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蠡溪苑

  梁溪河又名梁清溪,是无锡最古老的自然河流,被誉为无锡人的母亲河,是沟通城区水系、京杭大运河、蠡湖和太湖的一条天然水体纽带。2004年7月无锡市政府启动了梁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经过4年多的努力,沿线七公里的梁韵苑、仙蠡墩、蠡溪苑、渔趣园、梁湖生态园等多个开放式景点将梁溪河连接为穿越历史人文,回归自然生态的风情梁溪河景观带。

  蠡溪苑是整个梁溪河水环境整治工程的“承转”部分,总面积约为7.2公顷,以蠡溪桥为界分为东、西两苑,蠡溪东苑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主,运用桑园情浓、小桥流水、水车草庐、梁溪古渡、杏花楼、牌坊、码头等来体现浓郁的江南风情。同时将纪念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和元代大画家倪瓒的纪念景观点缀其中。漫步其中,花香四溢,曲径通幽,李绅的诗句镶嵌在松子亭中,游人能够反复品味;倪瓒的雕像端坐河边,手捋长髯,凝望静静的河水,似乎在构思佳作;梁溪古渡,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肩背搭包,手拿雨伞正准备上船进京赶考,年迈的老母亲躬着腰,拄着拐杖在向儿子招手,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

  蠡溪西苑以江南水乡枕河古街及纪念抗金名将李纲的梁溪居、明代谏臣顾可久的清溪庄和清代诗人顾光旭的名人墅园为主景,文会堂、九峰阁、烟雨墩、芙蓉池、乌头门、山阳亭及许多的拱桥点缀其中。一走进西苑,秀丽挺拔的牌坊屹立眼前,上联为“北屏九龙绣嶂延数千年锡惠文脉”,下联是“南带五湖烟波阅三万顷吴越风光”,横批是“蠡溪水苑”,苑内楼堂馆亭都是仿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柱,古色古香、错落有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休闲胜地。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辈定居无锡梅里,青年时曾在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祖籍福建邵武,出生和成长于无锡,北宋政和二年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力主抗金的著名宰相,有《梁溪先生文集》传世。相传他的故居在梁溪河畔,名为“梁溪居”,由中隐堂、棣华堂、文会堂、九峰阁、舫斋、心远亭、濯缨亭等组成。

顾可久(1482—1561)明代官员。字舆新,号前山,别号洞阳,南直隶无锡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为官耿直敢谏,曾两遭廷杖,是明代有名的刚直之臣。隆庆四年他的学生海瑞任应天巡抚时,为追怀老师,奏檄建祠。

顾光旭(1731~1797)字华阳,号晴沙,又号响泉,无锡人,顾可久后裔。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甘肃干凉道、署四川按察司使。工书法,与王文治、刘墉、孔东山、梁同书、周稚圭相颉颃。求书必索润笔,亦甚廉。即取以市大布制棉衣以施寒者,乡里称善人,卒年六十七 。著有《响泉集》、《梁溪诗钞》。

(文字转引自百度、无锡总工会网站/宋世明等)​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无锡-蠡溪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无锡   至正   前山   政和   刘墉   正德   牌坊   太湖   墨竹   乐府   元代   进士   明代   河水   诗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