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蒋殊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种花的名字叫蜀葵。

那一天,只一朵,绚烂地开在一个朋友的微博里。引起我注意的还有她在旁边特意标注的四个字:蜀葵,蜀葵。我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重复强调这个名字,但我也是从那一刻起才知道这种花的名字竟然叫蜀葵。

这种花,是我家乡的花,是我小院的花,是我童年的花。然而,我忘记它太久了。若不是这条微博,我或许再不会想起这种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名字,叫蜀葵。

或许从我有记忆开始,蜀葵花就烂漫地开满我的院落。我没有理会过它什么时候花开,什么时候花谢,只记得整个夏日直到进入秋它都存在。在我家乡那片土壤上,蜀葵似乎很容易生长,从来不需打理,永远无人理会,却总是一年更比一年茂盛地漫满小院,甚至延伸至小院上下的田野边。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繁密地生长在我家小院周围的这些花,为什么叫蜀葵?查,蜀葵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为心脏形,花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为6月至8月,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忌涝,种子扁圆为肾脏形,原产地为中国四川。

也因此,它叫蜀葵。那么它是怎样跋山涉水来到我的家乡,又是怎样适应了家乡这片与四川截然不同的土壤?是我的先人,远赴四川把花籽带了回来?还是我的哪一位长辈,在已经从川地取回籽生长为花的别的村庄别的院落随意抓了一把花籽回来?总之从那一天起,蜀葵就成了我家乡的花,成了我家小院的花。我的记忆是,蜀葵自然生自然长,蜀葵花自然开自然谢,无人过问,无人关注。家乡的人不叫它蜀葵,按照音译下来,似乎是“崛起花”,这与百度里搜到的蜀葵的别名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斗蓬花、秫秸花、大麦熟、咣咣花、端午锦、波波头、步步高都靠不上边,那么是家乡人自己命的名吗?是取它从华北这片乡村的土地上决然崛起之意吗?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确实,这决意在我家乡扎了根的蜀葵,高的超过一人,低的也像五六岁孩童。然而不管高矮,每一根都顺茎直直地骄傲地伸向天空。蜀葵花的每一个部位从来不会弯曲,低头,从来不管太阳身处何方,总是直射苍穹。

崛起,多么形象的名字。

它的花开,也毫不吝舍,一根茎干上,密密麻麻挤满十几朵,每一朵花瓣都层层叠叠多达五六层,有的舒展自然向外张开,有的象鸡冠样浓密地卷曲。蜀葵花的颜色也有多种,红的似血,粉的像霞,白的如雪。想想,那样一个黄土地上的小山村,那样一个布满原始窑洞的院落,有一群蜀葵花多姿多彩地摇曳在每一个夏日的轻风里,是多么富有诗意又是多么美妙的一幅乡村田园图啊。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可是当初,我院子里的所有人,从来都不觉得它美。

或许是大人们从不赞扬,我也就只是把它们看成院边随意生长着的一丛杂草。多年以后想起,才知道美这种概念也是需要相互灌输的。如果当初有一个人,或者我的奶奶,或者我的母亲,或者我的邻人,指着这种花儿说:瞧,它多美!我或许一定会觉得它美妙无比。然而当初,院子里连好好去看它一眼的人都没有。

只有一次,一位外村的亲戚来看望婶婶,一进院便大叫:真好看呀,这些花!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婶婶不屑:可能长呢,你看哪儿都是!

或许,这便是蜀葵不受关注不被重视的理由?

七八岁的时候,院子里突然多出一株花,母亲说它的名字叫月季。对于这一株月季,母亲呵护得好精心,按时浇水,按时施肥。每天早晨开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它是不是鲜活如昨。最多的时候,月季上开了五朵粉色花,母亲更是严格要求并严厉禁止我们去动它,包括我那些淘气的堂弟堂妹。这样一来,我们这些孩子对这株月季更多了几分敬畏。月季,当时听来,是多么动听的一个名字。记得,我远方一个表舅家的院落里,就长着不少月季。月季,也是有一年第一次从他家院子里听到这个名字。当时,他的两个女儿每人从上面摘下一朵递到我手上,令我边欢喜边心疼。这么漂亮的花,怎么就轻易摘了下来?而表舅,竟不劝阻,更不训斥,并且还鼓励我:你自己也去摘一朵吧。母亲听到后立刻阻止了我。其实即便母亲不阻止,我也不舍得把手伸向月季,让那么美丽的花朵硬生生断了生命。

也因此当我家院子里终于有了一株月季时,谁都会百般呵护。那一株月季花在我家院子里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贵。上面盛开的月季花,在全院所有眼光的注视和呵护下也便不自觉高傲无比。外面有人来了,母亲也必然要带她们观赏这株月季,包括婶婶们也是,有事无事就过来认真瞅瞅或正绽放或已经凋零的月季。

那几年夏天,那株月季成了院子里唯一令人赏心悦目的花卉。然而如果哪一次母亲忘了浇水,月季便蔫蔫的收了它的美丽,向所有人示威。

而那些漫在小院周边的蜀葵花,却无论旱涝,依然保持它的生机。突然想到,家里人不觉得蜀葵珍贵,是不是因为养护它不需要成本,或者根本就不需养护?

花与人一样,都若此。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不欣赏蜀葵,却不能遗忘蜀葵。蜀葵花瓣,被我们这些孩子一瓣瓣揪下来,再从比较厚的根部揭开指甲长的口子,扒成两片互相嬉闹着贴在脸上和额头。常常是,满脸贴满蜀葵花瓣的孩子们欢叫着撒满院落。院子里,也扔满一瓣一瓣的花瓣。大人们出来看到了,更加腻:难看死了!

蜀葵花还有一样让孩子们痴迷拿来玩耍的,是它没成熟的籽。我们早早把它剥开,取出里面像车轮一样白白的花籽,男孩子们在两个中间穿一根木棍或铁丝,做成“汽车轮”,跑得漫山遍野。女孩子们则用木签穿成“糖葫芦”,沿村叫卖打闹。

蜀葵花是摘不完的。我们频繁地摘,残害;它们执着地生长,盛开。

童年的夏天,我的眼里从未缺少过花,但大多是蜀葵花。

百度里说,蜀葵的花语是温和。我信。它温和地开,温和地谢,温和地忍受我们对它的蹂躏。只是至今才知道,蜀葵花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快乐。蜀葵花,与我们今天娇贵地养在家里的各类花卉一样,也是花。

不见蜀葵花,是我们搬离老家那个小院之后。

次年夏天,眼里突然没了蜀葵花,按理说视觉上也是一个大的落空,而且我的新院子里并无什么花,然而也竟一点没觉得失去什么。那个夏天,我们开始适应新环境,齐刷刷忘记了贴满我们脸庞的蜀葵花,直到它若干年后遥远地出现在一个朋友的微博里。

名作欣赏:阳光下的蜀葵


微博里那一株蜀葵,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凶猛地开始怀念蜀葵,开始回到家乡,寻找蜀葵。曾经长满蜀葵花的小院,房屋坍塌得一败涂地,杂草丛生得无所顾忌。在这个七零八落的院子里,我寻到躲藏在角落里的那棵惟一的小苹果树,寻到婶婶家那棵大桃子树,寻到奶奶从不让我们动一下的那棵梨树,甚至寻到叔叔从别处刨回来艰难地扭扭歪歪生长的那株桑树。然而我寻遍院子里每一个角落,寻遍院子周边的所有沟沟坎坎,却寻不到一株蜀葵。

这艳阳高照的夏日,曾经开满小院的蜀葵哪里去了?

我真的很无力了。我知道这无力里带着伤悲。我百思不得甚解,那些极易生极易长的蜀葵花,怎么能够没了一丝踪迹?

我不死心,回头问一直在本村居住的堂妹。她愕然地看着我:那谁知道?寻它们干嘛?

我知道,她离那个小院太近。她依旧与曾经的我一样,眼里根本没有蜀葵,甚至早已经忘记了蜀葵。一路走来,我拍胡麻,拍放牛郎,拍破败的院落,已经让她觉出我的怪异。如今,我又那么执着地追问蜀葵,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堂妹,怎么会连一株蜀葵也寻不到?

我执着得想哭,她只好不作声,默默陪着我。

于是我退到奶奶家那片总是长满黄花菜的地里坐了整整半个下午,还是等不到蜀葵花出现。

我无比失落,为了寻不到的蜀葵花,更为了对一些事物曾经的不珍惜。

堂妹怯怯地安慰我:姐,我院子里好多月季,你带几株回去吧?

我讨厌月季!城市的公园里,满池满池开也开不败的月季,比母亲那一株漂亮无数倍的月季,堂妹你可见过?

我只想看到蜀葵。

我也知道,家乡再不可能有蜀葵。

从来没有一种花让我如此怀念。我无数次想,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再也寻不到蜀葵。蜀葵是一种花,它曾经茂盛生长的那片土地还在。可是,为什么再也不见蜀葵?

突然间,我被一个解释吓了一跳,那就是蜀葵当年生长在我家小院,初衷便是为取悦人的。而今人去院空,蜀葵,也就再没了生长的兴趣和力量。

离开人的蜀葵,竟然会不再生长。这个道理,令我感动万分感慨万千又极度难以接受。竟然,是我们的离开掐灭了蜀葵的繁殖?

那么灿烂地一年年开满院的蜀葵花,竟然因我们的离去而终结了绚丽的生命?

我不敢也不想相信,可事实就活生生摆在那里。

谁都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小院。因此,也就再不可能在我的小院看到蜀葵。阳光下一丛一丛的那些蜀葵,永远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那车轮一般的花籽,是沉睡了,还是随着曾经的那些男孩子们疯狂开到了远方?

我只承诺,若是将来有幸得一座小院,我养的第一种花,必定是蜀葵。而且我发誓,即便它依然发展到自然生自然长,我也必定会用对待花的态度,对待蜀葵。

【作者简介】蒋殊,山西武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协副主席,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迄今为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小说选刊》《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著有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神灵的聚会》《百年长川》《重回1937》《再回1949》。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阳光下的蜀葵》《重回1937》分别进入2016、2019年全国农家书屋。有作品分别收入中国散文、随笔年选及散文年度排行榜;散文《故乡的秋夜》收入2014年苏教版高中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蜀葵   茂盛   选刊   堂妹   婶婶   院落   小院   名作   月季   花瓣   温和   生长   家乡   我家   母亲   自然   阳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