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笔塔,建成后不久,科举考试连续高中两进士

惠州是历史名城,到惠州旅游,除了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品味一下惠州久远深邃的人文历史,也是人们常说的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

大家对的惠州的印象多是西湖、高榜山,毕竟惠州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其实惠州的塔也是一个值得欣赏的风景,它不仅只有观赏价值,还有它的历史内涵。据有关资料记载,惠州市区历史上有四塔,分别是西湖西山的泗洲塔,下角的文昌塔,桥西东城的文笔塔,还有在万寿山的万寿塔,万寿塔已不复存在。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笔塔,建成后不久,科举考试连续高中两进士

图为惠州西湖西山上的泗洲塔

其中的文笔塔比较少人关注,只因塔就建在合江楼旁。合江楼位于东江、西枝江的交汇处,高大雄伟,历来是名人墨客喜欢的场所。如果从旅游观景的角度看,文笔塔不高,立在此地,只能作为陪衬,很难招人注目的感觉,不过,文笔塔也是很有历史故事的一座塔。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笔塔,建成后不久,科举考试连续高中两进士

图为惠州合江楼旁的文笔塔

据说惠州在宋、明两朝人才辈出,清朝后文运却一直不兴,在科举制度的时代,选人任用需经科举考试,而到了清朝,特别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当地的读书人基本与进士无缘。为此,人们集资在郡城之西,兴建仓颉庙,郡城之东兴建文笔塔,并将文笔塔下面的一条小巷起名为青云路,祈求紫气东来,振兴文运,使读书人能沿着青云路青云直上。不知是巧合还是风水上的作用,文笔塔建好后,果然在光绪十六年和十八年,郡人李绮青和江逢辰连续高中进士。

资料:李绮青,字汉珍,又字汉父,号倦斋老人,惠阳县城,今惠州城区桥东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进士。

江逢辰,字雨人,又字孝通,号密庵。归善县(今惠城区)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光绪十八年中进士。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笔塔,建成后不久,科举考试连续高中两进士

图为惠州东江河与西枝江交汇处的合江楼

文笔塔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与现在仅存的一段明代古城墙相邻,为楼阁式,五层砖塔,正八边形,高约20.29米。

文笔塔位于桥西区东城,即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墙上,古称文笔,无塔字,取名文笔,古时塔旁边有座惠州府学宫,起名可能与此有关。我囯自明代起,各地仿佛塔形式建有不少文笔塔、文星塔、文昌塔等,塔内供奉魁星、文昌帝君之类神像,希望保佑读书人功成名就,青云直上。惠州文笔塔的建立,反映了郡人先贤振邦兴文的意愿,至今惠州府学宫已圮塌,仅文笔塔独存。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笔塔,建成后不久,科举考试连续高中两进士

图为惠州下角的文昌塔

惠州历来有崇文的之风,而今矗立在高榜山上的挂榜阁,阁内就有万代师表的孔子像,每逢高考前,很多人都喜欢登上高榜山,到挂榜阁孔子像面前,祈求观取得好成绩,以满足对读书进步的意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惠州   合江   进士   枝江   东江   文笔   光绪   文昌   西山   青云直上   西湖   同治   科举   明代   清代   清朝   高中   考试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