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点击上方红色按钮“关注”,关注本头条号,更多行业内容精彩推送

南京之南,悠湖之畔,一座名叫“未来”的小镇,焕发高质量发展的“大气象”。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向全国推广20个精品特色小镇的典型经验。其中,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的做法获点赞推广。此前,小镇连续两年蝉联“省优”“市优”,入选“2019最具成长力特色小镇”,入围“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

小镇虽小,却肩负探路“未来”的艰巨使命。产业怎么创新?人才如何集聚?环境怎样打造?……时值“十四五”规划谋篇之际,记者走进未来网络小镇,解读制胜未来的“小镇密码”,采撷高质量发展的“小镇故事”。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第一印象:“这个小镇好漂亮!”

“好漂亮!”这是很多人对未来网络小镇的“第一眼”印象。

沿双龙大道一路向南,依次穿过东山新主城、百家湖商圈、东南大学、砂之船奥莱,蓝天白云下,一面美丽湖泊跃入眼帘。绿草如茵处,一座座现代楼宇错落有致映照水面。这湖,就是江宁悠湖;湖畔,就是南京未来网络小镇。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悠湖原名象鼻湖,通过阳山河连通外秦淮河,过去就是农村的一处普通水塘。2012年,科技部、教育部与江苏省签署共建国家通信与网络产业创新基地协议,江宁区选址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建设南京未来科技城,未来网络小镇就是核心区。如今8年过去了,象鼻湖华丽转身,变成了美丽悠湖,成为这片土地创新的“见证者”,湖边早已不再是养猪场和荒地,取而代之的是“悠谷”“无线谷”和“未来网络谷”。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悠湖因形似英文字母U而得名,寓意着未来(Future),这是小镇最鲜明的‘产业符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镇建设之初,就明确了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总体思路,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吸引海内外创新项目和科技人才,进而推动科创、智创、文创“三创发展”。

经年砥砺绘蓝图,小镇展露高颜值。漫步小镇,湖水清澈如镜,岸边芦苇摇曳,水鸟悠然觅食,四季鲜花绽放。5座创新创业载体矗立悠湖南侧,屋顶花园连接互通。凭栏眺望,绿道环抱间,悠谷建筑群错落有致,砂之船奥莱营造浓厚艺术氛围和时尚气息……以悠湖为“圆心”,以小镇为“主景”,一幅“最美上秦淮”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铺展。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小镇之美,惊艳了每一位到访者。去年4月,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调研采访组来到江宁,从踏进小镇的第一刻起,见多识广的中央、省市媒体记者们,摄像机、手机拍个没停;江宁区首届全球菁英人才节期间,海内外双创人才纷纷点赞小镇:“在这里,看到了未来!”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深度体验:“这个小镇好青春!”

南京最有特色的地铁客流在哪里?答案是:三号线秣周东路站。

发现这一有趣现象的是未来网络小镇的工作人员。他们说,每天早晨8点多钟,清一色的年轻人像“泉水”一样,从地下车站涌出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悠湖周边的一栋栋写字楼,场面蔚为壮观。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林立高楼间,有紫金山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大脑”,有华为、中软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还有中德技术合作转化中心、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这样的国际化研发平台,更多是智行未来、物联传感、众智未来这样的“潜力股”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得益于区位、环境和配套,小镇共计孵化科技企业1500余家。

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赋予小镇“青春”的产业基底。创设之初,园区在学习借鉴北京、天津、武汉、杭州四个国家级未来科技城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科创载体平台的打造放在首要位置,以优质的载体吸引顶级资源和顶尖人才,进而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兴起地、高端资源的集聚地——这一“思维导图”,构筑起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看创新平台,小镇已集聚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宽带中心等三大核心创新平台,正在建设芯片检测中心、微波暗室、电磁兼容暗室等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看新兴产业,在1平方公里的小镇核心区内,已初步形成以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网络通信、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占比超85%。

看人才集聚,小镇累计引进刘韵洁、尤政、于长斌等两院院士和国外院士15名,集聚海归人才和创业博士200余人、硕士1500余人,汇聚创业与生活人口近3万人。

一栋栋现代的楼宇,一个个朝阳的产业,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整座小镇氤氲着青春蓬勃的发展气息。“南京多是百年梧桐,这里连梧桐树都是满满的‘少年气’!”网友“安家在江宁”用一段感性文字介绍小镇:它就像一个面庞清瘦的少年,朝气、年轻、明快、健康、活力、希望……向着未来的方向奔跑、生长。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全球视野:“这个小镇好前沿!”

小镇位于南京南,发展视野却是全球化。

去年5月,第六届国际通讯技术产业大会上,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诺曼·尤比利以及IEEE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王现斌,受聘为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指导镇长”。至此,小镇已有7名国内外“院士镇长”,每一位都是全球学界翘楚、业界精英。

“白帽黑客”、“摩托狗”、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在未来网络小镇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让人“不明觉厉”的科技前沿词汇。今年6月,第三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上,14个国家的39支顶尖战队和1支“多国联合”战队,在小镇决战“紫金之巅”。最终,南京“摩托狗”经受住了280余万次全方位、高强度的攻击测试,“网络空间拟态防御”这一“黑科技”,经由小镇名扬世界。

走进德国首个在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德国弗劳恩霍夫先进技术创新及展示中心,可控阵列激光技术、高速熔覆增材制造技术、自适应叶片夹紧系统、旋转光学HDO集成DOE系统……这些,只是中心一期引入的激光技术研究所(ILT)和制造技术研究所(IPT)庞大创新技术集群的“冰山一角”。这个“洋平台”就像一个“超链接”,直通德国工业4.0的创新技术储备,对接2.5万名德国科学家、72个德国研究所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等近百所世界一流大学。

以全球为发展“坐标系”,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峰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历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重要“标配”。全国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这里宣告成立,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将这里定为永久会址……每一次盛会,都助推南京未来科技城打开全球视野,吸引世界目光。

产城融合的“小镇实践”证明:前沿科技并不是冷冰冰的专业名词,而是一处处可感可触的发展实景。悠湖之畔,无人驾驶汽车载着访客沿湖兜风。步道植入智慧跑道系统,大数据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效率,普通跑友即可享受专业马拉松服务。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筑梦未来:“这个小镇好舒服!”

新基建来啦!7月10日,国电投城市综合能源互联网示范区项目和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合作项目签约落户南京未来科技城,将在3—5年内投入近百亿元,打造江宁首个城市综合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未来,小镇居民用电、社区电源服务更加智慧和安全,生活将更加美好!”南京未来科技城招商负责人说。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以“美好生活”为导航,小镇每一处设计布局都让人眼睛一亮,倍感“舒服”。悠湖之畔横卧着的“未来号”列车,是全国唯一的“创业列车”。车厢经过创新改造,加入了咖啡、书茶吧、艺术长廊、创业办公、VR体验、太空胶囊客栈等功能,满足办公、路演、交流、休息、读书等各种需求,已成为小镇的特色化载体、标志性景观。站上数字经济的“风口”,当下,未来网络小镇正打造全国首个“微信智慧示范区”。在建的“微信客厅”集科技展示、未来体验、互动休闲于一体,将成为创新名城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悠湖之畔,这座小镇很“未来”


着眼美好生活,打造幸福小镇。以未来网络小镇为核心,国际社区和上秦淮旅游街区为支撑,奥特莱斯、电影街区、秦淮湿地等重磅配套,优势叠加,江宁中部崛起了城市新组团——上秦淮板块,未来集聚人口将达20万。南京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朱俊岗说:“运动健身在悠湖,休闲购物到砂之船,孩子上学去游小分校……小镇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就是最理想最舒适的创新创业之地!”

“江苏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在发展网络通信产业基础上,完善现代社区功能和生态功能,建设人才公寓和专家公寓,引进优质中小学、高校和医院,建成绿化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 7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公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要求其他地区“积极借鉴典型经验,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产城融合的“小镇经验”跃入了国家视野。

置身更大坐标,对标全球范例,小镇还将依托20平方公里上秦淮湿地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底蕴,量身打造云台山河景观带、阳山河生态走廊等生态廊道,与建设中的上秦淮生态文化旅游区“串珠成链”。南京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国家发改委激励推广为新起点,抢抓南京“四新”行动机遇,做好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文章,不断筑强“一城、两镇、三片区、四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核心板块,突出“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小镇特色。

“理想城市应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创新的城市,一座生态的城市,一座易于交往的城市,一座具有多样性的城市。”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这样描述心目中的“未来之城”。朝着这样美好的目标,未来网络小镇渐行渐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江苏特色小镇官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南京   阳山   秦淮   小镇   未来   网络   德国   院士   生态   特色   产业   科技城   人才   城市   全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