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这一站,是从中学时代就神往已久的莫高窟。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在历史书里就已经知道,莫高窟是世界级的文化瑰宝。而让我最心醉神秘的,就是反弹琵琶的飞天。

终于,我们可以见面了。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这是临摹的哦

在这之前,建议来参观的伙伴都再看看“旅游带货达人”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把莫高窟的相关章节再细细拜读一遍。带着故事去看风景,更能身临其境哦。

还有,一定要认真听导游讲解,才会觉得有意思。不然就只会觉得在一个个小房间里看各种色彩黯淡的画和残破的雕像,是品不出味道的。

到了莫高窟,才发现原来每个窟都是特别小的小房间。我还以为是一个超大的空间,上面画着巨型的飞天呢~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莫高窟因为随着岁月损毁严重,迟早要封,所以旁边还多了一个复刻窟,复刻窟里只能大概还原莫高窟的框架,里面很多细节是不一样的,粗糙很多。

为了色彩不被相机的闪光加速破坏,还有对文化的保护,这里不管是莫高窟远窟还是复刻窟,都不允许拍照的哦。但塔前是可以照的。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敦煌市区内的博物馆是可以拍的,所以里面有些图,是用的博物馆的图哈。

好了,我们带着耳朵和眼镜,认真听导游来介绍吧。


莫高窟是怎么形成的呢?

公元366年,夕阳山下,河西走廊黄沙漫天,一位法号乐尊的和尚带着三名弟子,来到了三危山下。这里离敦煌不远,退而脱离了绿洲范围,视野内只有三座嶙峋山峰,巍峨耸立。

乐尊举目四顾,突见鸣沙山上金光闪耀,似有万千神佛尽显,瑰丽无比。震惊之余,乐尊坚信这是佛陀给予的启示。他对着山峰顶膜礼拜,发誓在此地修建佛窟。并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这算不算最早一批的故事营销呢?)

但他应该没有想到,自他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这里陆陆续续开凿了近千年,上下相连五层,南北贯通1600米,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尊。集合了东西文明多种流派、十几个政权的艺术思想为一体,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洞窟中大多绘制佛教故事。每个都赫赫有名,详细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

比如254窟,就有著名的《尸毗王割肉贸鸽》和《摩诃萨堙舍身饲虎》。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而285窟,不但有各种姿态的佛教飞天,还有中国本土的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神话形象也被画了上去。东西宗教神佛彷如在同一片穹顶下,非常不拘一格。佛窟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很多洞窟中后部还凿有连顶接地的方形塔柱,周围粘连飞天、千佛等神佛,体型健硕,恣意洒脱。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这里的飞天壁画是那么的小,色彩也是那么的黯淡。一方面有点遗憾,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一方面又感慨,这里确实是文明的宝藏,每一个细节都如此迷人。

96窟,是唐代佛窟,莫高窟内最大的洞窟,又称北大佛窟,坐落在引人注目地九层佛楼之后,里面是则天弥勒像。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热衷于在名山大川修建自己的弥勒佛像。莫高窟作为佛教圣地,自然也少不了。洞窟内的弥勒佛像高达35.5米,令人惊异的是,这座佛像并非依托山体凿刻,而是少见的石胎彩塑,泥塑五官更加生动立体,却也更难制作保存。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显然,经过多次重绘,则天武女皇的真实样貌已不可考证。

但16窟北壁,晚唐高僧洪辩的跌坐彩塑,不仅脸部轮廓清晰明朗,就连眉眼嘴角处的细微表情都纤毫毕现,是货真价实的人物写实彩塑,。这个洞窟并不大,仅有三米高,场景表现却极为高明。高僧身后的墙壁上绘制了两颗菩提树,书上悬挂着净水瓶和布袋,树下东画有一对持扇比丘尼,西壁则是一个执仗捧帕的侍女。生动再现了高僧在树下参禅,追随着小心翼翼侍奉在旁的情景。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可以看出,唐代的石窟以不局限于宗教神话题材,反而开始着意于对历史的记录和表现.

323窟就是其中的典型,此窟开凿于初唐时期。南壁绘有丰富的佛教故事,北壁则绘制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故事中山水建筑背景及全人物刻画细腻,若是内容再丰富些,就是兼具艺术与故事性的连环壁画了。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颜色鲜艳的都是临摹

敦煌莫高窟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第45窟,修建于盛唐。45窟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
佛祖脸型丰满圆润,两眼细长,作说法相。佛祖两大弟子,年老的迦叶和年轻的阿难对比鲜明。两身菩萨面带微笑,温婉慈祥,肌肤洁白如玉,身姿婀娜。威武刚猛的两身天王与弟子、菩萨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在相同的身姿,也有不同的面部表情。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晚唐后,佛像雕塑线条据趋于僵化,也失去了盛唐时轻快明丽的色彩,缺乏意志和情趣,但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却格外丰富。

61窟是典型曹元忠大殿风格,三边墙壁绘制的供养人,是回鹃公主、于闻公主和曹氏女。不同国家民族的贵族妇女共同出资修建的佛窟,自然也是不同凡响。窟内西壁绘制有敦煌壁画中最大的山水人物图,专家们称之为全景式历史地图。长13米,高3.6米的巨幅中绘制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的山川水景、风土人情、寺庙建筑。据说梁思成先生曾根据图中所绘信息,找到了五台山大佛光寺。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莫高窟内储藏着千年历史,却还是避免不了被别人遗忘。元代之后,王公贵族们不再热衷于在此出资落名。随着丝绸之路的渐渐凋零,莫高窟迎来了沉寂的岁月。

直到1907年,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16窟内一侧墙壁内,里面藏着大量手稿文书,震惊了全世界。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清朝官府不搭理他的汇报,民间百姓把经书烧成灰喝符水治病,外国传道士忽悠他会保护好文物,甚至直接派士兵护送过来拉运一车车的经书文物,还把壁画整副贴走。

虽然很多人说他是历史的罪人,但低价哄骗购买的传道士斯坦因也在《西域考古图记》中说:“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所以这个还是当年时代的问题了吧。这是中国文化的伤心史,屈辱史,却并不能指责,是一个人造成的。

很欣慰也很感动,后来也出现了一批“犟人”——常书鸿,段文杰先生等艺术家,他们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们,一点点地修复壁画雕塑,一平米一平米地种植草皮。

他们青了荒山,却白了头发,其实他们都清楚壁画会衰老。终将有一天会彻底的消失,但他们用毕生生命所做的事情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的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从敦煌陈列中心出来往右拐,沿着车辙走几百米,就会看到一排石阶,登上被黄沙覆盖大半的石阶,常书鸿、段文杰先生就长眠于此。三危山下,与莫高窟遥遥相望。风舞黄沙,仿佛能听到九层楼上铜铃声阵阵。先生们大概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守护着他们所爱的莫高窟吧。


这里不能拍照,但能听到很多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莫高窟   盛唐   敦煌   飞天   彩塑   佛教   故事   洞窟   弥勒   高僧   佛像   壁画   弟子   艺术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