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我们骑车赴京——见到了毛主席!

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1967年5月1日,大多数人都猜到毛主席会在这天来到天安门接见革命群众,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来到天安门,什么地点接见群众就不得而知了,为不放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唯一的好办法就是提前用一天的时间到天安门广场坐等毛主席的到来,这会确保万无一失,为防止我们外地零散中学生被戒严部队清出场地,我们必须标准的红卫兵戎装打扮,身着旧军装,带上红袖章,并且找一个北京市的名校队伍尾随,这样有助于蒙混过关。我与长虎5月1日清晨就开始自东单沿长安街向西步行开跋,越接近天安门广场人流越多,大人孩子都有,但以中学生队伍为多,在接近广场时突然有学生队伍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拐弯进入,我们这些学生为什么不去广场而拐弯进入中山公园?其中一女生含笑回答:“据说今天五一节不在广场和长安街接见了,而是改在公园做游园晚会。”我和长虎听后大悟,并感到新鲜,便身不由己地跟随队伍前进,反正都是红卫兵装束,看不出是哪里的学生,大家都是紧跟队伍一路向中山公园进发,我又问随行的同学是哪个学校的,他回答说:“北航”“北航?那是名校啊”跟着名校在一起总会沾光的,别提心中的幸运了。中山公园汇聚的人流越聚越多,人们的口号声、歌声、欢叫声此起彼伏,这里变成歌声的海洋、口号的巨浪、欢乐的洪流。大家虽素不相识,但有着同一个心愿,要见领袖毛主席,突然人们的口号声高了起来“毛主席万岁!”人们的音调拔高,节奏加快,只见远处西门突然打开,驶进两辆狭长的敞篷吉普,第一辆车上正中站着绿色军装高大威武的毛主席,虽然远隔几百米,主席的身影与轮廓看的很清。后一辆车上站立的是身着蓝色中山装的周总理,他不断地打着手势指挥人群,此时正是中午十二点。

毛主席的突然出现,人群毫无准备,大家谁的话也顾不得听,只是一个劲喊叫“毛主席万岁”不由自主的向前冲,前方北航的学生把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车辆迅速的包围起来,毛主席站在车中间,不停地向欢呼的人群们挥手致意,甚至伸出手来与近前的群众握手,如此一来,人们更是奋不顾身的向前涌去。站在后辆车上的周总理万分着急,指挥解放军组成人墙向前冲出一条路,由于群龙无首,解放军战士也冲不开前方人群的道路,周总理眼见车队无法前行,便果断命令司机倒车后退,很快两辆汽车只一两分钟就退出了中山公园,汽车退出中山公园后,戒严部队立即从里外包围了中山公园,命令人群原地站直不准移动,军人与群众在中山公园贴身立在一起,接受太阳的照烤,汗流浃背也顾不得擦,人们安静下来等待毛主席的汽车再次出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六个小时后,毛主席的汽车也未出现,人们终于发觉毛主席再也不会来了,此时戒严部队撤出中山公园,人们开始恢复活动,并走出南门走向长安街、走向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如同中山公园里一样,口号声、歌声一直是此起彼伏,人们挥动着毛主席语录振臂高呼“我们要见毛主席!”

毛主席在中山公园出现,由于秩序不好,前后最多不到八分钟。第二天即5月2日,人民日报却大篇幅报道了毛主席在中山公园游园,并接见革命群众的消息和照片。

天色黑了下来,我与长虎在广场的人群中穿行着,一会到天安门西侧向上仰望,一会又来到天安门东侧,只见城口的 围墙上里外占满人群,个个显得年高、体胖、面善、慈祥,反正都是大干部,却都看不清谁是谁,有的说这个人是陈毅,那个人是陈锡联,另一个是杨成武,反正大部分人穿绿军装戴红帽徽,少部分人穿蓝色中山便服。

不一会天色渐晚,礼花升起五颜六色,爆满天空,一只只由礼花烟火打入天空的小小降落伞,自高空飘飘荡荡,散发着各色光芒,慢悠悠的降落下来,它们是成千上万,自广场上空慢慢落下,飘向天安门、飘向长安街,落在大树上,挂在灯柱上,飘进人群里。人们欢笑着,伸出双手去迎接从天而降的小伞,小伞不停地闪着磷光照亮人们的笑脸,正在此时,毛主席、周总理还有林彪自天安门内走出,来到城下金水桥边,他们席地而坐,抬头望天,与人们一起共赏烟花,此情此景因部队戒严,围观的不多,很快主席、总理、林彪等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去接见早已等候在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主席一行人在天安门下席地而坐与革命群众共赏烟火的大幅照片,周总理坐地,手指天空诉说着礼花的美丽,整个画面,领袖们是那样的祥和、自然,毛主席还悠闲地吸着烟,表情是那样的从容、天然,一幅领袖和人民在一起的和谐画面。

天安门上领袖们的接待活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天安门下,红卫兵、青年学生们高举语录,不停的高叫着,“我们要见毛主席!”天空烟火不停的闪烁。广场人流不停的无序的飘移,真是万紫千红的广场,花灯闪亮的夜晚,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我突然感到,领袖和人民是如此的亲近、紧密、信任和心心相印。这里哪有警卫?哪里是戒严?分明是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真的是毛主席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党在一起。请问这种鱼水关系,在当今世界哪国有?

我和长虎信步来在广场的西南角,这里是便道、是绿树、是草坪,人们纷纷用水杯自水桶中接水、饮水,周围全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学生男女无比欢欣、热烈,纷纷把水杯递到我们的手中,并邀请前来饮水的人群说:“同学们,我们今晚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一个身着白衣的男生高叫着“奏乐。”路边的录音机立刻洪亮的唱起来。全场同学随歌起舞,因为我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员,跳舞是基本功,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跳进人群,与北大学生共同手舞足蹈起来,口中共同高唱着,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无边的旗海红似火,战斗的歌声响入云,啊、哈、喝,敬爱的毛主席,心中的红太阳,草原上人民热爱你,海枯石烂不变心。

时间已过午夜12点,人们仍然还在唱呀跳呀,欢乐无穷。第二天,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的革命群众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天安门城楼   红卫兵   天安门广场   长安街   天安门   天安   人民日报   北航   礼花   领袖   人群   队伍   群众   广场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