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自己和需要的人,有没有一句话触动你?

1音乐是可以宣泄情感的工具,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虽抽象,但给人的感受很直白,它比文字来得更有效,因为听者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

2、音乐的速度和你弹的音符的速度是两回事儿。

3、学琴不只是肢体上运动的过程,与其教如何挥动手指,不如指引他用音乐的方式照亮前进的道路。

4、在弹奏乐曲时,音乐里不会每一个音都重要,永远都有主次。

5学习不能只依赖于老师,不然学识水平永远低于老师的高度。

留给自己和需要的人,有没有一句话触动你?

6、钢琴教学是指读谱、听和声这个过程的实现,对音乐的想像留给学生。

7、钢琴教学的过程是对曲子诠释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身、心、灵一起运动的过程。

8如果我们把作曲家的每一部作品比作一个物体,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个物品的零件一个一个的拆开,然后再重新把它组装并还原,这个拼凑灵魂碎片的过程,就是理解作曲家意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的意图,与作曲家产生了灵魂的碰撞。

9、弹奏时,和声、旋律、节奏的传达,即音乐的传递。

10、一部作品,作曲家不起决定因素,演奏者和欣赏者才是主体。因为音乐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不变的,而人的心理在变化。每一个人听同一部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这也体现了音乐语言不受限制的特点。

留给自己和需要的人,有没有一句话触动你?

11、同样的曲子同一个人听,会因时间、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人的心态在发生变化。

12、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如果我们把学者比作一匹野马,那么教者需要做的是收回这匹马,并给他一片草原,然后逐渐放大这个圈,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才能。

13、无论你学什么乐器,都是借助乐器这个工具诠释音乐,这才是学琴最终的目的。

14、我们经常被某一天、某一个人、某一句话所影响,所震动,并铭记在心。

留给自己和需要的人,有没有一句话触动你?

15、弹琴要学会与钢琴对话,要了解作曲家背后的故事。

16、如果你聆听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肖邦……不防边听边记下你的感受,当你把那些碎片拼凑并组装起来,实际上你已经融入了作曲家的灵魂,与几百年前的人物产生了碰撞,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很神奇吧?这就是音乐!

17、听音乐就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巴赫   肖邦   莫扎特   贝多芬   和声   曲子   意图   作曲家   碎片   乐器   钢琴   灵魂   过程   老师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