现在在交通发展经济活跃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这里的农村老人日子还可以过得去。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僻的山区农村,那里的老人,在自然环境条件极差的地方,年青人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城打工维持生活,家里的老人无法和子女们离开农村,只好留守在农村,不靠种地,自食其力,又可以依靠谁呢?

这些地方的老人,能依靠自己的子女吗?显然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子女,都是农村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能,全凭自己的一身力气,能在城市打工,能挣到多少钱?他们自己还有妻子和孩子,还要卖房子和车子,自己在城市要生存过日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赡养老娘和老子。因此,农村老人靠子女养老是非常困难的事,不是说老人的子女没孝心不养老人,而是没有条件和能力养老人。

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农村七十多岁老人还要种地,这是为什么?

这些地方的老人,能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吗?农村老人说,别提了,别让人心酸。现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人能够领取100多元的养老金,用农村老人的话说,这钱“打酒不醉,买饭不饱”,有什么用呢?

这些老人对养老金,一般都是一年或者半年领一次,原因是聚少成多,才能对生活有点帮助,否则这100多元钱的养老金根本失去了它的意义,对老人的生活,帮助并不大。所以,老人们只好这样办,对老人每年起到解决大约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用。因此,老人不自己下地干活,自食其力。又有谁为他们的生活来买单呢?

这些老人养老,只有靠自己,靠自己在青壮年的时候,积攒一些积蓄来解决晚年生活。这是比较靠谱的,农村俗语“积谷防饥”,养儿并不大可能能养老,因此,老人在前半生多积蓄一些钱财对自己养老还是有胜算的。

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农村七十多岁老人还要种地,这是为什么?

若是老人在青壮年时期,没有积攒一些钱财的时候,或者所积攒的钱财而被透支的身体而损失,那么,老人在晚年生活中,不靠自己去下地,自食其力,又有谁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呢?

因此,现在农村有很多留守老人,到了70多岁以后,在生活上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来解决自己的基本生活问题,每天都要坚持下地干活,即使人老体衰也没有能力在家休息,必须下地干活才能获得自己生活的来源。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积谷防饥   老人   农村   青壮年   自食其力   养老金   钱财   晚年   积蓄   心酸   子女   蔬菜   困难   条件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