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烨的艺术之路

编辑:焯阳

崔光烨的艺术之路

崔光烨,笔名崔艺缤、崔圣等,朝鲜族,男,大学本科。现系北京央视某栏目编导,职称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2001年12月入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2013年12月入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02年6月18日入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2006年4月15日入会,全省唯一韩语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6年1月1日入会),中央和地方多家新闻媒体的兼职记者,特约、特邀记者。

毕业于牡丹江师范中文系和东北师大政治系,后又进修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和攻读黑龙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黑龙江省牡丹江人,下乡在“广阔天地”里当过民兵排长,团支部书记等,后在重点中学执教10余年,培养的学生考入清华、复旦、哈工大等全国名牌大学。

1986年10月调入地方电视台新闻部,开始专职新闻编采。曾任《新闻》节目综合责任编辑兼记者,对外部编导,社教部栏目制片人,局、台总编室编辑等从事编导、记者28年。以专家型记者的视角策划、编导和摄制电视片,仅在中央电视台的《旅行家》、《神州风采》、《中国投资指南》、《人民子弟兵》、《部队生活》等重点节目,播发《迷人的三江》、《明珠璀璨》、《北国纸城》、《抗洪战歌》、《抗洪中的爱民劲旅》、《雪上飞虎连展雄姿》、《佳木斯——北方投资新执点》等专题片和纪录片10部;在《新闻联播》、《军事报道》等播发新闻片10条,总长度达70多分钟,节省经费数十万元,在电视对外宣传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较大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10多年的搜集整理和创作,撰写出12集大型电视文献记录片《东北抗日联军》脚本(解说词)。这部片子将填补党史军史和抗争史的重大空白。

新闻业务上的多面手和高产记者,先后在《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商报》、《科技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民族报》、《中央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传记文学》、《北大荒文学》、《名人传记》、《中国外资》、《奋斗》和香港《文汇报》及《韩国KBS广播电台》等国内外100多家媒体、播发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新闻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民间故事、通讯、头题消息、评论、照片等各种体裁作品三千多篇(条、幅)。其中朝鲜文作品400多篇,摄影作品260多幅。

崔光烨的艺术之路

崔光烨与央视记者采访拍摄纪录片

文学创作略有成果。 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先后发表报告文学“她从硝烟中走来” (原载《传记文学》杂志2007 年第3期)、《穿越枪林弹雨 踏平千难万险-----中共北满省委秘密交通员梁在文的传奇经历》(原载《活力》杂志2006年第9期)、“新星闪耀在蒲鸭河畔”(原载《北大荒文学》杂志2000年第4期)、“跨越国界创奇迹”(原载1994年11月2日 《中国食品报》4版副刊头题);抒情散文“百年奥运畅想 ” (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7月14日 四版“清风文苑”副刊头题)、游记散文“人造奇观-----朝鲜西海水闸”(原载《当代世界》杂志2002年第8期)、“初访万景台”(原载《民主》杂志2000年第11期);歌词“在荒凉中托起辉煌”(原载《民族音乐》杂志2009年第六期)、“三江水啊,永远奔腾”(原载《民族音乐》双月刊2010年第二期)等数百篇文学作品。其中报告文学“腾飞的千里马”获中华世纪大采风征文(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主办)一等奖,“勇博潮头 创新图强”获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中国改革报等主办)一等奖,“打造地下长城”获新世纪之声征文(中国作家杂志等主办)一等奖;散文“初访万景台”获中国散文学会等授予的银奖,“江畔晨光”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授予的优秀作品奖。

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上不断创新。先后发表30多篇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论文。其中“试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试论记者的宏观意识”(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1993年第2期)、“电视电子编辑ABC”(《中国有线电视》杂志1998年第4期)、“地方台军事题材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国广播影视》杂志2000年第4期)、“地方特色——电视对外宣传的突破口”(新华社《对外宣传参考》杂志2001年第6期)、“谈谈电视口播新闻”(《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8月28日3版)等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最高学术刊物上。一些专家学者评论这些论文“写得既深刻又具体,是从实践中掏出来的金子”。

具有较高的韩语翻译水平。翻译论文《韩国流通产业的特征与动向》(原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月19日)、《解读韩国流通与物流产业》(原载《物流》杂志2007年第3期)等多篇论著发表在国家级报刊上。还受商务部委托翻译了韩国产业资源部编著的《韩国流通与物流报告书》(20余万字,已公开出版)。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朝鲜语节目》、《中央电台朝鲜语节目》、《黑龙江朝鲜语广播电台》、《延边人民广播电台》、《辽宁朝鲜文报》、《吉林朝鲜文报》、《黑龙江新闻》、《中国民族》(朝鲜文版)杂志、《银河》(朝鲜文版)杂志等朝文媒体上发表各类作品400余篇。由本人亲自搜集整理并翻译了流传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谚语5千余条,其中2千多条入编《中国谚语集成》(黑龙江卷)。

策划和组织指导文艺创作、新闻采访、学术交流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创优评奖成果突出。获国际国内各级奖项150多次。其中国际优秀论文奖2项,全国金奖和一等奖15余项。还多次被授予"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金奖作家"、“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和被市委、市广播电视局和局党组授予“广播电视对上报道先进个人”。

入编《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人才辞典》、《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中国摄影家全集》等10多部辞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北大荒   朝鲜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朝鲜   报告文学   专题片   黑龙江   韩国   编导   中国   散文   记者   杂志   艺术   电视   旅游   新闻   崔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