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读道文旅案例:承德草莓公社

一、实施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把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要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水平。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读道文旅案例:中国橄榄谷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武都区是陇南市市辖区,位于白龙江中游地带,是中国最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区域。项目地南部有黄河资源,北侧山上有大面积橄榄树,有溪流穿过,及山泉水泉眼,山下有田园,山坡上有树林环绕的民居房屋。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以橄榄种植景观和农业生产加工为基础;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以综合开发为手段;以村容绿、村业兴、村民富为目标;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的乡村发展平台;通过文化打造、生态引领、产业推动,把陇南中国橄榄谷建成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国内最大、全球知名的油橄榄文化生态经济带。打造成宜业宜游宜居的复合型田园综合体,打造成甘肃省田园综合体示范点。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以油橄榄健康服务为内涵性环节,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定制体验、健康管理、食疗、保健、美容等特色功能植入,满足健康生活体需。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二、实施品牌战略

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质量变革的有效途径。农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强,农产品品种和品质存在区域差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困境,从而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全面优化。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读道文旅案例:承德草莓公社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在农业部公示的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中,河北承德草莓公社荣誉入选。这个村庄,靠着草莓摆脱了贫困,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让乡村振兴的建设真正的做到了因地制应,符合了乡村振兴的精神要求,真正赋予了村民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而赋予小草莓大力量的“幕后操手”正是力求不辜负每一块土地的读道文旅集团。

草莓餐厅内果香阵阵,草莓风车旁溪水潺潺,草莓民宿里新颖雅致,草莓广场上音乐悠扬;还有风雨廊桥、稻田栈道、草莓风车、水上乐园等设施提供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看着眼前这样生机盎然的景象,谁能想到,在几年前,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这个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通过读道文旅集团对此项目的打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的村民,开农家院、搞种养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真正地做到了不辜负每块土地的期望。

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园”“区”能够聚集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应注重“园”“区”平台与特色村镇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适度集中,建设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空间,创建一批农区、园区、镇区互动的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探索和积累经验。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读道文旅案例:贺兰山葡萄文化长廊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贺兰山东麓位于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西靠贺兰山脉,东临黄河,北接石嘴山,南至红寺堡。项目涉及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四个产业大市县及农垦系统,区域总面积20多万公顷。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区为基础,以葡萄产业与旅游等多产业高度结合为特色,规划种植总面积约为100万亩,打造“百亿元+百万亩“省级超大型田园综合体。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 发展模式

结合实际构筑中国(贺兰山)特色的葡萄产业发展之路,以葡萄为引爆,多产业联动发展--从“8:2”到“2:8”的新模式构筑,打造以葡萄特色产业为导向的区域产业综合发展模式--GTT模式(葡萄产业+特色小镇+旅游景区)。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 空间结构

“一廊、一心、三城、五群、十镇、百庄”

一廊:葡萄产业集聚长廊

一心:葡萄文化发展中心

三城:星海湖葡萄酒生态度假城、贺兰山葡萄产业新城、红寺堡葡萄酒文化城

五群:大武口产业集群、农垦产业集群、永宁产业集群、青铜峡产业集群、红寺堡区产业集群

十镇:十个以GTT模式为主导的葡萄主题小镇

百庄:百大特色主题酒庄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制约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收益合理分配,妨碍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用现代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读道文旅案例:青岛藏马山旅游度假区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一、场地背景

(一)区位分析——青岛中心位置,地形高地,价值洼地

青岛藏马山度假区地处中国东部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区位交通便捷,具备发展国际型休闲度假产品的良好基础。由于藏马山位于胶南市的地理中心位置,又称其为“新区之心”,一小时半径圈可达山东青岛、日照、潍坊等城市。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二)交通分析——青岛休闲半径圈的市民最佳出游距离

藏马山地区的交通系统依托于青岛市,从境内外经航空、铁路、轮渡、公路多种交通方式皆可到达山东省青岛市。在“一路、一桥、一隧道”通车后,西海岸新区与青岛市区形成非常便利的复合型交通网络,一小时内的车程将藏马山划入了青岛的休闲半径圈,在青岛市民出游的最佳距离范围内。


(三)资源优势——山青水秀,峰峦叠嶂,开发价值极高

闻名遐迩的藏马山风景旅游区沟壑密布,数条季节性河流流经境内,水资源非常丰富。该区环境保护好,无污染,无噪音,山青水秀,峰峦迭嶂,林茂青翠,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目标定位与开发路径

在整体规划方案中,青岛隆海集团把地区的湖光山色、田园牧歌的顶级生态资源与西海岸新区文化资源完整的融合为一体。对于生态敏感区域,给予重点规划和融合保护,以保证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题定位

多彩田园·休闲世界·闲山逸水·养生福地

(二)规划目标

青岛乡村旅游典范之作、山东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业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

(三)开发路径

1、规模化的田园农业+乡村旅游

2、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体验式旅游

3、特色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农庄

4、农业科普教育+博览体验

5、特色村庄+文化民俗

6、重大节庆带动

7、特色城镇化+乡村旅游

8、多元资本+市场化企业运作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三、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通过“一轴、两翼、三带、十五区”的空间结构,为游客提供商务、体育、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等项目,平衡了区域的开发模式及环境容量,与此同时确定了实施运营规划。


四、成功经验总结

藏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区通过可持续的旅游综合开发,多产业联合经营,3-4年时间,实现200万人次/年游客量,成为旅游度假功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异,人文氛围浓厚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医疗保健、商务会议、体育运动、绿色居住、现代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规划成功地植入了蓝莓、香草、茶、有机疏菜等创意农业,不仅带动了度假地产的环境体系开发,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民俗旅游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当地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带,走出了一条多产业综合协调发展多端盈利模式引领的发展之路。

“创意农业+创意农产品”,打造区域农业新品牌,培育区域内新的增长力。青岛藏马山的创意农业经过整合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结成创意农业全产业链条,从而进行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

五、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小农户长期大量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补齐小农户小规模经营短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答题。随着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丘陵地区、偏远山区也具备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不少地方还通过卫星导航和互联网服务进行信息化田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耕地规模小的局限。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读道案例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陇南   乡村   产业   旅游   创意   青岛   城乡   农产品   田园   草莓   葡萄   生态   案例   特色   农村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