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有一座藤田镇中心完全小学。这座小学的前身,是金鳌学校。金鳌学校于1921年奠基,1924年建成开学。

藤田中心小学校园内,有一座阁楼,是永丰县文物保护单位。阁楼的上层是天章阁,基座是忠烈祠。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天章阁、忠烈祠,拍摄于藤田中心学校院内。

宋朝有天章阁学士、天章阁直学士、天章阁侍制、天章阁侍讲四种官职。能担任这四种官职的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比如范仲淹就曾经担任天章阁侍制一职。金鳌学校草创之时修建天章阁,寓意就是希望金鳌学子学有所成,成为范仲淹那样的饱学之士。

金鳌学校草创之时,为了纪念以罗开礼为代表的永丰忠烈之士,修建了忠烈祠。在忠烈祠上面建立天章阁,寓意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告诉金鳌学子:“读书之前,应该先学做忠义之人。知识建立在忠义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对社稷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忠烈祠的大门,有一副对联:

一片丹心光日月

满腔正气塞乾坤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忠烈祠对联,拍摄于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大家一看到“丹心”、“正气”,是不是就想到文天祥?这副对联的来龙去脉,确实跟文天祥有很大的关系。

我给大家摘录一段文天祥的《祭招抚罗水心文》:“江西义士勤王者众,未有如公之劲气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若风霆日星,忠烈伟哉!

文天祥哭祭的罗水心,就是永丰知县、永丰招抚使罗开礼。罗开礼,字正甫,号水心,南宋进士,武冈军教授。罗开礼与文天祥有三同,一曰同乡,二曰同门,三曰同心。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天章阁,拍摄于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罗开礼是吉州永丰县水心村人,就是现在的吉安市永丰县瑶田镇水心村人。文天祥是吉州吉水县芗城人,就是现在的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文天祥与罗开礼,都是吉安人,是为同乡。

1241年,南宋丞相江万里在吉州开创白鹭洲书院。罗开礼和文天祥,都出自白鹭洲书院,都是江万里的门生。虽然罗开礼的岁数跟文天祥的父亲差不多,但他们是校友,是为同门。

元军南下,江万里宁死不当亡国奴,在鄱阳县携亲弟江万顷、儿子江镐殉国。文天祥和罗开礼闻听恩师殉国之后,都秉承白鹭洲门人的忠义精神,举起了抗元大旗,是为同心。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藤田中心小学大门。

永丰县城沦陷之后,罗开礼在家乡举起义旗,招募乡勇抗元。永丰乡亲踊跃报名,加入罗开礼的义军。罗开礼率义军攻打永丰县,不仅收复了永丰县,还活捉元军永丰守将帖木律。

文天祥知道永丰乡勇收复县城之后,启奏天子封罗开礼为永丰知县、永丰招抚大使。罗开礼接天子恩诏之后,率领永丰乡勇,加入文天祥率领的宋军。

永丰乡勇随文天祥、罗开礼一起,打出永丰县,收复了南昌、赣州、吉安等地,成为光复江西的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晚清进士刘翰林题写的金鳌学校校名匾额前半段,拍摄于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文天祥在江西节节胜利,引来了元军大反扑。宋军在赣州兴国,与元军主力展开大决战。这一场战役,以步兵为主的宋军,终究打不过以骑兵为主的元军。罗开礼率领的永丰乡勇,在兴国战役中也伤亡惨重。

文天祥率领宋军,退到永丰县。元军追击到永丰,在君埠乡空坑村与宋军激战。罗开礼为了掩护宋军主力撤退,换上文天祥的衣冠,率领永丰乡勇假扮宋军主力。元军把永丰乡勇当成宋军主力追击,文天祥得以顺利突围。

永丰乡勇在空坑几乎打光了,只有罗开礼等少数乡勇,利用熟悉家乡地形的优势突围。罗开礼突围之后,在陶唐乡大仙岩准备再次招募乡勇,重新收复永丰县城。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晚清进士刘翰林题写的金鳌学校校名匾额后半段,拍摄于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此时的罗开礼,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味。罗开礼在大仙岩溶洞里面“练阴兵”,就是想用法术撒豆成兵。只可惜,法术是不可能灵验的,罗开礼“练阴兵”终究是失败了。

元军追击到大仙岩,罗开礼寡不敌众,被元军俘虏了。元军派人劝降,罗开礼宁死不屈,在狱中绝食八日,壮烈殉国。

在南宋末年抗元战争中,永丰乡勇的表现可歌可泣。随罗开礼起兵的乡勇们,几乎全部战死。永丰县每一个乡村,都有随罗开礼殉国的乡勇。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但是乡亲们口口相传,把永丰乡勇壮烈殉国的事迹,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启明公祠,图片拍摄于藤田镇岭南村。

我是永丰县藤田镇岭南村人,岭南村有座启明公祠。启明公祠门口的集市,是岭南村生活物资交易中心,也是岭南村信息集散中心。我幼年之时,经常在启明公祠听老人“讲古话”。

“罗开礼率领永丰乡勇收复永丰县城”,“兴国之战”,“空坑之战”,“大仙岩练阴兵”等典故,就是我在幼年“听古话”听来的。

长大之后,我买了一些文天祥抗元的书籍,发现史书上的记载,比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古话更惨烈。比如《正气悲歌文天祥》一书,记载的空坑之战。不仅记载了罗开礼和数千乡亲殉国的典故,还记载了文天祥的儿子文佛生在空坑之战中不知所踪的典故。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图为金鳌学校筹建捐款乡贤名录铭文,拍摄于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1921年,永丰县乡贤吴琢之先生、谢黑姑先生等人,在筹建金鳌学校的时候,为了让乡亲们铭记罗开礼率领永丰乡勇抗元的忠烈事迹,修建了忠烈祠,并且留下了“一片丹心光日月,满腔正气塞乾坤”这副对联。

我粗读这副对联的时候,就有热血沸腾的感觉。当我了解罗开礼率永丰乡勇抗元的典故之后,再去细读这副对联,就有悲壮满怀的感觉。虽然我不知道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哪位乡贤,但是我觉得这副对联,写出了家乡人民的英雄气概,是一副水平非常高的对联。

百年校园内的一副对联,粗读热血沸腾,细读悲壮满怀,写得非常好

本文史料来源:藤田中心学校校史《金鳌印象》,《永丰县志》,《正气悲歌文天祥》,《罗开礼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吉安市   对联   忠义   启明   永丰   乡贤   永丰县   忠烈   岭南   典故   乡亲   正气   院内   热血沸腾   悲壮   校园内   小学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