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补锅匠

禹经安

花鼓戏中的唱词“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炉火烧得旺又旺,拉呀拉呀,拉呀拉呀,我的个妈妈娘。”这是长沙花鼓戏"补锅"中的唱词,是著名音乐家李谷一女士的成名之戏。而溆浦的补锅匠就同长沙地区稍有不同。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溆浦的补锅匠多是新化老乡,新化老乡的地方方言口音很重。他们同溆浦人打交道时,口音是相隔十万八千里。他们常称对方为"乡亲",问话称:“咯落有锅子补吗?”骂人喜欢骂“娘买匹的”。问路是:“乡亲,咯落到溆浦有好远几?”他们称小孩子多叫宝,大宝,二宝,三宝。因新化地少人多,所以,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都走出来做些走村串巷的小生意,或做些小手艺活儿,补锅匠就是其中的一种。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昔日的补锅匠,总是挑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个火炉,另一头就是一个有工作平台的木箱,木箱上有长条凿,是专门陶锁匙用的。往日牛尾巴锁是铁的,它内面有扦销。开门时,用一把很长的锁匙,平日把锁匙挂在裤带上,所以锁匙很容易掉落,掉了要配新的锁匙。配锁匙就要请补锅匠,铜锁也是一样,掉了也要配。

来我们这里的补锅匠,他们一般都有一串串着的纯铜板,晃动铜板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那清脆的铜板发出的叮铛声一响,大家就知道有补锅匠来了,偶尔,他们还会拖着长长的声音喊着:打扳钥匙补锅啰......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农村的锅子,往往很容易破裂,裂了要漏水,饭就煮不成,去买一个吗?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只好请补锅匠补一补,补了还能用下去。当年,我家的锅子,多次请他们替我们补过,虽然要打补丁,但理手的补锅匠就不会留多少痕跡,用锅铲炒菜都没有大问题。

那年因方言的不通,乡里一舒姓妇女与补祸匠发生一则笑话。妇女说,补锅匠我的锅子裂口子用不得了。补锅匠说,你支拿来我支看看。女人拿来锅子,补锅匠一敲,锅子发出嘶哑的声音,忙说,你的锅子破刮了,拿起来一照,显出一条见光的长裂缝。补锅匠用新化话说,老板娘你口子很长哟。女人说:你要好多钱?补锅匠说:老板娘是你出水还是我出水,你出水钱就少些,我出水钱就要得多点。女人一听便破口大骂:剁你的脑壳,要你娘出水。她把出水两字听左了,以为补锅匠吃她香油。补锅匠讲的是烂锅子的碎片融化成的"锅水“。当然,这都是语言不通方言惹的祸。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一般补锅,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裂口的须要补;二是有沙眼的锅须要补,不然就煮不成饭菜。理手的补锅匠把锅子拿到手上一敲,就知了,破了的声音嘶哑;有砂眼的嘡嘡的响。开始补锅,先把炉火烧旺,炉堂中有个耐火泥做的小坩锅,再把破锅水放在砂锅中融成铁水。再用尖嘴铁锤,慢慢的敲掉破口处,使口子更大一点,然后把烧成铁水的锅水用铁勺子舀出来,倒在一个防火的帕巾上,把锅子的裂口对准铁水,右手用一个耐火的刷子,压住从下面冒出来的锅水,再把耐火的刷子按住滚热的铁水,把它压平,再用水在地上刷些泥巴在补上的地方刷两次。补完后,补锅匠把补好的锅子往岩上一抛,铁锅在地下打圈,他对老板说,补得好吗?老板见状也说好,然后就给钱,或是给两升米。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补完一家,补锅匠依然挑起担子,摇着铃铛,边走边喊:“打扳钥匙补锅啰,打扳钥匙补锅啰......”六七十年代,他们的足迹,遍及乡野的村村寨寨,到处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

渐行渐远的记忆——补锅匠

我好想再见到他们,听他们游走在各乡镇里,并唱着“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炉火烧得旺又旺”的花鼓戏调调,让这个被淘汰的职业,重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别让它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让后人别忘了他们,也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掉,它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咱们的传统文化。

但是,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着的,这些情景只会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磨灭不掉,挥之不去。

禹经安

2018年7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补锅匠   锁匙   新化   花鼓戏   溆浦   铁水   风箱   裂口   唱词   锅子   炉火   铜板   担子   耐火   方言   记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