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

宁波,简称甬,浙江地级市、计划单列市,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杭州一起组成了长江三角洲的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东有舟山群岛,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南连台州。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宁波是世界级的天然良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宁波下辖6区、4县/市,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为3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356平方公里。2020年底宁波拥有户籍人口613.7万人(市区306.3万人),常住人口为940.4万人。

浙江·宁波

宁波自古以来商业气氛浓厚,对近代上海、天津、武汉及二战后香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1843年上海开埠后,宁波商人抓住机遇在金融、贸易、航运、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开办了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味精厂,第一家日化工厂,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信托公司等诸多个第一。宁波商人足迹遍布天下,有“无宁不成市”的说法。主要代表人物有华人富豪、世界船王包玉刚,娱乐大亨邵逸夫,民营航运业巨子、爱国民族资本家虞洽卿,中国民族资本银行和保险业奠基人严厚信等等。

浙江·宁波

宁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面积占陆域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8.1%,平原占40.3%,市区海拔在5米左右,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成甬江,流向东北入东海。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称为鄞,虽在7000多年以前,河姆渡遗址就生活在余姚一带,春秋时越国在宁波修建了水军要塞句章港。隋开皇九年九年(公元589年)并余姚、鄞、鄮等县入句章,县治置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州治鄞县,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浙江·宁波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宁波称明州奉国军。1047年大政治家王安石任鄞县知县,他在鄞县任上任职三年(1047-1050),这期间王安石试点青苗法、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后为来的王安石变法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宁波千年文风盛行打下了基础。南宁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明州升为庆元府,属于两浙东路。南宋时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余姚史氏,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一连数代,久撑权柄,虽然名声不佳,但不失为高门望族。南宋淳熙年间,明州学者杨简、袁燮等人师承陆九渊的“心理”合一,以“心学”为主,兼朱子理学,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四明学派。

浙江·宁波

明初中国沿海地区海禁,唯独明州对外开放。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有明一代最显赫的宁波人当属王守仁(王阳明),他是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堪称全才,在军政上颇有建树,平匪乱,定宁王,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史称“王学”。

浙江·宁波

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明末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余姚人黄宗羲,在政治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指为“使天下不得安宁”的罪恶之源,主张民权,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黄宗羲除哲学、史学外,对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造诣,涉猎甚广。

浙江·宁波

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浙东解放后,在鄞县城区建宁波市,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设地级市宁波市。1984年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6年宁波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确定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近代的宁波商帮闻名天下,一代接一代的民族商人、爱国商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除了商界名流以外,宁波出涌现一大批在政治上、在文化上颇有建树的人物,在政治上有蒋介石、蒋经国、胡宗南等,在文化上有余秋雨、陈布雷、柔石等,在科学上有路甬祥、陈中伟、童第周、蒋梦麟等等。

浙江·宁波

关注@ 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开皇   宁波   鄞县   庆元   浙东   舟山   余姚   宁波市   计划单列市   专署   爱国   南宋   浙江   公元   商人   市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