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在中华五千年的时间里求索,稻田上躬耕勤恳的背影,山谷间嘹亮高亢的歌声,历史中五次大迁徙的奋战和拼搏……所有这些,描述的便是苗族——这个英勇的、富于创造的伟大民族。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回顾,我们无法忽视“苗族”,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与历史。在中国现有的56个民族中,有一个民族,至今仍虔诚地崇奉蚩尤为自己的始祖神和远祖英雄,这个民族就是古老的苗族。那么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指引和解说,一起来走进战神蚩尤的后人苗族、探索和犹太族一样顽强的苗族。

苗族——战神蚩尤的后人

现如今古老的苗族分布在中国的大部分区域,例如西南地区和海南岛等等都有着众多苗族人民及其聚居地。

但是回溯历史起源,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这一切便需要从中华民族最初的历史说起……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始祖,其实同时代的蚩尤部落也是。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中华三祖

1992年,历史学家任昌华先生首次提出了“三祖文化”,并第一次将蚩尤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黄帝、炎帝并排在一起,打破了传统上的胜者王、败者寇之说,确立了中华民族同祖同源的观点。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战神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率领着一支骁勇善战的氏族。《述异记》里描述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贵州关岭一带的苗族地区流传着《蚩尤神话》,相传在远古时候,苗族的居住地在黄河边上,一共有“八十一”个寨子,而“蚩尤”就是他们的首领,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族人民的“垂耳妖婆”,使苗族百姓过上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生活。

根据考古历史和苗族口碑资料记载及流传,苗族人民是蚩尤部族的后代,祖先为蚩尤。伴随着蚩尤的战败,当时的天下也成了乱世,于是黄帝炎帝画了蚩尤的画像以治理乱世、维护太平。

由于氏族战败、蚩尤后代身份的污名化,为了求得生存的空间与资源,苗族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颠沛流离的、浩浩荡荡的、辛酸的迁徙历史。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浩荡的5次大迁徙

苗族在历史上一共有五次大型的迁徙,这些迁徙的历史毫无疑问的与战争有关,与资源争夺有关,与生存有关。

第一次大迁徙

几万年前,原始先民时代,苗族从其发源地——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到达洞庭、彭蠡之间;北岸到达江汉平原。

大迁徙的原因是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

那时候是在若干万年以前,人类历史上处于远古初民社会,北边的远古羌人南下,同当时的居于西南地区的苗族部落抢夺生存栖息地,饱受羌人压迫和威胁的苗族先民不得不举家向东迁徙。他们通过步行等方式沿长江向东行走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洞庭和彭蠡之间,以及江汉平原。

得益于长江中游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苗族先民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并大力发展生产,逐渐让苗族整体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这就是苗族的第一次迁徙历史。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第二次大迁徙

公元前4300—4600年,苗族在长江中游居住后,逐渐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炎帝部落发生矛盾,打败炎帝后,九黎势力直达黄河北岸。

蚩尤诞生在这个时代。蚩尤与黄帝部落结怨,互相攻伐,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部落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九黎惨败,蚩尤身首异冢。九黎部落群龙无首,连战连败,被迫南徙。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第三次大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

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二次大迁徙则是我们在上个小结所提到的,由于蚩尤战败,再次被掠夺和挤压生存资源的苗族先民,不得不再一次,寻找新的生机与出路。

这一次苗族先民们是向北出发,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忍痛离别多年耕耘的沃土、割舍曾经创造的辉煌与成就、他们的家园,奔向北方。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第四次大迁徙

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势力最强的三危苗族。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黄河,向南迁徙,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到达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

欢兜苗族,近距离迁移,由崇山往东,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周宣王“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楚国“南并蛮、越”。

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东汉王朝一再进剿,这支苗族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

东海边苗族,部分西迁,部分东迁国外,如日本。

当时流窜到三危的一支,仍在对当时的“中央”进行挑战和抗争。很难说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笔者认为最大程度地维护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很合理的举措。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第五次大迁徙

第五次迁徙也是最后一次迁徙,这一次便是入海之流分途回归了。既然是“分途回归”,那么就是散落在天涯的苗族先民们一起的回归。

在整体逃迁中他们屡次遭到严酷的武装掠夺,尽管惨遭一次次战败和进行无数次逃迁,但他们从未放弃争取幸福生活的机会,奋勇地进行一次次抵抗。总的来说,苗族先民们分途回归的最终目的地还是若干年前,大家一起共同的幸福家园。

元明清时代,兵连祸结,苗族被迫向云贵川迁徙,一部分苗族迁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苗族大迁徙地图

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经历的绞杀事件,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民族清洗”。歪曲撇脚的理由,愚蠢的追随者,竟让这个充满智慧的、善良的民族遭到了如此严重的残害。多少犹太人在那场无声的战争中无辜又悲惨地死去,有多少关于犹太的冤魂。

但是在当今的世界上,犹太人这个民族依然以极高的声望屹立在世界上,他们不沉溺于悲痛,他们敢于在回望历史的前提上勇敢地责问、并开拓自己本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们敬畏犹太人,敬畏他们的顽强。

苗族的顽强精神并不输于犹太人。从原始社会时期到大一统前,苗族先民经历了多少次来自别的民族的挤压和驱逐,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大型迁徙。

这些迁徙活动中,不仅有被迫驱逐,也有执着回归。无论是在前者,还是在后者,他们都从未放弃,从未放弃对自己民族的美好生活的坚持追求。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苗族是多么可敬的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苗族先民一次次对无端压迫的反抗,如果没有对悲惨现实的奋力抗争,那么就不会有现在我们能看见的保存着仍在蓬勃发展的苗族以及苗族文化。根据专家考证,蚩尤九黎部落兵败后被打散,有的留在中原,逐渐融合于华夏汉族之中,有的则辗转迁徙到云贵川湘等西南边疆,逐渐形成今天的苗族。从后来蚩尤部族迁徙的轨迹来看,说蚩尤是苗族人民的先祖,是顺理成章的。

“战神”蚩尤后人苗族:历经5次大迁徙,顽强不输犹太人

申明:本文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以便做出及时删除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苗族   江汉平原   犹太人   炎帝   西南地区   黄河   先民   长江   始祖   黄帝   中游   战神   后人   顽强   中华民族   民族   部落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