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头条:新省长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安徽头条:新省长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挥别主政整整两年的青岛后,王清宪南下安徽。

2021年2月1日下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王清宪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回顾王清宪在青岛的两年执政生涯,工业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高频词”,而在提及产业布局方向时,王清宪最常说的就是“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并以此作为青岛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

而在王清宪履新青岛的同年,安徽全域也被正式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搭上发展快车的安徽,迫切需要在强手林立的长三角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否留住自身优势资源、吸收江浙沪优质资源,将成为安徽崛起的关键。

如今,从青岛来到安徽,注重市场和资本的王清宪能为这个近年来颇受外界关注的省份带来些什么,想必很快就会见“真章”。

凰探第793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挥别青岛,王清宪履新安徽省长

2021年2月1日下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王清宪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安徽头条:新省长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从2019年1月29日履新青岛,到此次离青赴任新职,王清宪在青岛任职整整两年。

回顾王清宪在青岛的两年执政生涯,媒体人出身的他在公开场合多次不遗余力地推介青岛。在他看来,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正在创业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

在产业层面,王清宪基于青岛自身产业基础,布局了工业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两大发展方向,近两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谈到城市发展时,王清宪最常提及的便是“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这一方式方法之下,青岛在2019年交出了21.6%的固投增速,创近7年来最高值的成绩单,而在2020年,青岛民间投资增长又一次超过10%,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固投数据表现亮眼之外,近两年来青岛营商环境同样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变。企业和企业家逐渐站到了城市发展的“C位”,正如王清宪所说,企业是激荡城市发展最大的活力源泉,成全企业家就是成全青岛高质量发展。

执政两年来,青岛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挥别青岛南下安徽,王清宪或将为这个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省份,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安徽:长三角的“后进生”

与江苏、浙江等表现抢眼的“邻居”相比,安徽一直以来“存在感”都不是很高,甚至很多人了解安徽,都是通过南京的别称“徽京”。

知名度的缺失并不能掩盖安徽近年来的努力。

基于地缘上的优势,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不断向东寻求与江浙沪更加亲密地往来。

在2019年12月1日正式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安徽全域纳入规划范围。同时,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安徽8市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市一样,同属长三角中心区。由此,安徽开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早在1990年,安徽省政府就提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期待融入长三角;直到2008年安徽省党政主要领导首次应邀出席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安徽才被初步接纳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再到2019年规划纲要印发,安徽正式融入长三角。

从首次出席会议,到融入长三角发展战略,安徽等了11年。而在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诚然,融入长三角会让安徽获得更多曝光度,但江浙沪发达的经济实力与更加强势的号召力,也让安徽的产业与人口面临被虹吸的局面。且因为经济规模和发展阶段暂时落后于江浙沪,也让外界质疑安徽“拖累”了长三角。

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202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安徽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87万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位居全国第四

安徽头条:新省长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安徽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3.9%的增速让安徽省跑赢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省份,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与韧性。具体数据上,安徽也距离身前的上海越来越近。

究其原因,安徽还是做对了产业发展这盘棋。依托中科大这样的高等院校,借势G60科创走廊,安徽努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大力发展高新企业。尤其是省会合肥,通过政府主导融资的方式,瞄准显示面板、芯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撬动上下游产业链落地。

围绕着这些优势产业,安徽积极引入江浙民间优质资本,以市场化的运作赋能本土企业转型升级。2020年,安徽固投逆势增长5.1%,资本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资本市场中安徽也交出了亮眼的表现。2020年,安徽新增境内首发上市企业20家,其中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8家。截至2020年末,安徽共有上市企业126家,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一。

此外,根据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3%和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2.4%提高到40.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

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意味着安徽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也从侧面印证了安徽产业升级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场和资本在安徽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十四五”大幕拉开,始终强调“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王清宪,就任省长后又将为安徽带来什么?

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招商引资中才能看到实际效果。而与招商引资息息相关的,就是营商环境的打造。

对各地方政府而言,在言必称“优化营商环境”的当下,青岛必须拥有姓名。2019年1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青岛,展示出青岛打造高效营商环境,投资呈现由稳趋快的良好局面。

次年4月29日,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人民日报》刊发的“危困从来都是创新者的机会”中提到,“青岛非常愿意与更多的企业家一起,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在主政青岛两年的时间里,王清宪最为关注的就是企业和企业家,不论是发起“双招双引”攻势,将优化营商环境上升至城市最高战略,还是举办青岛企业家暨“双招双引”大会,让企业家站在“C位”,都体现了青岛这座城市自上而下对于企业和企业家的尊重与重视。

优化营商环境,对于长三角“后进生”安徽来说,也是接下来的破题关键。

在2020年12月11日发布的《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支持各地依法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进“徽商回归”。

历史上的徽商曾是中国三大商帮之一。近年来徽商“凤还巢”的现象显著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机遇让徽商看到商机,将总部放在安徽或将区域总部设在安徽成为众多徽商的选择。

安徽头条:新省长王清宪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作为企业家群体,回归的徽商最看重的必然是营商环境。如何让徽商愿意回到安徽,并留在安徽,考验着主政者的智慧。对于在青岛主政期间已经有过发力“双招双引”经验的王清宪来说,能否将此前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安徽,为更多回归的徽商打造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也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徽商回归的意愿。

营商环境之外,吸引企业家的另一大因素,是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

家电制造业等传统工业制造业,是安徽的优势产业,如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结合地方人才及人口红利,向工业互联网等高端领域发力,是安徽接下来将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毕竟,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市场与资本必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在青岛主政期间便十分关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的王清宪,曾提出要将青岛打造成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以此来促进招商引资。

从青岛看向安徽,以长三角地区优质的资本力量结合市场化的运作思维,显然也将为当地企业导入更加优质的资本以及更加专业的运作手段,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做大自身规模,助推所在区域发展。

此外,在担任青岛“一把手”期间,王清宪曾多次高规格率队南下上海,求学现代服务业。随着安徽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第三产业也成为安徽省接下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随着王清宪的到来,其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关注,再结合安徽临近长三角的地缘优势,未来也有望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安徽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在区域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主政青岛两年来,王清宪见证了青岛的全面起势,这也让外界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在此次履新后,新省长也必将令安徽在经济发展领域,寻求更多的“成就感”。

凤凰网青岛原创

来源:灯塔望海

◎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安徽   省长   安徽省   青岛   企业家   现代服务业   逻辑   资本   区域   力量   环境   产业   城市   旅游   市场   企业   王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