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常听人说:“晋善晋美,锦绣太原。”太原究竟美在何处?这就不得不提太原著名的文物风景胜地、美景代表——“太原八景”,也称“古晋阳八景”。分别是烈石寒泉、汾河晚渡、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晋阳古八景”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故事、目睹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也是来太原时不容错过的美景。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双塔凌霄

永祚寺内的双塔被誉为"晋阳奇观",是太原地标之一。在历代地方志书中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八景之一。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建筑,数百年来,文人墨客、绝色佳人把永祚寺的"凌霄双塔",当作一个绝创于世之艺术珍品或文物珍品给予珍视。所以,这里也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痕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为其颂咏;明代江南七大文人之一的李维桢曾为其吟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艺术家傅山先生曾为其作画;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杨成武将军曾为其挥毫。“凌霄双塔”也成为了太原市第一枚市徽上的标志图案。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崛围红叶

秋天是赏红叶的好季节,这个季节不需要不远万里奔赴香山,只要你在太原,一样可以感受到红叶满山的妖娆与热烈。在太原市区西北24公里处,有一座崛围山。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令人啧啧称奇。崛围山的红叶最为出名,"崛围红叶"也是“古晋阳八景”之一。傅山先生一生钟情红叶,曾邀请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严而梅来此赏红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土堂怪柏

土堂怪柏距今已有1700多年,经历了数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古晋阳的辉煌与荣耀。“土堂怪柏”也是太原市的古八景之一,生长在崖巅,清癯矮小,露着顽强、倔强的神态。其容,憨态可掬,像是幼柏;其质,枝虬干皱,已是古木。“历历崖巅”,有的树身前倾,向外探着,像是一把雨天给崖下游人撑着的伞;风吹木动,像是迎客松,千姿百态,惹人喜爱。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烈石寒泉

烈石寒泉位于汾河出山处东岸的上兰村西烈石山下,泉水清澈异常,冬天温,夏天凉,到了三伏天泉水竟然能冰凉彻骨,所以得名“寒泉”。在清道光二十三年编纂的《阳曲县志》中曾记载,“烈石寒泉:烈石山下有泉,大小侧正不一,汇而为潭,方广数丈,清澈异常。”相传,“烈石寒泉”下方,有一石雕龙头,口吐泉水,还有一方石匾,镌刻着篆体“灵泉”二字,是宋徽宗赵佶的御书。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天门积雪

中国有名的雪山有很多,但大多都是以广袤或常年积雪而出名,也仅仅积雪而已。太原天门山雪山则不然,来这里不但能欣赏到高山积雪的美色,还能惊见一个美丽的冰晶奇观。游过"天门积雪"的人无不啧啧称美,叹为奇迹。与其它雪山相比,“天门积雪”独具特色,是雪山中的佼佼者。而这里也因它的奇观,自古就被列入了“古晋阳八景”。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汾河晚渡

古人观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张颐曾为汾河赋诗一首: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回归来簇就像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那个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也是对汾河晚渡这一美景最好的写照了。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蒙山晓月

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古有蒙山晓月之称。蒙山是块风水宝地,自古历代帝王、将相曾多游蒙山建庙、凿窟造佛。史载:“汉刘聪征刘琨不克,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西遁。”蒙山晓月是指在太原蒙山的景观,蒙山主峰高1325米,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都要高。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巽水烟波

太原城中历史最悠久的湖泊当属文瀛湖,文瀛湖是明代展扩太原城池后由东南半壁雨水汇集而逐渐形成的两片积水,当时的名字叫海子堰。直至清代,因其靠近贡院而被命名为文瀛湖,成为古晋阳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

太原人看过来!“古晋阳八景”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太原   石山   蒙山   大佛   天门   太原市   水烟   凌霄   晓月   积雪   明代   泉水   奇观   红叶   雪山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