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时常在后台看到这样的问题:细数众多国学经典,你首推哪部?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孟子》

这不仅因为,它和《论语》齐名、是畅销两千年的经典书籍,文思雄辩、极富感染力;

全书仅7篇,却留给后世上百个成语、金句和故事,不同圣贤的注释不少于4本,研究它的书籍少说也有500万字;

更是因为,古往今来,所有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无不重视《孟子》的价值,对他评价极高:

哲学大师冯友兰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在西洋史,孟子在中国历史地位如柏拉图在西洋史

梁启超先生有9个子女,个个成才,新中国国徽的设计者梁思成就是他儿子,他要求子女必须修读《论语》、《孟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提到,当他在科学研究处于逆境的时候,总是可以从《孟子》得到启发;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毛泽东字润之,用的就是《孟子·滕文公上》中的一句话: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孟子》影响之大,全篇三万余字,讲透了在中国社会生存,我们受用一辈子的处事智慧。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1

有智慧又受欢迎的人,

都在从《孟子》中取经


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无论你是为商,为政,为学,交友,还是为人子女或父母,


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从中找到解法:


20几岁,刚出来工作,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前途?


看《孟子》里“揠苗助长”的故事,教你要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事半功倍


30几岁,面对各种诱惑怎么办?如何才能了解人性,少吃亏、少走弯路?


《孟子》教你“善养浩然正气”,洞察人性弱点,更快看清事物本质


40几岁,不会教育孩子,大吼大叫、亲子关系一塌糊涂?


跟《孟子》学家风的传承,学习孟母“三迁”,重视环境和潜移默化的效果,好的家风,就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



说白了,《孟子》就是人生旅程的指明灯


你所面临的人性幽微,它都有深入体察,你只需参考,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好。


读完《孟子》,对人性的把握,对事物规律的把握,帮你拉开跟其他人的认知鸿沟

即使相隔千年,但《孟子》的文,看一句就有一句的收获。


只可惜,这样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流传千年的智慧汪洋之书,读懂它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一是古文过于晦涩,阅读起来有门槛;


二是相关书籍多且杂,往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现在帮助不大;


三是老学究们讲孟子,枯燥乏味,根本找不到共鸣;


而有一个人,却能在深入研究孟子的同时,把《孟子》解读得别具一格,通俗易懂。


他就是樊登


樊登对《论语》、《孟子》等系列经典国学的解读,吸引了千万粉丝和上亿观看,是最受欢迎的说书人之一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他研究《孟子》、受益于《孟子》,这本经书,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他的解读,帮你从家庭、工作、生活、婚姻、人性、人际等不同方面,去体悟《孟子》的智慧,拥有不碰壁、高情商、有格局的人生


一键扫描图中二维码

抢先听50个人生智慧

做会处事、大格局、高情商的人

☟ ☟ ☟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2

听樊登讲《孟子》

胜过自己盲读十年


樊登讲孟子,为什么如此引人入胜?


这跟他自身的独特经历有关,才能将孟子讲得生动而又实用。


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


成立樊登读书后,樊登老师的名气日涨,但随之而来的批评也不少。


自己只是想带领国人多读些有益的书,多么有社会意义的事儿,为什么要承受那么多网络暴力?


他很委屈,甚至有些愤愤不平。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孟子》中的一句话:


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原来,自己所遭受的这些委屈,孟子早在几千年前都遭遇过了。


孟子认为,别人既然给了你意想不到的赞赏,那么你也相应地要接受过于苛求的诋毁。


这才是真正公平的人生,和正常的传播学现象。


当想明白这点后,樊登的内心一下子就安定了很多

不仅如此,樊登还从《孟子》身上修炼敢作敢为、有所担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气,彻底解开了自己人生的困境

他再也没被流言蜚语所困,只一心带领书友们读好书,读经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书友的认可。


为什么读《孟子》的人,不仅会处事,格局和情商还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所以说,那些早早读懂孟子的人,早就树立了一套在中国社会更好安身立命的处世准则——

你不会焦虑、迷茫,因为你会很容易就看清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到最正确的选择;

你会变得更从容、睿智、笃定,那种状态甚至还会影响孩子,这便是最好的家风和教养。

(图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孟子   苏格拉底   论语   西洋   家风   国学   格局   情商   子女   事物   人性   千年   智慧   书籍   人生   故事   经典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