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的由来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太后裔建颛臾国(附庸于鲁国),主祭蒙山。

春秋时期,在现平邑县境内,有卞邑、邱舆邑、武城邑、东阳邑、颛臾国。

战国时期,境内有卞邑、颛臾国、南成邑、东阳邑。

秦朝,县境内有南城邑。

西汉初年,境内有南城县、南武阳县。

公元前50年(汉甘露四年),汉宣帝封鲁孝王之子刘敞为平邑侯,置平邑侯国,属东海郡。

公元1年(汉元始元年),汉平帝封东平思王之孙刘闵为平邑侯。

公元9年(天凤元年),改南武阳县为桓宣县。

东汉至东晋时期,境内有南城(成)县、南武阳县。

公元25年(建武元年),改桓宣县为南武阳县。

南北朝时期,境内有南城县、武阳县。南朝宋时,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北朝齐时,南城县并入武阳县。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武阳县改称颛臾县,治所未迁。

627年(唐贞观元年),将颛臾县并入费县。

1939年(民国28年)7月,设立费县办事处。

1940年(民国29年)2月,成立费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辖行政区划与费县办事处同。

1940年(民国29年)6月,费县西部地区(主要为今平邑县境)划分为费南、费北行署2个县。

1942年(民国31年)5月,费北行署改称费北县(在今平邑县和费县的北部)。

1942年(民国31年),设立费西办事处(县级。以今平邑县天宝山区为中心),成立费滕边办事处(县级。在今平邑县、邹城市、滕州市交界处)。

1943年(民国32年)12月,费南县改称费县(在现费县境内设立温河县)。

1943年(民国32年),撤消4西办事处和费滕边办事处。

1946年(民国35年)4月19日,鲁南行政公署颁布训令,将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称费县。

1946年(民国35年)1月,将费北县和费东县合并成立蒙山县(在今平邑北部)。

1947年(民国36年)9月,设立白彦县(在今平邑南部)

1952年3月,撤消蒙山县,将其西部的第1至第4区及所辖73个乡镇划入平邑县。

1953年8月,白彦县撤销,将其北部的第10至第13区及所辖33个乡划入平邑县。

几经调整,到2005年平邑县下辖辖16个乡镇(平邑镇、仲村镇、卞桥镇、铜石镇、地方镇、郑城镇、白彦镇、温水镇、保太镇、柏林镇、武台镇、流峪镇、丰阳镇、临涧镇、资邱乡、魏庄乡)、1056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平邑县   蒙山县   开皇   南县   费县   平邑   南城   东阳   南城县   县境   元年   由来   民国   公元   境内   办事处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