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天宫、天问的接连成功发射,显示出我国航天事业的空前发展,也使人们对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肃然起敬。

   而我在这红火的航天事业中,可以自豪地讲讲三十多年前,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了。[得意]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这一系列事情开始于198X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初春,我从老妈单位的图书馆借来一本科幻小说:郑文光的《飞向半人马星座》。书中描写东风航天城正准备发射最新型的可以进行星际旅行的飞船,可是某国特务这时候来搞破坏。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双年轻的儿女为了保护飞船,躲进驾驶舱将飞船提前发射,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星际旅行...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读完小说,心里画出了那一副副令人激动的图画:大雪纷飞的航天城,设计师望着自己和同志们一起制造的火箭升空、飞船的舷窗外,壮丽的星空无比壮丽,地球在脚下闪闪发光......

   从那时起,我狂热地开始爱好航天科学了。

   于是,从那时起的每个节假日,都在图书馆度过,阅览《飞行器制造》、《航天概论》、《运载火箭设计》......阅遍航天文献。而上课的日子,别的同学偷偷在课桌下看金庸武侠,我在偷看桌下的《火箭技术导论》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尽管上中学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知识,但是因为勤奋地阅读航天科技书籍,居然掌握了很多远远超过中学水平的专业知识。 从对“土星五”、“阿里亚娜”、“V2”、“长征”等运载火箭资料和“企业号”、“联盟”、“暴风雪”等航天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宇宙速度、液体发动机、涡轮泵、液氢氧燃料、一二级分离、同步轨道、再入等很多专业知识。  以至于物理课,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有一次物理考试后,老师念完了全班的成绩就是不念我的。我问为什么,老师说:你有作弊的嫌疑,我没见过中学物理考满分的,全年级第一。我问他既然我全年级第一,我抄谁的?老师说你抄书,我说是你监的堂,你看到我作弊了吗?老师不置可否。于是,我带着悲壮的心情,从此更加沉浸在航天技术的海洋了。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那时候的日子真充实啊!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坐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学习火箭发动机构造,做笔记,然后就是无休止的设计、绘图,真是很浪漫的事。特别是后来在学校高考宣传的时候,面对航空航天大学、国防大学的宣传栏心中所做的种种憧憬,真是令人永生难忘!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可惜,做为一名术业有专攻的航天科学家,其他科目的成绩惨不忍睹。英语课本的空白处画满了火箭,数学课本的封皮卷了火箭发动机,物理课的知识用来设计火箭......

 结局是注定的。班主任断绝了我进科技组的路。只好独自研究,边研究边自勉说:一切伟大人物都是孤独的!

  那些研究工作啊,艰苦而妙趣横生。首先是火箭的研制,先利用几何课上学到的知识设计箭体的外形,用挂历纸或易拉罐皮制作纸模,然后用节日鞭炮的残体改成发动机,再用塑料袋作成回收降落伞,最后进行发射。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可惜我的项目无不是以悲壮而告终。不是发动机压力过高爆炸,就是起飞动力不足表演了半天倒计时之后发现火箭还在地上傲然挺立......只有一次,放弃了所有复杂而先进的发动机,改用最简单的二踢脚做动力,才使仿”马特拉斯“设计的火箭飞行了数十米远...可惜是横着飞的,所以没能进入太空。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科学家也是要参与社会活动的,我也不例外。那时候首先是要对付来自“”敌对势力“”的干涉。在教室,制造工作要躲避教师的明察暗访。在操场,发射工作要躲避校保卫干事的抓捕。在家,要对父母解释献身航天的代价:各科成绩不及格......

   最惊天动地的一次,差点制造新闻!

  那一年,我和“同事”们心潮涌动,产生了利用航天技术远程投放广告传单的想法。当时设计的火箭使用易拉罐皮做箭体,发动机采用黑火药,第一级有助推器,第二级有稳定翼,而第三级的载荷是大量广告单,采用爆炸方式播。在火箭设计完成,就要施工的时候,大家忽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万一有效载荷在空中没有炸开,落进人群再炸怎么办?”于是大家作了实验。那枚火箭成功发射,偏离轨道90度,在厕所那头撞上了围墙,差一点就“奋发图强”了。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于是,这件几乎就要载入史册的事情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回想那个时代,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天才!

   那些仿真实火箭的设计就不说了,单说那些发明创造,在今天看来绝对是值得自豪的。

   例如火箭一二级分离使用的环形爆炸带、各级之间的用滑石粉调配的示综剂、有效载荷的爆炸弹射装置、回收伞的防火罩......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在第一次的生物载荷实验中,破天荒地进行了搭载“宇航员”的实验。那些光荣的蚂蚱,在被从荒野中选拔到训练中心后,坐进了专门设计的,有海绵体形榻、巨型回收伞的成员舱,在运载火箭末段等待升空。

  54321...一级成功点火,可是由于发动机压力过高,一声巨响后,历史上第一位蚂蚱宇航员灰飞湮灭,给大家留下了无尽的悲痛。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短暂的自我剖析,分析原因后,我又设计出了更先进的带分离回收系统的二级运载火箭,改变了上一次整体回收的弊病。

  这一次,随着“10、9、、9、7、6、5、4、3、2、1,发射!”的庄严口令,火箭发动机顺利点火了,第一级喷出了高温高速的射流。可是,意外再次发生了!由于喷口尺寸过大,箭体重量超标,火箭在烧完了一级后仍然停在地上,没有离开大地一毫米,而飞控系统(一段延时引信)仍然我行我素,点燃了二级火箭发动机。于是,二级爆炸脱离一级一飞冲天,宇航员顺利升空了!

  可是,接下来的情景惨不忍睹!二级发动机燃料耗尽后,乘员舱的降落伞虽然顺利打开,但是星箭分离系统失效,乘员舱带着二级箭体巨大的质量使整个系统象石头一样砰然落地。看来我这样的无证制造商生产装配质量令人堪忧啊!

   我冲过去救出宇航员,它居然还活着!看着它一瘸一拐地辞职而去,我不禁感慨道路的曲折,事业的艰难。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此后,我的科研逐渐为高考备战让路,偃旗息鼓,直到今天,没有再重新开始。

   可是,每个寂静的夜晚,翻开那些浸透着心血的火箭设计图,看看那些珍贵的纪念物,总是心潮澎湃,想起了那些令人激动的航天梦和惊心动魄的科研历程。

   在此我要以一个老航天人的身份向那些报考航天院校的年轻人们表示衷心的祝福,祝你们实现理想,早日成为航天事业的栋梁,成为中国第一艘登月飞船(或登火星飞船)的总设计师!



(回忆)我献身航天事业的那些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火箭发动机   航天事业   运载火箭   乘员   物理课   偃旗息鼓   载荷   大雪纷飞   蚂蚱   宇航员   飞船   航天   发动机   火箭   岁月   旅游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