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石经山记

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云居寺在云居寺东二里处,又称芯题山,唐时名涿鹿山,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

从其名可知,本山与宗教经书有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冬日游石经山记

12月6日,晴,虽冬日,但阳光暖和,无风,是出游的好日子。从四环转莲石路至西南六环,再至G5京昆高速,云居寺路,然后可达。虽是周末,但京昆路上车辆不多,一路通畅,冬日阳光懒洋洋的照着,开起来非常舒服。历经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停车场车辆不多,游人稀少,正适合我一个人闲逛。停车费5元,门票15元,收费还算合理。

冬日游石经山记

门脸不大,由此上山,一路都是石头水泥铺成的小路,整个行程爬升不高,路程也不算远,因此难度非常低,四五岁的小朋友都应该没有问题的。

冬日游石经山记

石经山因刊刻石经、瘗藏石经而得名。隋大业年间,开山祖师静琬选此山,开启千年刻经伟业。留下千年古道、藏经九洞、曝经台等诸多历史遗迹,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不多多得的历史文化古迹。

冬日游石经山记

一路行来,可见诸多的历史古迹及佛教相关景点。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千年前用于先人们为运送经版而开凿的古道

冬日游石经山记

刻经先人们为解决饮用而开凿的水井,也有千年的历史

冬日游石经山记

古时用于歇息饮茶的茶亭,目前已变成一座小庙

冬日游石经山记

藏身半山腰的笑弥勒

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待爬至半山腰,已经赫然开朗,可看到远处的群山及群山环抱的平原。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再往上不远,就到达了藏经洞。一共9个藏经洞,分为上下两层,下层2个,上层7个。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其中,最为有名的为藏经五洞,又谓雷音洞,是佛肉舍利发现之地,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内有菩萨一尊,四壁镶嵌经版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刻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非常珍贵稀有。可惜里面不让照相,只能从侧面拍了一张照片。从网上找了一张内景照供大家参考。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各洞内珍藏的经版及碑刻也非常珍贵。观石碑上整齐的蝇头小楷,就知道先人们所付出的辛劳。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冬日游石经山记

难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为此题为宝藏。

冬日游石经山记

此时再往下看,整个景色又开朗不少,虽能见度不高,但也尽显华北地区冬日暖阳的温和。

冬日游石经山记

再往上,由于景区修整,没有开放,因此遗憾没有看到山顶五台及遗存的两座塔。
石经山与云居寺相邻,两处可以一并游览,可惜去得比较晚,冬日日短,云居寺只有留待下次再去了。

回京路上,在京昆高速会经过韩村检查站,堵了四十多分钟,给要去的各位提个醒,需要有心理准备。


突然想到一个上联,如果你有好的下联欢迎后台留言给我:
经石景山去石经山看石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石经   涿鹿   房山区   房山   水井   冬日   半山腰   群山   古道   古迹   遗迹   海拔   千年   旅游   历史   云居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