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大昭寺

1300年的八廓街

在拉萨,有一条“网红”街道,当地藏族人称之为“圣路”。它是因为藏王**干布为了供奉**公主从大唐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建造的大昭寺,才逐渐扩展为现在的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实际上街内岔道不止四处,街巷多达35个。

这就是八廓街,同大昭寺一样,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也是拉萨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面貌和民族聚落。八廓街原街道最初只是绕大昭寺一圈的转经道,在这条周长约1000多米的转经道上,有大量的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八廓街

八廓街转经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南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通常都是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叫“右旋”。

由于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因此在拉萨转经是一生当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然而对于在拉萨转经的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形式。通常转经一圈即为“圆满”,而这个“圈”又分为三种:内圈、中圈和外圈。

绕大昭寺主殿觉康一圈,长约500米,叫“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外围一圈,全长约1000米,叫“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全长约5000米,叫“林廓”,是外圈。在藏语中"廓"又指“环”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理解成:内环、中环和外环。

为什么在拉萨转经,是以大昭寺为中心而进行的呢?这是因为大昭寺实际就是佛教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由此可见,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甚至可以称其为藏传佛教第一寺。而布达拉宫,它是一座宫殿,虽然看起来像寺庙,然而它并非寺庙,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二者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八廓街

八廓街特色

很少有人知道,八廓街的主街道——转经道,是完全由人工打磨的石块而铺成的。在街心的大昭寺广场,有一个巨型香炉,燃烧的松枝,昼夜烟火弥漫。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都有大量的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大昭寺外围,按顺时针方向转经,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磕长头的人们,更甚至不乏有一些不远千里磕长头来到这里转经朝圣的人。

整个八廓街转经道看似不大,其实街内遗存的历史古迹众多,比如下密院、席德寺废墟、印经院、小清真寺、仓姑尼庵等寺庙和12座拉康,以及曾派驻过84任驻藏大臣的衙门、藏王**干布的行宫曲结颇章、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宅邸、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佛学辩论场松曲热遗址等。

除此之外,八廓街最具特色当属街道两侧林立的店铺,在这120多家手工艺商店和200多个售货摊点上,出售着来自西藏各地的土特产和蕴含民族特色的商品,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的商品。其中最具文化信仰的是转经筒、经幡旗、经文、念珠等;最具文化艺术的是唐卡绘画、手绢藏毯等;最具民族风味的是牦牛肉干、酸奶、青稞酒等。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大昭寺

八廓街的传奇故事

仓央嘉措曾写到过:“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行走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而这里的“街头”,指的就是八廓街转经道。“情郎”所对应的“情人”,则是一个名叫“玛吉阿米”的女子。

相传玛吉阿米是仓央嘉措的情人,当年他们曾在现在的八廓街东南角的玛吉阿米餐厅这里幽会。

后来随着仓央嘉措的情诗走红,每个来到拉萨的游客,都会特别关注一下这家餐厅,或者进去品餐、怀旧。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段痴情的文字,在每一位到过这里的客心里,烙上了久久的“美丽遗梦”。

【延伸阅读】

2020年最新西藏旅行攻略,唯有绿码方能畅通无阻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玛吉阿米餐厅


藏族人称为“圣路”的转经道,周长约1000多米,街巷却多达35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克什米尔   内圈   藏文   大昭寺   藏语   甘南   释迦牟尼   布达拉宫   拉萨   藏族人   外圈   周长   街巷   西藏   信徒   寺庙   餐厅   街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