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见闻录:花了父母上百万留学美国的海归,混得不如国内大专生

小刘和小李都是江西人氏,哥俩是初中同学。哥俩的成绩都不太好,中考的时候都落榜了,只能去某县城的民办高中读书。哥俩的父母都有点能力,都通过运作把哥俩送到县城一中借读。哥俩的父母虽然尽力运作,但是哥俩的成绩还是没有进步。

2011年高考放榜,小刘和小李的成绩都不到400分。哥俩都没有达到江西的本科录取分数线,都收到了江西省内大专的录取通知书。小刘被九江某大专录取,小李被南昌某大专录取。

江西见闻录:花了父母上百万留学美国的海归,混得不如国内大专生

小李的高考成绩,距离江西省文科本科录取线差了100多分。小李知道,就算是复读一年,也填不上这个100多分的大坑。小李没有复读,而是接受现实去南昌读大专了。

小刘高中读的是理科,高考成绩距离江西理科本科录取分数线60多分。小刘是既不想复读,也不想读大专。小刘家境殷实,他的父母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人,但是都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小刘在父母的运作之下,去了美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留学。

出国留学的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凭真才实学考进国外名校的学霸,第二种是高考失利花钱去国外不知名大学镀金的学渣。第一种留学的学霸,大部分是前途一片光明。第二种是花钱镀金买学历,往往是得不偿失。

江西见闻录:花了父母上百万留学美国的海归,混得不如国内大专生

小刘是在国内考不上本科,只能去国外花钱镀金的学渣。小刘在美国留学几年,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花了父母上百万人民币。父母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给小刘换回了一张在国内并不吃香的文凭。小刘拿着这张文凭,怀揣梦想去大城市找工作。

小刘走南闯北,在北上广到处碰钉子,只能回到南昌发展。小刘的文凭在南昌也没人买账,只能回到老家的地级市发展。小刘的父母到处托人,在老家的一家企业,给小刘找了一份工作。现在的小刘一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块钱,跟当初上百万的留学投入相比,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小李是特别喜欢文学的男孩子,他在高中就是选读文科。小李是偏科生,他的文笔相当好,但是英语和数学、文综实在是拉跨,所以高考没考好。小李在读大专的时候,一门心思磨砺笔锋,文字功夫越发扎实。

江西见闻录:花了父母上百万留学美国的海归,混得不如国内大专生

小李大专毕业之后,去了江西某银行工作。可想而知,大专学历去银行工作,肯定不是啥好岗位。小李文笔好,写出来的材料总能让领导满意。小李业务能力也强,能够给银行拉到业务。小李有文笔,会拉业务,为人处世情商高,因此深得领导赏识,在银行混得如鱼得水。

现在的小李,在南昌买了房子,回家开的是宝马。小李还娶了老婆,过上了有车有房儿女双全的生活。反观顶着海归头衔的小刘,现在是满肚子牢骚,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小刘这样的心态,自然是干不好工作,自然是得不到提拔。

小刘的心态不好,还影响他择偶。小刘总觉得自己是海归,择偶标准奇高。问题的关键是,达到小刘择偶标准条件的女孩子,肯定是看不上眼高手低的小刘啊。于是乎,小刘到了奔三的年龄,还没有解决婚姻问题。

江西见闻录:花了父母上百万留学美国的海归,混得不如国内大专生

有一次,小刘的父亲和小李的父亲跟我喝酒。老刘对老李说:“我儿子混得比你儿子差远了。早知道会这样,我就不花那么多钱送儿子去留学了。当时的房价便宜,我要是拿着这笔钱在南昌买两套房子就好了。”

我当时就想啊:“国内考不上好大学,跑到国外不知名大学镀金留学的孩子,现在应该有许多人得不偿失,肠子都悔青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江西   父母   南昌   哥俩   大专生   得不偿失   美国   文凭   文笔   海归   大专   本科   成绩   国外   高中   银行   国内   旅游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