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从生物或者医学角度告诉你人为什么会死亡

作者: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闵力

人的寿命有限由两方面决定:单个细胞寿命有限,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生物知识】从生物或者医学角度告诉你人为什么会死亡


【生物知识】从生物或者医学角度告诉你人为什么会死亡


1. 单个细胞寿命是有限的

单个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即DNA会在各种外界刺激下会受到损伤,损伤慢慢积累到后来就会使细胞正常功能受损(除此外代谢过程中的废物毒物也会积累),这时候为了防止细胞发生癌变危及整个生命体,一种名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程序性死亡就会被引发。所以,人体的单个细胞是不能永生的。

2. 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这是一种线性的DNA结构,其两端的部分被称为“端粒telomere”,每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就一分为二,但是因为DNA合成酶自身的局限,端粒都会丢失一部分,分裂很多次后端粒会变得很短甚至完全没有,这个时候细胞凋亡也会被引发,所以细胞分裂的次数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寿命都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能一直产生新的细胞补充已死的细胞,所以每个器官都终有衰竭的一天,一旦一个重要器官衰竭了,影响到了人体生理活动(呼吸消化代谢等等),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就死去了。

补充说明一下寿命无限的癌细胞:如果细胞从凋亡中逃逸了,即发生了癌变,单个细胞虽然永生化并且可以无限分裂(由于端粒酶激活导致分裂次数不受端粒限制),但是这个细胞正常功能却丧失了,它的快速分裂导致越来越多的癌细胞取代正常细胞,同样造成所在器官功能的丧失和衰竭,导致整个人体的死亡。

既然各位谈到了种群层面和进化,我就说一下我对个体死亡在种群意义的理解:

我基本赞成Hillman 说的,正是因为个体会死亡,所以才会有繁殖后代,才会有个体差异,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才会总有一些个体能够适应;相反如果个体永生,那么种群内个体之间也会趋于没有差异(因为只有对环境最大程度适应的才能活下来,如果时间足够长,第一名会无限繁殖到占据所有资源,其他个体被彻底淘汰),那么一旦环境改变,种群中没有适应性的个体,也就只能灭绝了。总结说来,死亡的存在导致了种群内部动态的多样性,增加了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或者说,不死的物种,不如能死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遗传物质   种群   染色体   癌细胞   物种   器官   寿命   细胞   细胞分裂   个体   角度   次数   人体   生物   医学   功能   环境   知识   旅游   端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