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自古以来亚洲有无数的强大帝国曾经占领过阿富汗,比如波斯帝国,亚力山大帝国和大唐帝国。但是没有一个帝国能够长期支配阿富汗,最多也只是短期的占领。

苏联和美国也出兵入侵过阿富汗,当世界霸主遇上并不是很强大的阿富汗,为什么反而会被它拖垮?历史上大国的确会在阿富汗损兵折将,但并非全是阿富汗自身的缘故,背后依然是大国争霸的影子。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古代时期的帝国本身统治就不稳固,无论是波斯还是压力山大,统治中心应该都不会在阿富汗地区,毕竟此地不适合农耕,只能是个边疆战壕一样的存在。我历史不是特别好,至于题主说的大唐,我完全不知道,就算有,估计也和亚历山大帝国一样,不会真的很在乎这里,只能算个历史过客,可能极兴时期到过这里的某个地方,然后觉得驻军这里太麻烦就退回去了。这是由于古代的条件技术所限制的,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决定了古代时期的中华帝国难以支持这么远的扩张。

古代的我不打算考虑,仅考虑近现代的三次,英苏美。

我的看法是,帝国坟场的名字名不副实,或者说只符合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国争霸时期和冷战时期,但不会是常态。

英、苏不是因为侵阿而衰,而是因衰而不得不放弃。犹如历史上中原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关系,并非是西域耗死了帝国,而是帝国本身衰落而不得不放弃西域。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不过以上说法有些不准确,因为近现代控制阿富汗所需要的维稳成本的确比较高。英国也不是真衰。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阿富汗依然保持不进步不自强的状态,那么世界大国攻击阿富汗的门槛也会越来越低,最终变得谁都能来踏上一脚。

从英阿战争,到苏阿战争,再到现在的美阿战争,能明显感觉到进攻方越来越强的实力和阿富汗越来越衰微的国势,真正的帝国坟场应该是像中国这样越战越强,而阿富汗明显不是。

如果说仅仅击退了历史上某个大国的入侵,就可以被称之为“帝国坟场”,那越南也该是(击退过汉明法美),南非也该是,朝鲜也该是,埃塞俄比亚也该是,二战前的日本也该是。而且有些国家的战绩比阿富汗更好看,可为什么独独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更何况阿富汗还数次被吞并。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因此我觉得是谎言。

昔日的大国想控制阿富汗,但是已经有心无力。自己得不到的,也不想别人得到。为了阿富汗不被其他人控制,因此造谣“帝国的坟场”,以吓阻新晋大国的介入。

个人觉得近代历史上大国在阿富汗折戟沉沙原因有:

1.未能切断域外敌对大国(也包括敌对小国)对阿富汗的海量援助

2.未能有效争取阿国民众支持和缓解抵抗情绪

3.在多山地区的陆战低能,被迫与抵抗军打一场没有太大武器代差的长期消耗战

4.本国处于国力衰退期,无力支持在阿国的长期战争

阿富汗号称中亚的十字路口,民风彪悍,偏于内陆,国土多山,伊斯兰教。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阿富汗本国的军力实际很弱小,近代一直频繁被侵略而不是出击就足以证明,但是民众很能忍。侵略军往往能迅速正面击破阿富汗的正规军,但是无法彻底剿灭阿富汗抵抗武装。

阿富汗总是能赢到最后,靠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拖死敌人。这点和越南很相似,迫使敌人意识到抵抗运动会永远无休无止,战略上会一直失血而不是收益所以主动撤军。

由于阿富汗处于中亚、东亚、南亚和西亚的交叉点,也许是历史巧合,往往处于两方大国角力的焦点位置,要么是英国和沙俄,要么是美国和苏联。当一方试图进行控制时,另一方总有办法对阿富汗进行各种超出阿富汗本国国力的支援,导致陷入其中的一方不得不与阿富汗游击队抵抗军在崇山峻岭之间打一场显示不出武器代差的低级别的长期消耗战争。类似情况请参照国内战争时期胡宗南几十万精锐部队被拖死在陕北。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英国的失败:

以第二次英阿战争为例,由于沙俄初期的置身事外,拒绝出兵援阿,阿国仅仅俩月即被英军全境占领,但随后英军在阿富汗民众的游击海洋里坚持了两年被迫撤离。

首先阿富汗的地理和宗教因素就极不适合海权强国和基督国家的介入,容易激起猛烈的抵抗。历史上进入阿富汗的通道也很有限,英军数次进攻阿富汗都面临后路被截断的窘境。且阿富汗本国的土地贫瘠、资源又少,驻军从外部获得补给的代价巨大。若非治安稳定,驻守大国会面临高昂的治安维稳成本。

英国的传统优势本来就是海军而非陆军,封锁敌国沿海贸易,打击敌国沿海,海上运兵补给并入侵敌国沿海城市——这是英国传统上保持日不落帝国威严的办法。而英国陆军几乎在任何一场深入内陆的战斗中都不曾占到很大便宜,除了欺负一下废柴一般的药丸大清八旗军。

英军进入阿富汗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阻止沙俄的扩张,防止沙俄向南攻击英属印度地区。而英军在阿富汗受到打击之后,便根据实际情况将 阿富汗的目标调整为:保住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坚持阿富汗作为和沙俄势力的缓冲区,阿富汗不能被沙俄控制,不再追求对阿富汗的绝对控制和占领,实际上以退为进,既阻止了沙俄向印度洋方向的扩张,也避免了无谓消耗自身实力。而阿富汗实际丢失了大片领土,遗留了“普什图斯”历史问题,唯一的好处就是保住了民族独立。

所以英国的失败并不是真的失败,也丝毫谈不上 进了坟场,只是避免了被沙俄用代理人战争拖死自己,之后英国的大国势力一直保持到二战即是证明。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苏联的失败:

个人感觉苏联在阿富汗初期还是极其成功的,像苏联南方很多的斯坦加盟国一样,共产主义者的信仰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抗击极端思想的,甚至还能给阿富汗带来新风尚,麦克马斯特给川普看的照片即是明证,如果能假以时日长期坚持,不见得不会逐渐成为苏俄的新边疆——当然我这也是假设而已。可惜苏联是自作孽不可活。

1979年苏军闪电入侵阿富汗,仅仅一周,攻击效率不失现代军队的节奏就拿下阿富汗;

但随后,苏军重复了英军的错误(也可以称之为蒋介石军队的错误),陷入了在异域与异族人在山区长期打游击的泥潭。

最后的致命一击来自自家后院起火,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苏联政权显示出摇摇欲坠的架势,1989年苏联自动从阿富汗撤军,此时离苏联解体仅剩2年多。

--------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苏军最初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马上扶持了亲苏政权,并立即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展开了“全面进攻”。游击队则根据内线作战的优势,在陕北。。。哦不。。。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间广泛开展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进攻。

随后苏军开始“重点进攻”,目标指向游击队的主要根据地,实施“扫荡”和“围剿”,但游击队在朱毛。。。不好意思啊,台词背错了。。。在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的率领下保存自身实力,坚持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在苏军大扫荡之后又回到根据地,并不断发展壮大,迫使苏军放弃“重点进攻”。

1986年,对峙双方也在(不知道哪里,总之不是在板门店)边打边谈,整体局势形成了 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农村包围城市”,但双方均不能短期取胜的僵持状态,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事经年累月久拖不决,在国内国外也逐步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压力,鉴于整体局势的变化,戈尔巴乔夫最终在1988年同意苏军将逐步撤离,预计1989年2月撤军完毕。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各种因素:

苏联若想彻底消灭阿富汗抵抗力量大约需要50万军队,但阿富汗的地理因素和运输制约限制了苏联只能在阿富汗供应大约10万军队的作战,而且是轻装的摩步师(阿富汗国土4/5是山地),高峰时期也不过12万人,补给主要通过2~3条战略公路艰难维持,而运输补给的车辆是阿富汗游击队绝好的袭击目标。

苏联也缺乏有效手段阻止别国向阿富汗抵抗力量提供支援,既有兔子、鹰酱这样的大国,也有巴巴羊、狗大户等一批“其他国家”,甚至还有来自本国内的圣战者。

当然苏联也是有帮手的,那就是自己为傀儡政权训练的皇协军——阿富汗国民军,不过国民军在苏军撤离后被塔利班击垮。

从战损比上看,苏军的战斗力其实极其厉害。十年间,苏军伤亡累计5万人(战死约1.2万),但是阿富汗的死亡则在50万~130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阿富汗全部包括国民军的数量,还有550万阿富汗人(国民总数的1/3)流亡国外成为难民。相比较美军在越南14年,死亡5.6万(伤10+万),另有仆从国(南越/南韩/澳泰等国)军队亡数十万、伤一百万,累计杀伤北越共军逾百万(最高估计战死120万),平民累计伤亡200万~400万,另有难以计数的几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好像不少越南人跑去了香港??)。综合比较,苏联陆军战斗力果然不输北约军,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扛不住一圈黑手都在阿富汗那旮瘩里阴毛熊。

因此苏军在阿富汗的战斗,应该是很英勇的,至少比大英帝国在平原上和阿富汗人面对面都能被打败不可同日而语,苏联在阿富汗绝不是输在战斗上和士气上,而是输在战略上,输在自己国内的问题上。

帝国坟场阿富汗的由来

--------------------------------------

硫磺岛能啃下来,但是啃不下上甘岭,不是上甘岭的皮厚,也不是范弗里特不阔气,而在于上甘岭有着不间断的后援补给,而硫磺岛是孤岛一座,补给断绝,鬼子兵战死一个就少一个。如果只凭阿富汗人养山羊和种罂粟的本事,能造出来超过英军的大炮和不计其数的毒刺导弹实在有点难为他们了,但是呢,阿富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一帮子的兄弟,就像北越的背后是中国。

阿富汗国土地形 类似北朝鲜东北部、缅甸北部、国内的陕北江西云贵等地,消灭敌人可不似伊拉克的荒漠般轻松惬意,复杂多山地形不利于重型兵力兵器的发挥,反而利于抵抗武装的隐蔽,游击队人数虽少却极难剿灭,这需要大量的地面部队仔细搜索和频繁发动彻底围剿,若有漏网之鱼极易死灰复燃。昔曹操征马超对峙潼关,曹操“每闻贼加兵添众则有喜色”,答“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一举可灭”。可见自古以来,高手也烦与弱敌战于山林之间,因为这极大的增加了剿灭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偏偏阿富汗地产贫瘠,又不是传统的产油狗大户,只有山羊和罂粟,外来军队如果人数太多,想“以战养战”是不太容易的,搞不好会饿死自己,所以这方面首先是赔本的,只能本国运来补给。英国和古罗马帝国一样,战斗力随着与海洋的距离成反比,因此果断放弃;毛熊自北方来,也不比英国强多少,瓦罕走廊反正也不在毛熊手里,山羊和武装分子能走的地方,补给卡车不一定能过。

-------------------------------------

由史可鉴,战争初期,大国想一举击破阿富汗的正规军力往往难度不大,扶持一个傀儡也不难,但难在我上面说的几个方面。

再说一遍:

1.没有切断阿富汗外援

2.无法得民心

3.不服水土,不适应山地游击战

4.长期超支国力

灯塔国:

灯塔国在战争初期的道义上和舆论上其实是占据很大优势的。本国刚刚遭受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伤亡惨重,小布什委员长的国民政府之前本是弱势政府,此事后则通电全国表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要反恐作战,结果国内记者一反常态都是爱国爱党的表现,国际上的舆论也是一片同情,就连瓦哈比派国都没理由反对,居然翻身成了强势政府。

毛熊早不在了,大毛还在顾着和邻居斗气,(等到大毛反应过来该出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线划到叙利亚了);兔子忙着趁行情看涨也成立上合组织嚷着要反恐,虽然有撞机事件但还是年底要进WTO,合作大于分歧。

偏偏此时 阿富汗国内塔利班政权自己作大死,策划911的嫌疑还没洗清,又炸了1千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像,引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愤怒声讨。其在国内也是倒行逆施,恢复原教旨治国,建立政教合一国,连巴基斯坦羊都嚷着要与塔利班划清界限。

这下,外援几乎没有了。

军事技术上的优势使得美国人同样势如破竹得击溃了阿富汗塔利班军队,代价几乎微乎其微。但阿富汗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部族制的国家,中央的军队垮了,但是底层的部族长老们服不服这些花旗国还要另说,搞得好可以慢慢改变这个国家,搞不好同样会掉进前面入侵者所面临的陷阱。

但美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精确打击能力,相较于毛熊军,精确打击的确可以降低附带伤亡,而不至于激起很大的民愤;针对山地作战,使用了钻地炸弹和云爆弹药。不过彻底清剿还是很难做到,因为空军炸弹管够,地面部队不足。

美军像毛熊一样,扶持起来一个亲美的政府,也同样在训练着皇协军的阿富汗国民警察部队。在民心争夺上,似乎吸取了曾经过来人的不少教训,尽量不去招惹阿富汗人的宗教信仰,而是依靠皇协军去搜索清真寺等敏感目标区。不过杀人少并不能抵消 那“侵略者+异族人+异教徒”的光环还在头上带着,时间久了总会有足够多的极端主义年轻人愿意搞圣战。

最后一个,国力超支,这个幸亏美帝的家底比1989年的毛熊家底厚得多,毕竟1989年的毛熊看着光鲜依旧,但是家里实际却没有余粮了。不过家底厚只能代表能挺的更久,失血对身体的负面影响略轻微,而不代表国力超支的问题本身能解决。过分的透支,会影响到美国在其他方向的力量和经济增长,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总体而言美帝身体比毛熊身体好。

个人觉得:美军的技术优势太强,比70年代的美军自己和80年代的毛熊军队强得太多,强十倍都不止,而且经济底子太好,但这反过来也是个缺点,让他以为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弥补战略上的扩张失误。

阿富汗国民军的实力正在慢慢提升,周边国家包括中国也愿意帮它战后重建,建立一个世俗化的国家。美军也逐步把维护治安等工作转交阿富汗现政府,既可以减少美军伤亡,脱离阿富汗,也能保住这个“枪杆子下出民主”的亲美政权,这起码说明美军做的比前两任征服者做的要好得多。

但也有意外。这个意外绝不是美军在阿富汗16年来累计为止的阵亡2000的士兵数——这个数字比起当年美军在越南14年阵亡的56000人差得远呢,相信我,美国人不会连这个都承受不住。这个意外是美国的过分自信而导致的扩张,也许阿富汗虽不会是美帝国的坟场,但是整个中东会。

伊朗是灯塔国眼中的中东宿敌,灯塔国总觉得伊朗不倒阿富汗不会好,但伊朗可不好对付,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同样是小布什他爹的宿敌萨达姆。

讽刺的是,为了给911报仇,所以占领了阿富汗,但为了保住阿富汗安全,所以要攻占伊拉克,而为了保持现有的成果,所以要推翻伊朗,为了推翻伊朗,要先拿下叙利亚,大概灯塔国觉得自己的技术太强而以为可以弥补战略上的疯狂,结果在叙利亚地区被回过神来的大毛给堵住了。而且长期挂着反恐战争名义进行的宗教战争,还反噬出来一个伊斯兰国。伊朗却有可能通过打击伊斯兰国而夺得叙利亚。搞笑了。

某些大国政治家一味迷心于地缘政治的逻辑,总喜欢看着欧亚大陆的地图盘算着下一步要把旗子插到哪里,占了A点就想拿B点,拿了B点又想着C点,但总会不知不觉陷入得陇望蜀、直到透支国力的窘境依然穷兵黩武,最后自己把自己虚耗死而不是敌人,东条上等兵就是这种不要命的逻辑。这时候就需要有明智的领袖把国家从这种不切实际、超出目前国力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得到休养生息,孤立对手,耐心同化。

阿富汗就属于这种看似香饽饽但是吃下去不好消化那种,没有那胃口就容易被噎死,要么你练就一副铁齿铜牙,要么只能极其耐心得长时间慢慢磨慢慢啃。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英国、还是毛熊,亦或是现在的灯塔国,都难以消灭在阿富汗人心目中的仇恨情绪,除了侵略者属性,还有异族人属性和异教徒属性,都是来者不善,带着征服者的态度,反正不是怀着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美好诚意来的。毛熊在阿富汗那么多年,居然都不肯花钱给人家好好修条路,给别人方便,也给自己补给方便。但考虑到毛熊连自己家的路都修的烂的一比,阿富汗也就只能想想罢了。

长期驻军在阿富汗失血的结果,会让很多大国觉得难堪,犹如一块鸡肋,看着驻守在四通之地,实际上却无法有效控制反而被牵制兵力,本指望能威慑四方,却不想自身深陷泥潭。如果一直处理不好在阿富汗的实际收益和损失的失衡问题,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有人忍不住要撤军。不管是奥巴马还是戈尔巴乔夫,换成其他人也一样。

--------

要介入阿富汗,最好不要是侵略者的身份,如果是以建设者和帮助者的名义介入是最好不过的(美军的口号是解放者,也算有效果的)。同时要对阿富汗周边国家都实行友好关系——当然也尽量要同阿富汗本国政府的关系特别好——以免在占据这个十字路口时被四面围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阿富汗   坟场   帝国   沙俄   塔利班   灯塔   阿富汗人   苏联   伊朗   英国   游击队   国力   由来   大国   美军   战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