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这两天资本市场上最魔幻的事件,莫过于美国散户和机构的世纪对决。

美国散户通过Reddit贴吧版块“WSB”摔杯为号,聚众暴力拉升“游戏驿站”(GME)、AMC、诺基亚、黑莓等“WSB概念股”,导致做空机构纷纷爆仓,缴械投降。

史称“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的老板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虽迟但到,从不错过热点的币圈神童孙宇晨也在周五高调宣布:代表亚洲势力,加入WSB。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这不比博人传还燃?

写“散户暴打华尔街机构”的蹭热点文章已经很多,什么娱乐号营销号都一拥而上了,真正讲到点子上的却没有几个。

作为一个专业青年财经号,不写则已,一写就要对得起沃顿哈佛哥伦比亚商学院多年的网课教育。

所以本文有两个目标:

一是深入浅出地讲一讲事情经过,让小白看了也能跟女朋友眉飞色舞地复述发生什么事了。

二是少一些drama,多一些深度分析,争取做到讲得客观,讲得透彻。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在介绍事件经过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回忆一部2018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

2045年的美国处于秩序崩坏的边缘,普通人债台高筑,屈居于贫民窟,只能通过手头的VR设备进入“绿洲”,逃避现实。

现实世界中的边缘人、失败者,一旦进入“绿洲”就能化身超级英雄,施展真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抱负。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在电影剧情里,“绿洲”的开发者在去世之前设置了三道关卡并留下了线索,破解谜题闯关成功者就能获得“绿洲”的最高控制权,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遗产作为奖赏。

于是,屌丝男主韦德·沃兹同大家一样,加入这场解谜的竞赛之中,并且凭借自己对游戏的热爱和逆向思维,联合小伙伴一再击败公司化运作的机构玩家IOI。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机构玩家IOI

在最后一关燃爆全场的战斗中,韦德甚至通过直播号召成千上万名普通玩家,一同与机构玩家展开殊死搏斗……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回到2021年,现实同电影如出一辙,只不过“绿洲”变成了美国股市。

受疫情影响,在失业率飙升,实体经济凋敝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高喊着YOLO将钱投入股市梭哈,赢了就能支付租金房贷学费,输了大不了学川普原地申请破产。

在这场金钱游戏中,个人玩家就是散户,机构玩家IOI就是华尔街上的做空机构。

而电影中的男主韦德·沃兹,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也确有其人。他叫Keith Gill。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在Reddit贴吧版块“WSB”里,他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号“DeepFuckingValue”。在YouTube上,他还运营着一个频道,名叫“咆哮の小猫咪”(Roaring Kitty)。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Keith Gill的YouTube频道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Keith Gill现年34岁,是一位两岁萌娃的奶爸。在通过这次战役实现财富自由之前,他与大多数社畜一样,在一家保险公司过着打工人碌碌无为的日子。

妈妈面对采访回忆道,Gill打小起就爱钱。小时候每当路过彩票店,他就会捡地上别人丢掉的刮刮乐奖券,看看还能不能刮出钱。

长大后,他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在股市上,他喜欢从别人眼中的垃圾股中寻找宝藏。

“游戏驿站”(GME)就是他眼中的宝藏股票。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线上购买数字版游戏,主营实体游戏业务的“游戏驿站”在资本市场上被贴上了“行将就木”的标签,股价从2016年的26美金一路被打压到2019年的5美金。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游戏驿站之前的股价走势

在这个时候,Gill决定拿出他那5万美金的积蓄,买入“游戏驿站”的看涨期权,all in梭哈。

与一般赌徒不同,在下注之前,他已经进行了一套缜密的分析:

Gill经过财务分析发现“游戏驿站”的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都很健康,如果这时候就算清盘,公司实际价值也比股市上的市值要高。

也就是说,股价再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了,上行空间远比下行空间要大。

更为关键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可能大举反转股价的Bug:这只股票的卖空率居然超过了140%。

(所谓卖空就是投资者预计股价会跌,提前从券商那里借来股票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买回股票归还给券商,从中赚取差价。)

一旦卖空率超过100%,就意味着有些做空机构不讲武德,在没有实际借入股票的情况下直接卖出股票,俗称“裸空”(Naked Shorting)。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马斯克发推质疑裸空:你不能卖不属于自己的房子,却能卖不属于自己的股票?

“裸空”会对金融体系造成极大的风险,因为一旦空头判断错误,到时把市面上的筹码都买回来,都不够他们还的。正因为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当局普遍禁止了“裸空”。

但是美国监管层还是对“裸空”的做法睁一眼闭一只眼,因为华尔街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发现“游戏驿站”这只股票上存在着大量“裸空”仓位,Gill大胆判断:

未来某个时间点一旦发生“轧空”,GME的筹码瞬间就会被炒出天价。

(所谓轧空,就是指空头在触及止损线时被迫从市场上高价买回股票归还,从而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导致越来越多的空头踩踏爆仓。)

这两条逻辑判断,就是Gill解开关卡的重要线索。就像《头号玩家》里的男主一样,他将自己的发现通过贴吧和YouTube频道分享给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大约在半年之前,Gill开始戴上红头巾,以资本市场嬉皮士的姿态做起直播。因为怕直播会吵醒隔壁正在睡觉的女儿,他还把工作室搬到了不见天光的地下室。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从一开始被人嘲笑,到渐渐有了追随者,Gill用越来越高的实盘晒单收益证明了自己。

到了2020年底,因为管理层的更迭和公司战略的调整,游戏驿站的股价从5美金一路涨到了20美金,Gill的盈利已经达到六位数。

当旁人奉劝Gill见好就收,落袋为安时,他面带微笑地表示:这只是个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Gill一股不卖的做法坚定了支持者的信心,“GME YOLO”的口号开始响彻WSB贴吧。

1月12日至14日短短两天时间,游戏驿站的股价就从20美金飙升到40美金,翻了一番。

这让众多做空机构嗅到了血腥味,开始变本加厉地做空,要知道,只要将股价从40美金快速打压回20美金,利润就是100%。

《资本论》怎么说来着: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的老板率先在社交媒体上引战了,他宣称游戏驿站最多只值20美金,同时大骂现在来追涨的散户都是被忽悠的傻X(suckers)。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WSB老哥们的怒火这下彻底被点燃了,在他们眼中,这些华尔街机构就是贪婪和自大的化身。

在十多年前那场金融危机中,这些年轻人目睹了自己的父母丢掉工作,还不起贷款,然而这些机构却借机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做空,狠狠发了笔横财。这就叫美式人血馒头。

一篇篇檄文发出,越来越多对机构不满的散户开始加入这场战斗,几天之内,WSB贴吧的粉丝人数就从200多万飙升到了700多万。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单个散户势单力薄,但是聚沙成塔,这么多人往一个方向发力,再嘴硬的机构也顶不住啊!

结果,后来大家都看到了,“游戏驿站”在过去两周之中上涨了1500%,众多做空机构在这只股票上惨遭轧空。

香橼以亏损100%的战绩举白旗认怂,梅尔文资本(Melvin Capital)巨亏40亿美金,差点破产。

这时候,带头大哥Gill更是晒出了他的仓位截图,当初的5万美金已经变成了3000多万美金。

他依然坚持不卖,老哥就是头铁。

在这位OG的感召之下,WSB又对多只空头盘踞的股票进行了定向爆破,上演了一出“火烧连环船”。上一次互联网这么热血的时刻,还是“帝吧出征,寸草不生”。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WSB概念股一览

机构们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回想一下《头号玩家》里那场万人终极对决,IOI公司为了阻止男主通关,不惜启动毁灭炸弹,让地图里的所有玩家全部掉线。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在上周四机构们采用了同样的做法,居然伙同券商平台限制了WSB概念股的交易,只准卖不准买,迫使游戏驿站的股价在当天腰斩。

(这些做空机构和券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给梅尔文资本注资的Citadel,同时也是券商Robinhood的大客户)

到了周五,券商平台迫于舆论压力和集体诉讼的威胁,又重新允许了WSB概念股的交易,WSB老哥们闻讯展开反攻,又把股价拉了回来。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戏剧化的股价变动

截至目前,这场散户和华尔街做空机构的拉锯战仍在继续。

机构们为了回血,也开始抛售其他股票的仓位,带动了大盘的下跌

这场线上版的“攻占华尔街2.0”,还远远没有结束。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WSB老哥们现在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钱对我们来说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向华尔街传递出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是什么?按桥水基金老板达里奥的说法就是:

“这次散户与沽空机构的对峙犹如一场‘革命’,也证明散户已开始了解市场机制,明白挟空仓的关键。”

说白了就是韭菜开始觉醒了,懂得利用规则抓住机会反杀机构了。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Social Capital的创始人Chamath Palihapitiya也在电视上与华尔街名嘴展开了唇枪舌战,坚定地站在了散户这一边。他代表散户向华尔街发出几个灵魂拷问:

“GME股价暴涨的原因是这只股票被机构做空了140%,凭什么可以多40%?要不是华尔街机构天天利用散户不能用的工具,怎么可能多40%而被散户抓到空子?”

“WBS贴吧上的研究水平,很多都和对冲基金的研究水平相当,凭什么散户不能根据这些研究来买卖?”

“华尔街上的量化基金,根本就不看基本面来买卖,凭什么他们不看基本面就可以不受到指责,而散户不看基本面就要被指责?”

“从特斯拉股价的历史来看,所有的对冲基金都错,所有的散户都对,凭什么对冲基金就一定要比散户对?”

末了还撂下一句:

“华尔街机构就靠着在黑箱子里勾肩搭背,靠着信息不对称来垄断投资市场。而WBS贴吧的讨论很透明,大家都可以依靠努力挖掘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华尔街应该学习的东西。”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右侧就是Chamath Palihapitiya

大佬的讲话很有水平,我给翻译翻译,说的就是机构分析师不比散户聪明到哪里去,如果在规则公平、信息透明的市场环境下,机构完全可能被散户打爆。

散户对比机构的优势,在于对某个小众文化的先知先觉,或是对未来科技的独特洞察。无论是比特币还是特斯拉,最早上车的都是散户。许多机构分析师的认知落后于市场5年。

如果经此一役,美股市场上诸多向机构倾斜的机制得以纠正(诸如卖空机制的完善),散户和机构就会站在一个更公平的赛道上竞争,股市不再被机构所主宰,而是机构和散户双向博弈。

在这个新时期,我也有两点基本判断:

一是证券投资会产生新的方法论,会越来越多地引进社会学和心理学进行综合分析。

过去主流的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流派,已经不足以解释特斯拉、比特币、GME等投资标的的价值所在。

正如同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概念被行为经济学中“非理性人”理论所修正,未来在资本市场上也会诞生一门“社会行为分析”流派,着重分析社群行为,从而更好地抓住投资机会。

二是KOI(Key Opinion Investor)会在资本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KOI是我发明的词,说的就是资本市场上的KOL

这次散户大战机构中的带头大哥Gill,就是一位KOI。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原先由机构垄断的股价评级话语权,也逐渐分散到YouTube、推特、贴吧的各大KOI手中。

过去想要做空一只股票,只需要机构出一份做空报告,投行来一个减持的评级,现在却要问问社交网络上那些带头大哥们的意见。

这就是美股市场的去中心化。一旦机构失去垄断的权力,贪婪就会得到克制。

在股市上,牛顿留下一句名言:

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轨迹,却无法测量出人心的疯狂程度。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设计/视觉:小李老师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召唤横财冲浪手

为什么说“下周回国”的贾跃亭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横发映像

散户和华尔街的战争仍在继续

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华尔街韭菜割人事件启示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华尔街   香橼   特斯拉   空头   韭菜   散户   美国   券商   启示录   资本市场   美金   股价   驿站   人事   玩家   机构   股票   旅游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