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是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是由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国家,使用的语言不仅仅只有普通话一种,还有非常多的方言。那么,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让小编带你了解吧!


1、官话 (包括标准普通话/国语)

官话是以之为母语的人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汉语一级方言,名称源自中国古代对汉语官方标准语的称呼,朝廷使用的汉语在周朝称“雅言”,至少在明清时已称“官话”,1909年则定称“国语”,1956年中国大陆改称“普通话”。随着学术发展,“官话”在语言学上成为特定汉语方言的专有名词,官话方言旧称“北方方言”。官话这门语言下的西南官话(云贵川和大部分湖北和相当一部分广西,包括四川话、桂柳话)是全国人口第一的方言。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中国官话分布图

中国约七成人口以官话为母语,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的西南地区、江淮地区(江苏中部、安徽中部)以及广西北部、湖南的北部和东南部、江西的沿江地区。

官话一般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以西南官话为母语者最多。

官话是汉语诸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绝大多数地区、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的中部、湖北和四川的大部、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的西部和北部以及江西沿江地区。官话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菀坪镇、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区以及福州长乐航城街道等地也以方言岛的形式出现。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官话成为全球使用量第二的语言

官话过去也被称为“北方方言”“北方官话”,但由于使用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人口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理分布上属南方方言,因此“北方方言”的叫法不甚准确。从1980年代后期起,中国大陆学界的期刊和专著已统一使用“官话”这一称呼,不再使用“北方方言”、“北方官话”的称呼。

现代标准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话、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标准华语)也是以官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规范汉语。

2、吴语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一角(浦城),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是汉语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吴语分布图

吴语语音与古汉语标准韵书《切韵》《广韵》等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声母方面,吴语继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以保留全部浊音为最主要特征,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声调方面,吴语具有仄音之一的入声韵,继承中古汉语整齐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

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吴语在全球使用量排名第17

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太湖片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讲诵多吴语,勾提学佐书”,“诗成作吴咏,及此醉初醒”,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醉里吴音相媚好”。

3、粤语

粤语,广东地区称为广东话、广府话,广西地区称为白话 ,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方言 。是广东地区广府民系和广西地区白话人的母语。在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广西东南部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粤语分布图

关于粤语的起源,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言、源自楚国的楚语等说法,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 。粤语是南方方言里面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其声母、韵母、声调与古汉语标准韵书《广韵》高度吻合 。清代学者陈澧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韵书《切韵》,因为“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粤语是唐代国语。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粤语在全球人口使用量排名第23

粤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的广东省中部和西部、广西东南部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个别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如澳大利亚、新加坡、北美地区、东南亚等国家处广泛流行。在全球使用粤语人数甚多,其中在广东省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

4、闽南语

闽南语,据传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汕尾市(海陆丰)、珠三角、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闽南语分布图

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汕尾话(海陆丰话)、河洛话等;在台湾亦被称为台语、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Hokkien)或咱人话(台闽字写作咱侬话)。

北方河南一带的人民(中原人)入闽始于秦汉,盛于六朝。闽南语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代北方河南一带的人民因避战乱、平叛乱或逃灾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虽不能排除当时闽地本土语言(古越语)对闽南语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是,以当时中原人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看,再从闽南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所表现的特点看,中原人带入的当时河南话在跟当地福建话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古代河南话是占绝对优势的。北方河南一带的中原华夏汉民族(古代河南人)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东南福建,中原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部分跨越海峡,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河南一带语言)。除闽南、台湾外,闽东北的一些地方,及大陆部分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中闽南话都相当通行。闽南话会流传这么广,主要是因为历史上闽南人的迁徙和移居。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闽南语在全球使用量排名第29

福建布政使支持下,招募福建沿海几万灾民,用船载运去台垦殖;1862年,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招徕垦野,因而再次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海陆丰大多数是闽南移民。闽南人不但把闽南话带到台湾及大陆的许多地方,还带到了海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闽南地区的海外交通发展很早,从唐代开始,泉州就同非洲和中东一些国家有交通贸易往来,南宋至元代,泉州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后来,漳州的月港和厦门港也都先后成为世界的重要港口,与海外的贸易一多,闽南人到国外后,自然也就把闽南话带出去;另一个原因是,闽南人很能打拼,当年为了生活纷纷离乡背井,相携到南洋一带谋生。几百年来,闽南人在那里生息繁衍,闽南话也就随着他们在南洋各国生根发展。

其中,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话和台湾地区的闽南话以及流播到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国家的闽南话最为接近,基本“讲会通”,而潮汕地区、南地区所通行的闽南话,虽说也是在不同时期由闽南地区的移民带到当地的,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的变化,它跟闽南地区的闽南话已有程度不同的差异,通话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是,可以说,不管流行于哪个地区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来自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话。

5、客家方言

客家语,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辩识的工具之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麼个话、怀远话等。 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科普:你知道我们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哪些吗?

客家话分布图

客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 、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 。曾是兰芳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官方文书中。

客语主要分布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 香港新界及台湾的新竹、苗栗 、桃园等地。范围主要包括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地区,并被广泛用于中国南方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约有6500万人使用客语。

客家语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中原地区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特征。台湾曾于1988年发生还我母语运动,促进客语现代媒体、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融入时代潮流。

小编在最后想说的是,即使中国方言如此之多,讲的语言不一样,也希望不要搞排外搞分裂,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血融于水的,这些行为只会让外国人更加看不起我们。只有在这样团结的前提下,我们中国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对于这些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还请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方言   闽南语   吴语   粤语   闽南话   闽南   官话   汉语   中原   广西   福建   河南   台湾   中国   语言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