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季中国藏民居论坛,7月22日在道孚县举行。此次论坛由道孚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道孚本土专家、学者和嘉宾齐聚一堂,“康巴第一藏房”出谋划策,共同讨论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据了解,道孚藏民居作为中国藏民居艺术的经典代表,被列为省级文物,民居建造技艺获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康巴藏式建筑基本类型中占有无出其右的地位,享有“康巴第一藏房”的美誉。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道孚“崩科”式民居,是木质结构为主的干阑式藏房,以安全坚固、抗震性强著称,整体建筑无一颗铁铆钉,内部布局功能合理,上下空间布局推究,从而有效抵御日照长、风沙多、温差大的高原气候,满足农牧区群众的居住需求。同时,作为藏汉文化深度交融的结晶,道孚藏民区融合藏汉的建筑工艺,人字形、青瓦片、汉式花格窗,充分体现了藏汉民族文化的深入交流和民族团结。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藏民居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率先为大家讲解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道孚民居的关系;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茶马古道专家李旭从茶马古道的历史角度,讲述了道孚民居的演变历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理事徐宗威从建筑艺术的宏观角度看待道孚民居,对目前的藏式民居建设情况、居住舒适度、改良改造等方面抛出话题,并与现场观众展开讨论。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中国国家地理等不同机构,民居、民俗、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藏学专家、学者和嘉宾,共话藏民居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同时从藏民居发展演变、地理环境、色彩结构等不同角度分别发表主旨演讲,阐释道孚藏民居作为中华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除此之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还于7月23日为道孚 “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授牌,并设立中国国家地理“道孚民居观察拍摄基地”红框实地标识牌。为推动道孚藏民居传承发展、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帮助道孚打造享誉全国的城市名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对促进群众增收、推动旅游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2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康巴第一藏房”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道孚县宣传部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青瓦   道孚县   中国科学院   道孚   专家   藏民   西藏   出谋划策   民居   国家地理   古道   中国   角度   建筑   艺术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