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1年8月·下半月刊 撰文/梁舒欣

北部湾的八月,于临海而居、靠海吃海的渔民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时节。在广西临海城市诸如北海、钦州、防城港,此时刚刚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休渔期。伏季休渔,是海边人民心照不宣的规定,海洋的馈赠不是无休止的,适时留给鱼群休憩的机会,是对海洋的感恩以及敬畏。

待休渔期一过,即可开海捕鱼,这是所有捕鱼人翘首以盼的海洋盛事,休整数月的帆船将再度起航,沉寂多时的海港彼时响起出海的号角声。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开海节待发的渔船

百舸入海,千帆竞发,鱼虾满舱,满载而归

防城港的万尾金滩,晴空万里,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数百艘大大小小渔船停泊在港口,整齐有序,整装待发,宛如一条条沉睡的巨龙,只待一声令下,随即入海。

沉寂3个多月的海岛,此时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岸上正举行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祭海仪式。“一敬酒出入平安;二敬酒波平浪静;三敬酒鱼蟹满舱。”祭师高声诵读祭文,数百位出海的渔民身着白色开衫,腰间缠着红绸,神情庄严肃穆,高举酒壶,以酒祭海。

《礼记·学记》中曾有记载帝王祭海的传统仪式,“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祭海是最具航海特色的古老海洋文化之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出发前均要举行盛大的祭海活动。对于北部湾沿海渔民而言也不例外,开海前,必有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祭海仪式。

千百年来,以海为生的渔民们通过祭祀的方式,祈求上苍海神庇佑,出海顺遂,平安而归,鱼虾满舱,既是对渔获的期盼也是对海洋的敬畏。然而今日的祭海活动不再是独属于渔民出海的古老祭祀仪式,更多地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政府将民间的祭海仪式与宣扬城市文化旅游、展现特色民俗文化以及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等主题相结合,形成了沿海城市特色的全新节庆——开海节。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渔民正在整理渔获

“起航了!”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声,众人齐呼。百舸入海,千帆竞发,数百艘帆船满载众人的期盼,在锣鼓喧天的助阵中,浩浩荡荡驶出金滩港口,宛如数百条巨龙在一望无垠的深海游潜,沉寂数月的海面此时波涛澎湃,在飞速前行的帆船中掀起阵阵浪潮。

锣鼓声渐渐泯于鼎沸的人声,忽而从金滩传来铮铮琴音只见身穿京族服饰的少女们脚踩金沙,手抚独弦琴,拨弦三两声,琴音时而高耸入云,时而低沉如呢喃,古老的京族琴音随着海风,带着家人一帆风顺、鱼虾满舱的期盼,传给出海远行的渔民。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拉大网(摄影:李凡)

以感恩之心面对海洋的馈赠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逸周书·大聚》

“你看,这刚捞上来的螃蟹、海蜇、皮皮虾多肥,等了3个多月的休渔期是值得的。”拿起刚捞上来的大花蟹,成吨的海鲜堆积如小山,三叔笑得合不拢嘴。开海这一天,他匆匆吃过早饭便随着开海的渔船出海,哪片海域鱼群最多,哪片海域最易捕捞,常年以海为伴的他早已谙熟于心,撒网,下饵,拉笼,收网一气呵成,毫不拖沓。

“以前对于实行休渔期,是不理解的,我们就是捕鱼为生的,怎么生活?直到十几年前发现这海里的鱼虾海鲜变少了许多,有时出海几天也捞不着什么。实行休渔期后,鱼群反倒越来越多,鱼也越来越肥,现在才明白休渔是为了更好地捕鱼,对于海洋的馈赠,要抱有慈悲感激之心。”三叔是防城港万尾村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日里以捕鱼卖鱼为生,近些年防城港等沿海城市实行休渔期,明令禁止伏季捕鱼。为了生计,三叔也不闲着,白日里到附近大型的生蚝养殖场打零工,养生蚝,夜里修整渔船,修补渔网,在休渔期等待着再度起航。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企沙渔港集散市场 (图源: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千年前,孟子便对于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的观念有其独特见解。《逸周书》也曾提到“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关于休渔,在泱泱华夏是由来已久的,关于顺时取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古人有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见解。

如今,潜水技术日渐成熟,捕鱼工具设备日渐多样化和科技化。然而,技术和设备的先进却给海洋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海洋的馈赠,舌尖上的鲜美总是让人无法拒绝、念念不忘。许多渔民受利益所驱,忘了初心,大肆捕捞,毫无节制,早已将祖先千百年来的遗训抛之脑后。为了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国家开始实行休渔期,不涸泽而渔,鱼不长尺而不得取,休渔是为了更好地捕鱼,开海也是海洋的回赠。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拉大网(摄影:李凡)

开海,在北部湾实现海鲜自由

历经3个多月的休整,沉寂许久的渔船早已跃跃欲试,在一声号令之下,上百艘渔船秩序井然地驶出港湾,往来如梭,好不热闹。北海侨港人潮如海,上千人挤在岸边翘首企盼,等待着第一艘渔船满载而归的消息。

“我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就是为了能抢到第一手的新鲜渔获,在我们这有个说法,吃到头鱼就预示着今年能有个好彩头。”每年开海节,北海侨港附近的居民早早便在岸边等待第一艘渔船满载而归,为了能抢到第一批新鲜的海产,一大早便马不停蹄赶往开海现场,生怕错过头鱼。头鱼是开海第一批捕捞上来的渔获,头鱼对于北海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寓意,代表着好彩头以及顺遂平安之意,能否抢到头鱼也成为北海人开海后的大事。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企沙渔港集散市场(图源: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随着北部湾开海节的到来,广西人彻底实现了海鲜自由。清晨,北部湾各个港口码头船只来往如梭,搬运工在渔船与港口岸边来回穿梭,奋力搬运丰收的海鲜鱼虾。渔民们就地摆摊,色彩明艳的花蟹、生猛的大龙虾、装在水箱里游走的白鲳鱼、堆积如山的花甲、蛏子应有尽有……三五个集成箱、一张凳子,便算是一个摊位了,无需吆喝,新鲜的海产一上,等候多时、嗜海鲜如命的吃货们就能第一时间嗅到鲜美的味道,随即蜂拥而至,一一挑选海鲜的同时也不忘和老板砍价,这样热闹的场景在八月的北部湾港口码头日日上演。

广西人的海鲜自由,从八月开始

鲜美的炒车螺

休渔期一过,北海银滩上的夜宵摊一扫平日里的萧条,大如拳头的生蚝在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生猛的螃蟹在蒸锅里也不甘示弱,疯狂挣扎,沙虫粥在瓦煲里嘟咚嘟咚冒着泡泡,沉寂了3个多月的味蕾在一道道海鲜盛宴的引诱下瞬间点燃。对于海边人而言,最值得开心的日子便是开海时节,邀上三五好友,无需穿得多正式,一件白色开衫,穿着拖鞋,越过沙滩,到最近的夜宵摊点上一份大龙虾,嘬着生蚝,配着冰镇啤酒,再来上一碗沙虫粥,岂不乐哉。

谈着天说着地,脚踩金沙,手举大龙虾,在夜晚的星空下感慨人生不过尔尔,唯海鲜不可辜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防城港市   防城港   海鲜   北海   西人   鱼群   北部湾   琴音   鱼虾   满载而归   渔船   渔民   沉寂   港口   仪式   海洋   自由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