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湖北崇阳大市村地处白霓镇东南部,据说在几百年以前,那里曾是崇阳到江西、到通山的必经之地,所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大市”也由此而得名。1977年,这里出土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商代饕餮纹青铜鼓,全国闻名。其实,除此之外, 该村还有一个“中国第一”,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大市渡槽。

视频加载中...


据相关史料记载,大市渡槽1975年春动工,调集石匠数百名,投工4万余个,1976年6月竣工,曾上当年中央新闻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渡槽构思精巧,造型奇美,势壮如虹,全长171米,最大高度29米,宽4米,净跨76米,共用条石36016块。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这些条石,是由一块块青石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全以榫卯相接而砌成。几十米高的石墩,边角分明,毫厘不差,这个巨大而精细的工程,当时全靠人工来完成的。所以,大市渡槽堪称人工奇迹,有着“亚洲第一”之称。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听闻渡槽施工场景图案一事后,我们一行人赶往大市村一探究竟。只见大市渡槽横跨大市河南北两岸,宛若长虹卧波。在渡槽靠近山体一端的驳岸旁,有一座六角的亭子,六面的檐枋上分别雕刻着字画,其中一面写着“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大字,另五面分别雕刻着渡槽修建时,工人们在山上凿石头、运石头、吊支架、吊石头以及渡槽合龙时的情景,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我们一行人“按图索骥”,几番打听后,终于找到了这些图案的作者——家住大市村二组、今年74岁的王励学老人。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王励学老人告诉记者,大市村的石雕工艺堪称“崇阳一绝”。他初中辍学后就长年任外调民工。劳动之余,他酷爱文学、美术,经常通宵达旦看书学习。大市渡槽兴建时,他被生产队派往工地做杂工。当时渡槽需要上千方各型石料,工地组建了采石班子,因他美术功底好,不仅被安排脱产画墨线,还有幸与设计人员一起设计各种型号的石料。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先进工具,每一块石头全都是手工切割。先选好石材较好的山,然后将山凿开一个小口,里面插上塞子,然后用锤子使劲把塞子往石缝里塞,直到把石头分开。然后再用墨斗画线,将石头画成需要的方块后,再凿掉多余的部分,直到毛石变成所需的块状后再把纹理找平。”王励学老人回忆当时的施工场景说。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在老人的书桌抽屉里,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关于当年兴建大市渡槽所需石材的设计图案本。记者翻开一看,里面每一页画着的都是不同石头的规格形状,旁边工工整整地标注着石头的尺寸、方量、重量和数量。从第一页至最后一页,共记录着56种不同型号的石头。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我记得,当时大市渡槽一共需要141种石头,我当时用两个本子画的设计图,可有一本不小心弄丢了,所以其他85种石头的设计图纸再也没法看到了!”老人遗憾地说。

1976年,大市渡槽主体工程竣工后,附近还要建一个配景的亭子。王励学恰好又被安排到那里做事,因为大伙儿都知道他有美术功底,所以就让他为亭子设计一些花纹、图案,以便更加美观。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你可以把这个渡槽施工的过程都画出来,让后人将来记住这些历史。”老人告诉记者,当时的指挥部只给了他一个大致方向,由于这些事情他都亲身经历了,所以再熟悉不过。随后,他边回想着不同的场景边开始创作。除了这五幅主图以外,亭柱、栏杆上还画着狮子、兔子、骆驼、喜鹊、马等36幅小的动物图案。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图先画在纸上,再用复写纸印到亭子的檐枋上,然后开始凿刻。”老人说,这是他第一次接受这么重大的工程设计。后来,崇阳修建青山水库时,西坝百花亭的图案设计也是他设计的,除了大市渡槽外,这一次,他在主图中还设计了青山水库全图、崇阳一级电站、三级电站、高堤渡槽等,以便让后人记住历史。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40多年过去,王励学老人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也不能再参与凿石雕刻等重负荷的工作,但他对当年人们参与渡槽建设时的那种精神仍感慨不已。他说,在大市渡槽的石礅上凿刻的那句毛主席语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是当年能工巧匠创造人工奇迹的最好印证。

纯真年代(46)湖北崇阳大市“中国第一石拱渡槽”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汤令,笔名令子,资深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青年时大量写诗歌,中年改写散文,近年主要写游记,作品见诸各地报刊和网站,以优美文笔吸引众多粉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崇阳   渡槽   通山   大市   中国   石拱   青山   塞子   能工巧匠   条石   亭子   湖北   前世   图案   纯真   场景   今生   石头   当年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