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水车博览园游客众多,但人们只关注水车,很少有人注意到公园最东面的那座桥。只有一些老兰州人才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兰州握桥。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旧时有八景,其中之一是“虹桥春涨”。旧时每逢暮春,兰州马啣山、阿干镇一带的深山沟及阿干河上游冰雪消融,山洪暴涨,奔涌握桥之下,水沫飞溅,浪涛轰鸣,水雾氤氲,握桥恰似一湾彩虹横卧在有如云奔烟飘的波涛之上,形成“虹桥春涨”景观。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虹桥即指卧桥,亦称握桥,原址在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金天观)东侧的雷坛河上。

曾经的雷坛河是兰州人心中仅次于黄河的“母亲河”,发源于榆中马衔山的清泉,一路汇集了山寨、铁冶、琅峪、大楞杆、烂泥沟等支流,形成了汹涌的雷坛河,两岸草木繁盛、风景如画。人们在河畔开辟良田、种植大片的梨树,握桥上游不远处的兴远寺,每到春天梨花盛开,芳香四溢,形成兰州古八景之一的“梨苑花光”,风光旖旎。雷坛河河滩上有繁华集市,临洮方向运来的粮食、西固河口来的西瓜、沿黄河而来的木材大都在此地汇集交易。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雷坛河还有一个至今响亮在兰州人口中的名字——水磨沟。昔日,从阿甘镇到金天观的几十里河畔,沿河分布着近百盘水磨水碾,供应城区及周边十里八乡的面粉。兰州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和“磨”相关的地名:磨沟沿、甘家磨、王家磨、水磨滩等。如今行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还有很多农民售卖“水磨沟的桃子”,言语间有着“百年品牌”的骄傲和笃定。文化宫的下西园路,至今遗留了雷坛河集市的繁华,阿甘镇、八里窑沿线农民习惯将所种瓜果蔬菜拉到此地售卖,四季不断。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雷坛河从金天观东侧汇入黄河,而握桥,曾是越河的主要津梁。据《皋兰县志·桥津》记载:“卧(握)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雷坛河也称阿干河)。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相传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鲜卑族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建造方法特殊,在两岸堤坝插木,挑梁凌空对握,河中无柱,不惧水冲之患,称得上是建桥史上一次技术革命。它的仿造也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卧桥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其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代表”。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于明永乐年间重建。清乾隆间因战火、洪水,三坏三修。嘉庆二年(1797年),刘汉捐银3000两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曹晓霞出资补修。光绪十三年(1904年)再修。握桥由28根朱红大柱组成桥廊13间,中间3间,两侧各5间。廊柱下端柱头倒挂,雕成桃形,柱的上方有缕花装饰,花栏廊厦。桥头翼亭四角飞檐,卷棚歇山顶,上盖黑色琉璃瓦,造型雄伟奇特,建筑手艺精巧,别具一格。翼亭均有题额,东亭前额“空中鳌背”,阴额“彩虹”;西亭前额“天上慈航”,阴额“新月”。曾有《虹桥春涨》诗云:“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因为是木制桥梁,自来只能人行,不许通车。民国时期,为了能让车辆通过雷坛河,在握桥南侧增修公路木平桥。1952年,为了修通七里河、西固的西郊林荫大道,政府决定将解放门以西的路段加宽。当时握桥已影响交通,若保存老桥,则需拆迁众多的居民房屋。最后,只能选择将桥拆除。据拆除时的实测,该桥净跨度22.5米,全长27米,桥高4.85米,宽4.6米。桥廊坡度20度。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2006年,甘肃安居建筑集团在雷坛河桥西侧施工时,发现了三块石碑,后上交到兰州市文物局。经专家鉴定,三块碑中有两块为普通功德碑,而另外一块则镌刻有《重理桥梁开拓道路乡募义举碑记》,落款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其上书:“以木板而铺桥中者革故也,以石条而镶台基者佛寺赖以巩固也,以石块而填河底者去淤泥而免坑坎也 。”此碑刻记述了道光二十二年重修握桥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填补了史料记载中只有重修的大致经过而无技艺记录的空白,堪称金城古八景的珍贵佐证。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握桥,承载了那么多的金城历史、兰州记忆。人们不甘心让其消失在历史风烟中,故而大力重建和保护类似建筑。

兰州兴隆山握桥位于榆中兴隆峡谷,是目前州境内保存最好的古握桥。据记载是由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县唐鸣钟创建,故称“唐公桥”。后屡毁屡修。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李醇和重建木结构拱桥,名“迎善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再建,称 “云龙桥”,桥长23.6米,跨度9米,桥面宽3米,为13踏步斜坡式桥。桥上建廊9间,桥头各建南、北桥亭一座,为歇山顶四角飞檐结构,东、西两侧带耳房,顶部均布琉璃瓦,是登兴隆山的必经之路,也是领略古握桥风姿的好去处。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兰州握桥今安在?哪里还能一睹“虹桥春涨”风姿?

为了让兰州市民和游人一睹昔日“虹桥春涨”胜景,兰州市于2005年在水车博览园东侧新修兰州握桥,桥下有河,再现雷坛河上古握桥的姿态。此外,兰州市五泉山公园、金城关、永登红城镇等地也分别建有握桥,昔日古握桥之建筑精髓,在兰州终得以传承。

#中国城事看鉴甘肃#

来源|甘肃农民报 毛婧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兰州   榆中   嘉庆   兰州市   光绪   河口   金城   兴隆   黄河   水磨   水车   甘肃   道光   风姿   中国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