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呼和浩特

原创 党凤山

因孩子在驰名世界的人间天堂一一苏州购买了房子,我将于今天离开呼市,前往苏州。临行之际,向难舍的第二故乡一一内蒙古首府、美丽的青城朋友告别: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我于2001年从辽宁辽阳退休后,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定居的。20年来,亲眼目睹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呼和浩特的发展变化,享受了大草原“冬暖夏凉”的气候,感受了草原人民深厚的情意和友谊。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在呼市期间,参与了很多有益的文化活动,组织了呼和浩特百人百组万人工程收藏组,成立了呼和浩特市民间收藏协会,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及大召庙会,准格尔旗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多次藏品展览,建立了村史馆、博物馆等活动,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繁荣了文化市场,受到了市民的喜爱与欢迎。


再见了,呼和浩特

说来也巧,不知是时间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我是2001年9月来的,又于2021年9月离开,整整20年对呼和浩特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无数美好的记忆让我留恋不舍,难以忘怀:内蒙古大草原留下了我的足迹;首府青城、钢铁之城包头、宫殿与森林之城鄂尔多斯、避暑之都乌兰察布盟留下了我的身影;《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等平面媒体,留下我的墨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玻璃镜》《青城收藏》;在文化收藏界结识了朋友。为此我怀念内蒙古,留恋青城,想念青城的友人,待我在苏州安顿好后,把在呼市的经历,写成《我的青城记忆》奉献给网友,并在离别呼市奔赴苏州,依依惜别的时候,再次说声: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作者简介:

党凤山,男,1941年润6月14日,生于吉林省图们市,1945年返回家乡辽宁省辽阳市,1956年参加工作,曾在辽阳市第一建筑公司、辽阳市建委、辽阳市城建局、辽阳市园林风景管理处供职。自幼喜欢文学,曾在《辽阳日报》《鞍山日报》《辽宁日报》《建设报》《呼和浩特晚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和《内蒙古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编著出版《少儿对联故事》著《古城新姿》《青城收藏》《玻璃镜》等书籍。

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再见了,呼和浩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呼和浩特   准格尔旗   乌兰察布盟   辽阳市   凤山   呼和浩特市   辽阳   呼市   内蒙古   苏州   首府   晨报   日报   收藏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