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艺术介入乡村”的现象逐渐变得普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将目光投向了乡村,不仅在乡村里居住、创作,更把他们的艺术作品与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紧密结合。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介入乡村”既激发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意愿,也盘活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客观上产生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不仅如此,艺术与乡村的结合,还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升级,让乡村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从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艺术乡村化、乡村艺术化,虽然有着不同的内涵,但都是乡村振兴的可实践路径。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由来自民间的370多位艺术家以及当地村民联合打造的,兼具餐饮、娱乐、观光等多重功能的复合型文化旅游项目——韩国Heyri艺术村,是“移植时尚文化,助力地域文化再造” 的经典案例,它从细小而微的角度,展示着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韩国艺术村是如何通过营造艺术及文化特色,发展成为韩国乃至世界闻名的艺术村落的。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Heyri村位于首尔近郊,距首尔约1小时车程,距离朝鲜半岛上那条著名的“三八线”不超过30公里。以前的Heyri是南北韩交界的荒芜地带,直到1997年,有十家出版社相中了这块军事气息浓厚的偏僻之地,计划以出版业发展为主。消息传出后却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大批的作家、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员、建筑师、音乐家等等。他们合资向政府买下这片约50万平方米的土地,然后同心协力、各尽所能地将之打造成今日世界闻名的艺术村落的。


纯粹的田园画风


这里的每一个元素,如建筑、街灯等都是居民们在深思熟虑后,在尽可能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成的,确保这里的每一处都可以体现其最自然的美丽,营造了一种诗意、悠闲、纯粹的田园栖居氛围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Heyri艺术村的路都是土路和石块铺的弯曲的路,为环境和社区氛围考虑,对于起伏不平的地势也并没有填埋打理,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建筑依小山头而建,房屋之间没有围栏或围墙,村子里有小溪、池塘和大片的草场,颇有田园牧歌的味道。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统一的村貌规划


为了契合村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宗旨,要成为在这居住的会员,必须先提出房屋规划以及艺术文化发展规划,得到理事会通过后才可成为正式的会员。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在这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但是每个会员每年至少要公开发表两次新作品,否则将会有相应措施进行管理。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因为不爱大都市那种摩天大楼和狭窄的天空,这里所有的建筑,高度不允许超过3层,以便于大家可以看到远处美丽的风景,可以自由地让全身沐浴在阳光中。所有电线埋入地下,空中没有电线杆,只为了给“村民”留下一片完整的蓝天。村里也没有很亮的路灯,这样夜晚能够看到星星。


鸟语花香的森林房子


“森林的房子”,对于任何一个喜欢乡村生活的人来说都是理想的地方。它的建筑结构非常独特,这里被树木、池塘、野花、小鸟、自然的声音所环绕,给住在这里的客人一种自己似乎是住在森林里的感觉。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由于是落地玻璃,因此自然界中的微小变化:一片树叶的飘落、一朵小花的盛放、一阵微风的拂过等变化都可以被住客感觉到。


特色“咖啡村落”


踏入Heyri村,感觉进入了一座咖啡村落,从街边到巷内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咖啡馆。这是Heyri村的“咖啡战略”。以韩国人最喜爱的咖啡为突破,通过时尚消费,降低文化门槛。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这个空间的诸多细节都精致得惊人。有时是餐桌的背景装饰,有时是小巧却复杂的建筑结构,有时是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庭院、空间。不高深,不冷淡,到处是融于寻常岁月的烟火美感。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休闲空间


Heyri村还设置了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休闲空间,提升区域的综合吸引力。这里的萤火虫咖啡书屋,收藏了近4000册图书,可以算是韩国最大的私人图书收藏馆,让Heyri村生色不少。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其主人是韩国资深记者,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因为工作与个人爱好的关系,家里有很多书籍,所以创造了一个充满书的空间,期待与爱书人一起分享。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两层的建筑从外部看就像是一片树叶的形状,灵感源于书屋前的古树。为了将书屋和古树融合为一体,主人便想到了把书屋屋顶设计成树叶形状,构成一幅:古树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萤火虫书屋”,书屋也时刻在依赖着古树的温暖景象。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丰富多元的时尚艺术地标


Heyri村被称为韩国当代建筑设计最高水平的展示场,是由建筑大师遵循Heyri村建筑委员会设定的原则设计而成,这里的许多建筑都获得了各种大奖。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现代感十足的生态建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杂志争相报道,也吸引了众多建筑艺术爱好者和游客,让这里成为众多韩剧最喜爱的外景地之一。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走在Heyri村,处处有作品,处处是设计,这里已经成为体验韩国创意的乐园。


儿童亲子游乐打造


Heyri村不仅为成人提供各种艺术展示馆,还为儿童修建了“铁皮玩具博物馆”“泰迪熊艺术馆”和“玩具馆”,都是集游戏、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游艺空间,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亲子家庭。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文艺乌托邦


货币博物馆、洋铁玩具博物馆、世界民俗乐器博物馆。每年秋季,40多个画廊集体开放,游客可以亲身参与演出、娱乐和讲座。身体的律动和音乐的乐律让来到这里的人不分彼此,充满欢愉。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丰富的艺术节及文化创意活动


Heyri艺术村分别在春季和秋季举办Heyri潘节和Heyri乐团音乐会,并在全年不断推出私人展览及音乐演出。此外,还有艺术家工作坊、文化课程、艺术产品展销会、博物馆和画廊展览等活动。丰富的艺术节及文化创意活动大大丰富了艺术村的文化及艺术魅力。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Heyri艺术村通过游客学习、临摹文化产品、参与文化展览、研讨会及节日活动等文化产品消费给艺术村带来了基础文化收益,同时咖啡馆、餐馆、民宿等配套社区服务产业带来了外延收益。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随着Heyri艺术村的蓬勃兴起,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坡州奥特莱斯、坡州英语村陆续兴建,促进了旅游业、配套消费服务业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坡州社会经济发展。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如今的Heyri村不仅是各领域大师展现自己的舞台,还是面向所有热爱艺术和文化的大众开放艺术旅游地,是首尔人热衷前往的文化休闲地,更是游客体验韩国创意文化的必到打卡之处!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纵览Heyri艺术村的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到:韩国Heyri艺术村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全体村民创意时尚的设计之外,最重要的是成功结合了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艺术村在建造的过程中,始终以保护自然为第一要义,遵循村民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从追求美好田园生活的角度,以时尚为纽带,将这里打造成独一无二的自然村落。


当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纷开展起了新农村规划与改造工程,旨在实现乡土文化的复兴,促进村落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柯木露营地设计认为,韩国Heyri艺术村无疑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用艺术拉动乡村发展,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用艺术结合当地的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创产品等,以此实现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艺术唤醒乡村,韩国这个曾经荒弃的村庄如何通过营造艺术闻名世界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睿途旅创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韩国   乡村   艺术   创意   村落   村庄   田园   村民   艺术家   书屋   博物馆   咖啡   自然   建筑   文化   旅游   世界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