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三

早上起来,下楼吃早饭后在兰州市区大街小巷溜达了一会儿。顺便到了租车公司看看,没有找到中意的车辆,于是临时决定坐绿皮火车去张掖。

甘肃省的河西走廊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狭长,绵延1000多公里。因此从兰州出发抵达各地的兰新铁路上的绿皮火车基本上具有通勤公交功能,以便当地居民出行。

我们乘坐的是兰州到嘉峪关的列车,人很多,真的像公共汽车一样热闹。以至于我们没有买到坐票,只能买无座票,觉得有点遗憾,因为长久站会比较累。好在遇到两家人,跟他们聊得很好,后来非要热情邀请我们入座,他们自己站立。说是坐久了也累,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西北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这两家人情况有所不同,聊得久了,也知道了一些情况。

一家是两位老人,平时在兰州市里帮忙带孩子。因为老家在金昌市,因此逢周末就回金昌看看。老人很热情也很豪放,告诉我们自己是铁路职工,子承父业,已经干了几十年,现在退休了,对兰新铁路很有感情,直接见证了兰新铁路从无到有,乃至升级为时速100多公里的现代化铁路。甚至新建了兰新高速铁路,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一路上给我们指出兰新铁路哪里改变走向,哪里增加了安全措施等等,让我们了解了很多。

另一家是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父亲,带两个孩子回金昌老家。自己现在已经定居河南省郑州市,应老父亲要求这次又回老家看看。男孩子20岁左右,左上眼睑自小长有赘生物,以致眼睑下垂,好在没有严重影响视力。多年来,一直在北京求诊,去过301医院和协和医院,目前定期在301医院就诊,病情稳定,祝愿孩子早日康复。

河西走廊东南西北走向,绵延1000多公里,南面是同样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的祁连山,北边是黑湖山等山脉。走廊最宽处数十公里,最窄处甚至只有2-3公里,非常便于古人就地进行设关防守。张掖、武威、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大多是因为兴起,也因为贸易而繁荣。

河西走廊的地表区分非常明显,两边是高山,既不利于通行,更因为降水稀少,地表植被极度缺乏,甚至是戈壁滩和沙漠,而中央尽管同样降水稀少,但因为地势平坦较低,地下水比较丰富,农业发展比较好和,绿色植物也很多。除了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便于提供物质保障。古人交通条件差,行进缓慢,对水源和食物要求较高,马匹的草料也更多依赖就地解决。而这,也是贸易兴起的必备条件。古时中国和西域乃至中亚、西亚、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就在此而且基本上只能在此。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对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

西行漫记之三

这是河西走廊兰州到张掖中间一段,中央植被不算最丰富,但是与远处的祁连山还是差别很大。


西行漫记之三

这是兰新铁路兰州张掖段,当年修建非常艰苦。


西行漫记之三

这张图片非常明显体现了兰新铁路兰州张掖段的植被情况,这也是整个河西走廊的特色。


西行漫记之三

久违的具有浓厚年代感的绿皮火车


西行漫记之三

同样具有年代感,但是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兰新铁路张掖站。


历时5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终于到达张掖。中午时分的张掖,非常炎热但是很干燥,非常不适应。

好在预约的车辆早早等候在站外,方便我们直接上车开始旅行。

西行漫记之三

顺利租到SUV,便于相对轻松进行旅程。


西行漫记之三

了解当地情况


西行漫记之三

烈日下的丹霞景区入口


西行漫记之三

壮观的丹霞地貌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近处是裸露的赤色岩石,远处是植被丰富的河西走廊,非常分明。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这个时候,太阳开始西下,丹霞地貌更明显。


西行漫记之三

这张图片更好区分丹霞地貌与非丹霞地貌


西行漫记之三

即将下山的太阳和天空,结合气球,帮助我们描绘了一副梦幻的画面。


西行漫记之三


西行漫记之三

尽管比不了专业摄影和后期后的画面,但就算这样随手一拍,也很好展示一下。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到处都有明显的沟壑痕迹,但是现场几乎没有看到一滴地表自然水。说明曾经或者有时也有很大降水。

张掖丹霞景区,距离市区大概50公里,车程约1小时,道路修建很好,便于自驾,公共交通也很方便。

如果时间宽裕,游完丹霞景区,还可以去附近的冰沟景区和全中国距离市区最近的大峡谷,这是张掖一大亮点。

这是到达大西北真正游玩的第一天,时间紧凑,但是不影响我们的兴致。尽管有点匆忙,但仍然比较从容完成了预定计划。

回到预定的民宿(在张掖市区,已经达到星级酒店标准)已是接近22:00,房东热情招待我们,帮助提行李,令人我们非常温馨。

当天行程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好好休息,不想出去走走看看了。准备明天往青海西宁出发,了解到沿途风景不错,但是路程很长,还要翻山越岭。

期待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金昌市   嘉峪关   金昌   张掖   西行   兰新铁路   河西走廊   兰州   大西北   眼睑   植被   景区   地貌   地表   市区   情况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