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对于我国来讲,在海上建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像港珠澳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个个都是世界级的难度。但马尔代夫有座仅仅2公里长的大桥,世界上竟没人敢去挑战,它就是中马友谊大桥。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这座桥是由我国出资援建,连接首都马累和马尔代夫机场的唯一一座跨海大桥。别小看这2公里,这可是世界上首次在珊瑚礁上建大桥,而且这里属于印度洋深海海域,风大浪涌,号称恶魔之海,下面我们就从这2点来聊一聊,中马友谊大桥到底有多难。

第一,中国基建队是如何使用独家秘方,破解珊瑚礁上建桥难题的。

第二,无风3米浪,寻找窗口期,看中国基建队如何在风涛骇浪中建大桥。

大家好,我是机长,老规矩,阅读之余别忘了点赞,还没有关注的朋友,记得点点关注不迷路。

马尔代夫群岛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它与普通岛屿的材质完全不同。它所有的岛屿都是美丽的珊瑚礁,这种材质,密度低、孔隙大、结构性强、脆性大,就好比饼干一样,又酥又脆,在这样的地基上建大桥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珊瑚礁

2015年12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开工便遇下马威,水下桩基作为大桥的基础,支撑着整座大桥18万吨的重量,而如何在珊瑚礁上建大桥实属世界首例,这对于战斗经验丰富的中国基建队而言也是头一遭。

为了能让大桥像定海神针一样站在在又酥又脆的珊瑚礁上,我们从设计上下手,加大钢管桩直径,从普通的1.8米直径加大到3.6米,长度增加到约170米,一直打到海底岩层,单桩重量高达150-180吨,相当于100辆小汽车的重量。这一尺寸和重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钢管桩,这样尽管珊瑚礁的强度很低,但桩基与珊瑚礁的结合紧密,接触面积大,从而保证桥梁的稳定可靠。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加大加粗的桩基施工

但马尔代夫还有一大特色,风大浪涌,这里号称冲浪者的天堂,但对建桥来说,无疑是恶魔之 海。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聊的第二个问题,这个地方,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浪高就有3米,而且温度高、辐射强、湿度大、寒盐高,如何征服印度洋,离不开这三样法宝。船舶姿态仪、波浪监测仪、还有中国力量。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马尔代夫 冲浪者的天堂

通常在水中建桥开始前,都会在主桥旁边搭建一个临时的钢结构施工平台,以便车辆和人员的通行,中马友谊大桥旁边的这座临时钢栈桥,是由1万多个钢构件焊接而成的,焊接工作刚开始就遇到了印度洋上的风浪的挑战,这个浪有多厉害呢,根据施工人员描述,浪打到身上的时候,就相当于被人一记重拳打过来一样,瞬间两眼冒金星,找不到南北。其次每个焊点的焊接工作必须在14秒内完成,因为每个浪涌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4秒,所以每次在海浪扑上来的一瞬间,必须关掉电源并将焊把挂到高处,防止作业人员触电。而这项看似常规的操作却是在海滩边经过了数百次的真实模拟练习后,才熟练掌握的。整个栈桥的2万个焊接点,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钢栈桥

本以为中马友谊大桥,勉强可以在磕磕绊绊中进行下去,但在20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登革热席卷整个工地,全场600多人累计确诊登革热90例,其中住院治疗7例,出血4例,输血治疗1例,项目书记更是患上了最严重的出血热,医院一度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随后整个项目累计献血4500毫升,历经20余天,输血治疗后转危为安,继续奋战在第一线。看到这里,我希望您能在下方评论区打上,中国加油四个字!这就是第一件法宝,中国力量。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因登革热住进 ICU

施工期间,巨大的海浪一波接一波,海上大型浮吊不停的剧烈摆动,连最基本的挂钩作业都无法完成,一度让人怀疑这桥还能不能干下去。后来施工人员发现一个大致的规律,每隔几天,会出现一段浪涌比较小,但是这个时间非常不固定,无法人为测算。为了科学准确地掌握适合浮吊施工的时间段,第二件法宝,波浪检测仪登场亮相了。

但是这个设备需要安装到46米深的海底,用来检测浪涌的变化,这项任务交给了一位51岁的潜水员来完成,从下水安装完成,到浮出水面,只有短短的35分钟时间,一旦超出规定时间,潜水员马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对面海底汹涌的海浪,潜水员艰难完成了这项任务。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51岁的潜水员安装波浪检测仪

根据潜伏在海底的波浪检测仪提供的数据,工程人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里的波浪间距大概在14秒,比我国在修建港珠澳大桥时,6秒的波浪间距大了一倍多。其实,如果波的周期比较短,反而可以保证海上浮吊的正常作业,因为浮吊一直处于两个波峰之上,支撑着船体,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如果波浪间距过大,施工船舶就会在波峰和波谷间剧烈波动,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正常施工的。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波峰

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跨界创新,我国桥梁专家改装了一台用于测试汽车性能的,道路颠簸试验仪器,使它可以模拟海浪起伏,模拟结果显示,在浪高小于0.75米的环境下,施工船舶可以正常作业。下面就是第三项法宝,船舶姿态仪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有了这项数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具体哪一天,几点开始,几点结束,浪高是满足施工要求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获得准确的施工窗口期。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巨大的海浪冲击着施工人员

然而,实际可用的窗口期少得可怜,气候最恶劣的时候,2个月的窗口期加起来只有6天,窗口期每天只有3-4个小时可供施工。因此,施工人员们从不放过任何时机,将所有窗口期一小时不差地利用起来。

从2016年5月到12月,在200多天中不到200个小时的窗口期,加起来不到10天的时间,主桥37根临时栈桥钢管桩、5个辅助平台和35根大直径钢护筒,全部完成施工。

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主桥35根大直径桩基比原计划提前24天完成。

2017年7月6日,主桥承台全部施工完成,比原计划提前22天。

中国在印度洋上炫技,基建狂魔用生命诠释中马友谊大桥有多难

中马友谊大桥通车

中马友谊大桥自2015年底开始施工建设,到2018年7月9日,全桥成功贯通,是我国一条龙服务,从资金、到设计、采购、再到施工,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规范、中国技术,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拥有跨海大桥的百年夙愿。

大家记得多多在留言区讨论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印度洋   友谊   大桥   浪涌   中国   马尔代夫   浮吊   登革热   桩基   栈桥   珊瑚礁   潜水员   作业   基建   波浪   海浪   生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